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忘延安土窑洞

2021-12-28

领导月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妙计陈嘉庚南洋

高 骥

1940年5月,怀着对共产党的探询和对共产党根据地的好奇,华侨领袖陈嘉庚离开重庆,到达延安。之前,这位南洋富商对自己在重庆的所见所闻极其失望。战时陪都觥筹交错、纸醉金迷,蒋介石如同帝王般的做派、行政院长孔祥熙开私人宾馆用于政府招待,各种宴会一掷千金。陈嘉庚私下叹息:国家前途深可忧虑!

延安会是怎样的情况?

第一次走入杨家岭毛泽东的土窑洞,陈嘉庚内心非常震撼——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住所,墙上是一张地图,地上十几张高低不一的木椅子,配一个农家的大木桌子,“盖甚简单也”。交谈过程中,细心的陈嘉庚发现南洋学生闻讯赶来,“无敬礼便坐,绝无拘束”。

傍晚,毛泽东在窑洞外露天场地设宴招待陈嘉庚,拿来一个旧圆桌面放在方桌之上。桌面陈旧不光洁,只能用四张报纸遮盖。饭菜上桌,只有在延安比较稀有的白米饭和洋芋、豆腐等陕北农家菜,唯一的美味佳肴是一只鸡。毛泽东解释说:“我没有钱买鸡,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特地送来的。母鸡正下蛋,她儿子生病还舍不得杀呀!”

延安土窑洞的这顿饭给陈嘉庚留下的美好感觉,远胜过他在重庆遇到的所有豪华宴席。

有一次,陈嘉庚与毛泽东两人闲谈南洋情形时,很多人都跑来听,顷刻间座位告满。有一名勤务兵因事迟到,大大方方地挤到毛泽东坐的椅子上。毛泽东很自然地把身子向边上挪了挪,以便那个“小鬼”坐得舒服一些。

随着在延安考察更多的地方、与更多的人交谈,陈嘉庚对延安、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更加深入。临别时,陈嘉庚说:“我未来延安时,对中国前途甚为悲观,以为中国的救星尚未出世,或还在学校读书。其实此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而且已做了很多大事了。此人现在延安,他就是毛泽东。”

回到南洋,陈嘉庚对华侨做了长达3小时的演讲。他高声呼喊: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从最初的惊奇,到最终的佩服和尊崇,陈嘉庚从共产党人的身上看到了先进性和纯洁性,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窑洞内外朴实的作风中,感召着千千万万中国人。

1940年初秋的一天,延安马列学院教务处长邓力群等4人行色匆匆,他们是去接要来学院上课的毛泽东。在延河桥头,毛泽东遇到了他们。得知邓力群是专门来迎接的,毛泽东连声说:“这样做不好,要不得。”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革命,就要和旧制度决裂,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路算不了什么,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倒西安作风。”

毛泽东提到的“西安作风”是有所指的。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国民党在延安划给共产党23个县,其中15个县,国民党安排了自己的县党部、县长和保安团。因此,在抗战初期,这里算是双重政权。

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在种种恶劣环境的考验下,共产党以自己的优良作风站稳了脚跟,国民党的政权机构被老百姓“挤走”了。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首次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概括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自此,作风建设进入新阶段,并伴着解放的炮声响遍中国大地。

随着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陆续出现,延安作风面临着新的考验。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振聋发聩地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警示。

1949年5月,柳亚子问毛泽东:“共产党的政策路线合乎民意,人民支持拥护,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胜利来得这么快,不知道毛主席用了什么妙计?”毛泽东笑着说:“如果说有妙计的话,那就是先生说的,人民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妙计。”

“人民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妙计”,一句话道破中国革命势如破竹的真谛,蕴含着优良作风的力量。

1950年,毛泽东出访苏联回国抵达东北,发现因为接待他而禁止群众上街。当看到地方领导设置的丰盛“便宴”,毛泽东再也忍不住了。他写下“撤岗”的纸条,要求立即解除群众上街的禁令。面对各种讲排场的现象,他更是提出严厉批评,并召集地方领导开会,着重讲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要求大家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当好人民的公仆,“住上了高楼大厦,不能忘记了延安的土窑洞”。

小小的土窑洞,背后是作风建设的大文章。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成败得失。党的百年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验证了形形色色的考验就在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为此我们永远不能放松警惕。今天,面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忘延安的土窑洞”依然是我们的遵循。

现在,“四风”的表现方式改头换面,并未根绝,“围猎”者的目光也始终在执政者身上寻觅漏洞。能否经受住新的考验,依然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时刻想一想“延安的土窑洞”,重新学习延安作风,锤炼党性,我们一定能够用优良作风打败坏习气,用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用优良作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给人民、给历史、给民族带来新的奇迹。

(摘自2021年3月3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猜你喜欢

妙计陈嘉庚南洋
一条妙计
陈嘉庚选采办
陈嘉庚一诺
陈嘉庚选采办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天鹰”妙计斗军舰
陈嘉庚
商0的妙计
题蓝花楹
妙计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