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三)

2021-12-28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官职司马帝王

时间:20分钟

1.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C.枢密使,唐后期始设,后逐渐完善成为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权力与宰相相当。

D.潮阳,地名,因地处大海之北而称潮阳。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南面为阳,反之称为阴。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北,现指河北省,古属冀州、直隶,简称“冀”。文中指黄河以北地区。

B.司马,官职名,将军手下的属官,掌管军事,司马有左司马和右司马之分。

C.弃市,古代刑罚,是在人群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人所弃。

D.本纪,《史记》中体例的一种,西汉司马迁所创立,只用于对帝王的传记。

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府仪同三司,简称开府,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本系三公所享之殊遇,故名。

B.陪葬又称殉葬,是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以器物、牲畜或人与俑和死者一同葬入墓穴。

C.阙,原指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也指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D.旌,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帜,后泛指旗帜,引申为表扬之意。

4.下列对词语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B.“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

C.“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

D.“四荒”即“四方”,指辽阔大地。“荒”,边远的地方。

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夫,与“匠”相对,指服劳役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从事卑微劳作。

B.哭踊,古代一种丧礼,亦称“擗踊”,顿足拍胸而哭,表示极大的悲哀。

C.服除,亦称“除丧”“脱服”,民间称为“脱孝”,即除去丧礼之服,指守丧期满。

D.太守,一郡的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6.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司”即“主管、管理”,古代设官,各有专司,故称有司,这里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B.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皇子、后妃和臣子的言行。从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C.陛下,对皇上的敬称。“陛”指皇帝宫殿的台阶,称皇上为“陛下”,意为臣子奏事,不敢直接同皇上交谈,请台阶下侍从代为传达之意。

D.翰林,中国古代官名。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由皇命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

7.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为迁,一般指升职,也可以指降职。

B.英宗,这是用庙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年号来指称皇帝。

C.亥时,十二时辰的最后一个时辰,指的是一天中的二十二时至二十四时。

D.经筵官,封建时代陪侍皇帝讲读经史之官。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

8.下列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冠,冠,即帽子,未冠,就是未戴上帽子。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即视为成年,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B.胡床,“栖,谓之床”与“窗前明月光”之“床”一样,“胡床”是指汉代自胡人处传来的一种睡具。

C.郡,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经秦改革,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宋以后郡改府,知府亦称郡守。

D.孤露,本指孤单无所荫庇,后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古代类似的常见词语还有“见背”“弃养”等。

9.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簿,古代官职名,是一种属官,一般负责掌管文书、办理具体事务。

B.大篆,汉字字体;秦朝创制小篆后,将此前笔画比较繁复的篆书通称为“大篆”。

C.殿下,本指殿阶之下,后来成为对站在殿阶之下官员的尊称,文中指文惠太子。

D.改容,文中指文惠太子改变神色,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现在还可指改换面容。

10.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生是指在国子学或国子监肄业的生员。一般为官员子弟,晋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子弟方许为国子生。

B.浮图,亦作浮屠、休屠,皆是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

C.中书郎,官名。三国魏始置,属中书省,为编修国史之任。晋惠帝时起,改属秘书监,称大著作郎。南朝末期为贵族子弟初任之官。

D.除与“授”“迁”“补”“擢”等都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参考答案请查看新高考公众号,可扫版权页二维码)

猜你喜欢

官职司马帝王
走,去抓帝王蟹
清朝帝王与寄畅园
宰相这一官职怎么来的?
“司马”原来是官名
古代的任免升迁
“司马”本不是姓
她与帝王为邻
“司马”原来是官名
“司马”最早是姓吗
“父母官”新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