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28盛佳秀朱月莉沈伟虹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达标率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

盛佳秀,朱月莉,沈伟虹

精神分裂症大多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1],早期主要表现为焦虑、失眠、幻听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疾病后期会表现出情感淡漠及认知功能缺陷,甚至出现被害妄想[2],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目前,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3],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且需要长期服药,再加上疾病的影响,很多患者的社会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失。单一护理服务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干预效果,但收效甚微[4]。近年来,自我调节理论受到广泛关注,该理论通过引导患者对情感、行为进行系统化的认知,使患者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来控制自身的感觉、思维和行动,以达到临床康复效果[5]。本研究拟探讨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应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6 例,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统计分类(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6];(2)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者;(3)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4)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处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者;(2)有严重意识障碍者;(3)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71 例,平均年龄(33.8±2.1)岁;平均病程(4.43±1.56)年;未婚17 例,已婚54 例。观察组65 例,平均年龄(33.6±2.0)岁;平均病程(4.39±1.67)年;未婚14 例,已婚51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观察组予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1)建立健康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共4 人,1 名专科医生负责分析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1 名心理医生负责帮助患者建立自我调节框架和心理疏导,2名专科护士负责患者资料的收集和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2)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服务干预:①健康教育:由专科护士向患者普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引导患者理解疾病、形成对疾病的应对策略,并告知患者建立健康康复信念。②制定具体方案:由专科护士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患者病情变化档案。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不同,需要根据临床资料有针对性的评估患者具体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与自身或者外部因素的相关性,引导患者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建立自我调节机制。(a)心理医生积极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内心对疾病的看法,引导患者理清思路,找出导致自身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因素,让患者意识到自身思维模式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循序渐进,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停止固有思维模式,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b)患者的行为方式主要是在学习中获得,由心理医生通过多媒体为患者呈现某种行为及后果,让患者自由发表对该行为的看法,纠正其中错误看法,引导患者体会正性表达情感的方式,矫正错误的行为方式。(c)制定日常生活计划表,由专科护士引导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如洗脸、穿衣、打电话级乘车等,鼓励患者之间相互监督,互相指出对方不良行为,表现优秀者可给予适当奖励,使患者建立正确行为认知。(d)由专科护士引导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内容包括阅读、书法、绘画、歌唱比赛、舞蹈表演及手工等,给予患者语言提示,引导患者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转移患者自身注意力,增加患者的生活乐趣,建立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及干预2 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精神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心理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7]评估;精神状况根据简明精神状况测验(MMSE)[8]评估;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9]评估,总分为100 分,其中>60 分为轻度功能障碍,41~59 分为中度功能障碍,<40 分为重度功能障碍,总达标率=轻度功能障碍人数/总人数×100%;护理满意度利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SCL-90评分中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敌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CL-90 评分比较 分

2.2 MMSE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MMSE 评分中定向力评分、语言评分、注意力与计算力评分及记忆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MSE 评分比较 分

2.3 ADL 评分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轻度功能障碍15 例,中度功能障碍34 例,重度功能障碍22 例,总达标率21.13%(15/71);观察组轻度功能障碍12 例,中度功能障碍29 例,重度功能障碍24 例,总达标率18.46%(12/69);两组总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1,P >0.05)。干预后,对照组轻度功能障碍28 例,中度功能障碍26 例,重度功能障碍17 例,总达标率39.43%(28/71);观察组轻度功能障碍41 例,中度功能障碍18 例,重度功能障碍6 例,总达标率63.08%(41/69);两组总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73,P <0.05)。

2.4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6%(64/6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5.77%(6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7,P >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CL-90 评分中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敌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提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患者的病情康复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10],难免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考虑不周,而自我调节理论以患者为主体,从患者自身情况出发,引导患者积极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进而发现自身不良情绪,正确评价自我,有利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MMSE 评分中定向力评分、语言评分、注意力及计算力评分及记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提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学习能力和注意力。在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中,有针对性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使患者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激活患者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注意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对照组ADL 评分总达标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提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在临床实践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这就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11],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舒适护理能够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行为认知,通过生活和社会技能的培训,使得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有效提升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考虑原因可能与该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关,在改善护患关系的同时增强其疾病康复的信心,且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能够得到患者的满意回馈。

猜你喜欢

达标率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