APP下载

三种方式处理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2021-12-28何剑张鑫圣郑巧燕申茂磊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净率石术息肉

何剑,张鑫圣,郑巧燕,申茂磊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临床上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有所上升[1]。由于输尿管生理狭窄越靠近远端狭窄越明显,故70% 的输尿管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治疗方法有输尿管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开放手术。随着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成熟,传统的开放手术已经逐渐被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替代,可粉碎各种成分和密度的结石,且对输尿管黏膜损伤小[2]。ESWL 根据其结石定位方法不同分为X 线定位及B 超定位,本研究旨在对两种不同定位方式ESWL 术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便临床医师治疗时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行以上3 种方法治疗的输尿管下段结石485 例。其中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152 例,B 超定位ESWL 碎石166 例,X线定位ESWL 碎石167 例。3 组性别、年龄、结石直径及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3 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采用国产HBESWL-VG 型ESWL 碎石机X 线定位跟踪,以及上海交大南洋JDPN-VA B 超定位碎石机。治疗电压8~12 kV,冲击次数1250~2500 次。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取截石位,连续硬膜外或全身麻醉。采用Wolf 的10°F8~9.8 硬质输尿管镜,国产科瑞达公司钬激光机。直视下靠水压扩张输尿管口,输尿管镜导丝引导下进入输尿管,看到结石后插入200 nm 或550 nm 光纤。光纤头直接接触结石表面,调整功率为0.8~1.5 J、脉冲为8~12 Hz,采用“钻孔掏心式”、“切割削凿式”等方法将结石击碎成直径<2 mm 的碎石后留置F5~6 双J 管引流。1~3 月后拔除双J 管,B 超或CT 复查结石清除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时间、3个月的结石排净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输尿管镜组治疗时间均高于ESWL组(t=11.28、4.42,均P <0.05),B 超、X线定位组碎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P >0.05)。结石直径≥1 cm 的患者3 个月结石排净率输尿管镜组明显高于ESWL 组(2=5.35、3.48,均P <0.05)。见表2。

表2 3 组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开放手术不但创伤较大、恢复较慢,且术后结石复发难于处理,患者大部分不愿接受。ESWL 不需放置支架、操作简便,但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净率偏低,再次手术率高,近期肾绞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ESWL 常用定位方式有X 线B 超定位。X 线定位时因为给患者带来的电离辐射、无法对移动结石实行实时跟踪冲击及阴性结石显影欠佳等缺点,而限制了它的使用。而B 超定位系统能定位动态移动的结石,使结石位于焦点上,同时实时观察结石粉碎情况。碎石过程中,应根据结石碎裂情况、患者对疼痛的忍耐程度等及时调节冲击电压和冲击次数,应避免盲目追求结石粉碎效果,加大能量反复多次冲击,因过高的能量无益于结石粉碎,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组织损伤[3]。定位过程中,过于肥胖者应尽可能使结石位于适当的距离(以7~9 cm为佳),必要时沙袋加压,尽可能使冲击波源贴紧下腹部,有时结石的回声很模糊,甚至显示不清,但可根据术前超声检查,仔细确定扩张的输尿管与结石的关系定位,可先试打,看膀胱是否有尿液喷出。一般来说,一侧输尿管下段有结石时,通常节律性喷尿次数比对侧减少,当击中结石时,喷尿次数恢复或加快。对于结石过大、病程过长者,使用ESWL 治疗不应超过2 次,2 次仍无效时,应考虑到结石周围输尿管病变,要放弃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法[4-5],选用输尿管镜取石术等其他方法。当然B 超定位ESWL也有自身的一些缺点[6]:(1)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有经验、受过严格训练的医生操作,而对于普通泌尿外科医生来说操作腹部超声不熟练。掌握B 超定位的学习周期要比掌握X 线定位长的多;(2)观察腹腔脏器时肠道积气常是一道障碍,此时需要术前清洁灌肠等准备;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一般不会受到肠气干扰,不需要灌肠准备;(3)B超定位是一种接触性操作,任何皮肤病变、引流或伤口均有障碍,同时B 超探头的紧密接触也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感;(4)不如X 线图像清晰、直观,不能直观看到结石的全貌及碎石过程中结石的粉碎程度。当多发性结石或结石碎成多个碎块时,超声图像可能较模糊;(5)困难位置的结石B 超定位通常耗时较长,而X 线定位快捷。对于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及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不建议行体外冲击波治疗。

钬激光是目前最有效且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腔内碎石装置,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且可同时处理输尿管狭窄、息肉及结石与输尿管壁的粘连[7-8]。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脉冲发射时间极短,仅为0.25 ms,远远小于组织的热传导时间,从而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2)功率强大,可以粉碎各种成分的结石,包括坚硬的胱氨酸结石;(3)组织穿透深度仅为0.4 mm,组织损伤轻微,很少发生输尿管穿孔;(4)钬激光经软光纤传输,与输尿管软、硬镜配合可减少输尿管创伤,患者痛苦小、术后康复快;(5)具有切割、汽化及凝血等功能,可以一并处理阻碍结石排出的远端输尿管狭窄或炎性息肉,且出血较少,从而大大提高了结石治疗的成功率[9-10]。本组有10 例输尿管结石并发息肉,经钬激光气化切割息肉后碎石成功。庞自力等[11]报道了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排净率为93%,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5%,充分肯定了钬激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ESWL 组成功率比较高,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与输尿管镜取石术相比较,费用低、创伤小,门诊就可治疗,患者更容易接受。从经济的角度考虑,ESWL 单次所需的费用远比钬激光少。但对于结石直径≥1 cm 的患者3 个月结石排净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镜手术组。笔者认为对直径≥1.0 cm或合并有输尿管息肉、狭窄的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为首选的治疗方案。而对于直径<1.0 cm 的输尿管结石,建议采用ESWL。X 线定位系统主要显示骨骼和不透光的结石,简单直观,容易理解和掌握。而B 需要系统地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就两种定位技术的学习过程来讲,前者一般比较容易掌握,而后者一般需要2~3 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入门,但随着学习曲线的延长,B超定位碎石的优越性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净率石术息肉
采棉机采净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分析*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马铃薯表皮脱净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雌蛾冷藏和雄蛾二交两种方法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的影响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棉采净率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