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18 例临床分析

2021-12-28文丰许玲俐王骥裘婷婷施恩强薇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板层植片移植术

文丰,许玲俐,王骥,裘婷婷,施恩,强薇

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手术方法有溃疡面清创、羊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对溃疡濒临穿孔或已经穿孔患者行板层角膜移植有再次溶解风险[1]。本研究对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恢复眼球完整,并控制溃疡发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宁波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8例19 眼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图1),药物保守治疗病情无好转,濒临穿孔或已经穿孔,均行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其中男10 例(11 眼),女8 例(8 眼);年龄28~87 岁,中位年龄58.9岁;患眼未穿孔14 眼,已穿孔5 眼。

图1 角膜缘8 点位至12 点位可见病灶,部分后弹力层暴露

1.2 方法 术前给予他克莫司滴眼液每小时1 次,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点眼1 次/h,地塞米松眼膏涂眼,每晚(溃疡末穿孔者)1 次,全身给予维生素C片0.2 g口服,3 次/d,强的松片20 mg晨起顿服。经药物治疗好转者,排除本组之外。患者于球后阻滞麻醉,压迫约15 min 降低眶周压力眼内压,已穿孔范围较大或紧张惧怕疼痛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植床制作:按病灶范围选择大小合适的角膜环钻,直径7.5~11.5 mm 大小环钻压痕,用15 °刀沿压痕剔除坏死组织,暴露健康角膜基质及巩膜。伴虹膜脱出嵌顿者,清除表面渗出膜,切除坏死组织,保留色泽正常的虹膜组织,还纳于前房。供体准备:取无水甘油保存穿透性角膜移植留下残片,用规尺测量植床大小,制作相应大小角膜植片。缝合植片:将制作好的植片用10-0 尼龙线间断缝合于植床,埋线结,调整缝线松紧,减小散光。角膜胶原交联:角膜移植区域内放薄棉片,用核黄素Rapid(美国Avedro 公司)打湿后,每30 秒滴1 滴,共24 滴,共计12 min,平衡液冲洗核黄素,用美国Avedro公司交联仪,强度18 mW/cm2,时间5 min。术后治疗:他克莫司滴眼液点眼,4 次/d;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点眼,4次/d,地塞米松眼膏涂眼,1 次/晚;全身给予维生素C 片0.2 g,口服,3 次/d;强的松片20 mg,晨起顿服,根据病情减量及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发症、溃疡复发、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层间积液、术后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 例19 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眼压升高,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引的大泡性角膜炎,无角膜上皮愈合迟缓,无双前房,观察期内未出现角膜排斥反应。术前BCVA(logMAR)(1.095±0.149)(0.2~ 3.0),术后 1 个月 BCVA(0.684±0.084)(0.2~1.5),术后6 个月BCVA(0.605±0.093)(0~1.5),各时间点BCV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05,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视力逐步提高。见图2。

图2 术后1 周

溃疡复发1 例,发生时间在术后3个月。局部给予他克莫司滴眼液每小时1 次,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点术眼1 次/h,强的松片60 mg 晨起顿服,控制病情后减量。术后1 个月内,角膜缝线松动7例,发现缝线松动,及时拆除缝线。

3 讨论

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临床又很难控制,最终导致角膜穿孔,严重者眼球摘除。寻找溃疡发生的病因和机制,控制溃疡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角膜溃疡病变区组织异常,胶原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2-3]。板层角膜移植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重建角膜的解剖结构,但是复发率高,据陈家琪等[4]报道1960—1996 年间550 例单纯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术后复发有141 例(25.6%)。

本研究入选病例均为保守治疗无效,角膜濒临穿孔,或者已经穿孔,预估采用羊膜移植,不足以维持角膜强度,保证眼球完整,所以选用板层角膜移植术。考虑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仍有约1/4 的患者可能复发,故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角膜胶原交联技术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主流技术,该技术在临床中安全而有效。角膜胶原交联增加角膜基质强度,提高组织对蛋白水解酶的耐受性,减少溃疡的复发。本研究19 眼手术后复发有1 眼(5.3%),远低于单纯的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率(25.6%)。在手术中,角膜植片在核黄素中浸泡20 min,术中注意紫外线照射的重点是溃疡两侧,溃疡较大,如果光斑只能照一侧,另一侧还需要补照5 min;因为在以往临床经验中,溃疡最先复发的部位为溃疡的两侧。

本研究术前BCVA(logMAR)为(1.095±0.149),术后6 个月BCVA 为(0.605±0.093),视力明显提高。术后观察1.5 年无顽固性角膜水肿,也无角膜上皮愈合迟缓,术中采用强度18 mW/cm2,时间5 min,无明显加重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缘干细胞的损伤。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可降低溃疡的复发率,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无其他并发症。但本研究病例数仅19 眼,观察时间仅1.5~5.5 年,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及长期的研究与观察。

猜你喜欢

板层植片移植术
DSAEK手术植片厚度和大小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远期影响
角膜内皮移植术不同时期并发症的成因及处理
生物工程角膜应用于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角膜内皮移植及板层移植取材方式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冻干机板层隔条的等离子弧焊程序设计及控制方法
体外膜肺氧合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