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天水市河道规范化管理的因素及对策

2021-12-28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采砂护岸河湖

闫 平

(甘肃省天水市水务局河湖事务服务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天水市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全市境内共有河流沟道834条、淤地坝70座。年均产地表水总量5.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90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81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3,为全省人均水平的3/4,是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地区。所以规范化管理河道不仅能够保证防洪安全、行洪通畅,对经济发展、生态平衡,人居环境改善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河道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淤积比较严重

一是河道中的泥沙本具有流动性,河道无水的时候地下水会渗出,沙土含水量增大,沙土就会流动,夏季降水增,河道水位抬升流沙流动加快,而较为平坦的河道区域则水流流速减缓,泥沙就会大量淤积,从而使得河道水位抬高;二是目前许多的堤防工程中都存在从堤顶到堤坡、滩地、河口开垦出来种植农作物,堤防工程的草皮、植被被破坏,遭遇洪水就会河道淤积;三是沿河居民随意倾倒垃圾,致使河道过水断面缩小,河道变窄,河道堵塞丧失了河道的基本功能;另外沿线的村镇为方便排水,随意增加支流入口,支沟与干沟高程相差太多,支沟边坡小,虚土厚,再加上强降雨,就会逐级将虚土汇入大河道,形成泥土淤积。

1.2 河道护岸结构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的河流河岸的硬化、河道断面的整齐规划,较窄河道采用墙式护岸,洪水频繁流域或部分水流较急的河流通常采用坝式护岸,少土地的流失,防止水流冲刷岸坡,普遍采用坡式护岸,但这些护岸结构基本采用浆砌石护岸、干砌块石护岸、混凝土护岸、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钢筋格子笼护岸等,护岸结构形式比较单一,并且硬化光滑的堤岸导致贴岸水流的速度增加,从而导致水流能量的集中,形成巨大的破坏力,使水流冲刷堤岸的风险不断增加,而且对下游以及城镇村庄也具有很大的威胁。

1.3 河道确权划界不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法》第二十条规定“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但更多的是堤防设施不完善,人们习惯于以水流区域为河界,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土地承包后,人们更是各自为阵,在河道修筑各自护地坝体,不仅影响河道水流走向,如遭遇洪水后就会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另外河道管理部门多,存在多元化管理,一定程度的交叉、叠合、遗漏等,使得职责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操作性不足,与当地管理需要相脱节。

1.4 乱占乱建问题最突出,乱采、偷采时有发生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以来,天水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一横一纵”节点城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各项工程建设较多,河道内不同程度出现一些重大涉河建设项目未批先建,随意将搅拌站、工棚设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以工程之需为名随意占用河道并取土采砂,造成安全隐患,一些项目擅自乱建非防洪工程,填河、堵河、缩窄河道,侵占水域的现象或不落实批准的防评措施等。其二,河道内乱采,偷采,超采屡禁不止,在禁采区内采砂或者不按照批准的采砂范围、深度、宽度采砂,采砂后不回填沙坑或弃渣堆积现象。

2.河道规范化管理的意见建议

2.1 强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

2.1.1 开展河湖专项整治行动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逐河道、拉网式、全方位排摸突出问题,依法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排查和整治河湖范围内非法侵占水域滩地、非法采砂取土、乱倒垃圾等问题。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全域无垃圾治理,重点对铁路边、公路边、河道边和城乡结合部“三边一部” 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立体式集中整治,及时组织清扫保洁队伍以及村级“八大员”等力量,对排查发现的垃圾现场集中清理转运,对存在的问题现场下发整改清单,即时督促整改落实。

2.1.2 加大河道清淤疏浚

坚持河道清淤疏浚与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灾后道路、堤防、桥梁重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对市级7条河流进行全面清淤疏浚。建立清淤疏浚河段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采取分段、分时、分步骤协调推进,销号管理,对淤积严重、急需疏浚的河段,采取定项目、定单位、定时段方式进行疏浚,合理利用砂石料。

2.2 建立生态护岸

河流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是相对和谐的生态系统,并且在河流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并且泥沙和水流是河道以及河岸生物生存的技术,因此在对河道生态护岸设计的过程中,应使河道、河水以及河岸以及岸边植被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应通过水文分析进行确定水位的变化,并选择合适生长以及抗洪,成活率的高的植被。为了保证河道两岸以及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护岸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对水环境以及生物的影响。此外,在岸坡上设置多孔质构造,为水生生物创造安全适宜的生存与生长空间。

2.3 建立协同联动的执法机制

2.3.1 加快推进合法砂场建设进度。

按照立查立改、边督边改、动真碰硬、严肃问责的原则,采取强有力措施,对违规采砂行为进行全面整治,彻底取缔关闭非法砂场。规划河道采砂,通过公开招标获得采砂权,督促砂场都进行环评审批,及河道采砂许可证办理,加强监管准入砂场。

2.3.2 加强与司法部门联动

加大水事案件的司法对接,将破坏较大的涉河案件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出台相关法令,由公安机关负责进行查出,继续加大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执行力度,确保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2.3.3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和偷采盗采行为

组织开展全市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摸清辖区内有采砂管理任务及存在非法采砂行为的河流、山洪沟道底数,梳理提出非法采砂重点河流、重点河段、敏感水域。对未经许可擅自采砂或未按合同规定,乱采乱挖、影响河道行洪安全、破坏河道水质和生态安全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给予处罚,坚决杜绝非法采砂行为。

2.3.4 持续开展巡河护河行动

河长制办公室统筹协调、强化组织,各部门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形成了“领导带头、县区主抓、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河湖长走遍包抓河流湖库,走访沿线乡村,广泛听取基层意见,面对面指导政策落实,点对点帮助解决问题。做到现场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问题、现场处置问题、现场落实责任。市、县、乡三级河长持续开展巡河护河行动,使巡河护河工作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2.4 加大涉水法律、法规河湖保护宣传力度

2.4.1 开展动态与专题报道

通过日报、广播电视台等市直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全方位对全市各地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持续动态报道;聚焦重大举措、特色亮点工作,在重点版面、重要时段推出一系列深度专题报道;聚焦我市提倡全民参与,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公众河湖保护意识,讲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故事,推出一批有特色、接地气的叙事性报道。

2.4.2 做好在线访谈及舆论监督报道

以在线访谈、微视频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河长制领导小组有关领导、行业专家深度解读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相关政策、重大举措,呼吁全民行动、全面参与河湖维护管理。

加强与环保、林业、国土、住建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其次认真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组织各类新媒体平台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等方式,策划推出短视频、VR互动等新媒体产品,融入时尚元素,全景式生动呈现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情况。充分借用各类网站、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在显著位置设置主题帖,引导网民正面互动,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广泛传播正能量。围绕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确定河湖分级名录等重要时间节点,在日报、广播电视台等市直媒体精心策划制作刊播公益广告,引导公众增强对河湖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切实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河湖、爱护水环境。

猜你喜欢

采砂护岸河湖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试析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要点和措施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水清岸绿生态美
内河生态护岸的选型与设计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
我省一大批重要河湖水质达近30年来最好水平
沁阳市部门联动打击非法采砂活动
我国将打击长江非法采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