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及推广

2021-12-28史艳波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0期
关键词:薯块马铃薯产量

史艳波

(扎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兴安盟 137600)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以及品质与农业经济、食品工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此,为了确保其产量满足市场所需,且品质符合大众需求,就需掌握脱毒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并做好推广工作。

1.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

1.1 合理催芽

马铃薯种植前需检测田地土壤成分、结构以及肥力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以此实现马铃薯高产。通常来说,优良的马铃薯品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产量、品质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品种选择结束后,需采用科学方法和正确渠道开展催芽工作,首先对马铃薯进行切块处理,其次准备种植土地,种植前需进行合理整地并施加基肥,以此增强土壤肥力,最后,在种植工作开展前的18d左右,农户需筛选薯块,尽可能保证其形状完整,针对腐烂或的冻伤的薯块应及时处理,避免混入并种植,影响整体产量。优质的马铃薯色泽较为鲜艳,其外表也呈现出一种光滑的状态,因此在挑选薯块时,也需舍弃表面无光泽的薯块。开展催芽工作的前20d,应做好储存处理,可以将其放置在地窖中或冷藏,进而时薯块能够自主完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避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催芽过程中,如果薯芽高度达到1cm,应采用散光的方式,进行状芽处理,以防止受到日晒。催芽工作开展时,需定期翻动薯块,时间间隔控制在4~5d即可。此外,在催芽过程中如果发现薯块发生腐烂或病变,要及时淘汰。对马铃薯切块时,尽可能保证每个薯块的大小相一致,并控制在40g左右,切块过程中,需确保各个薯块都有芽眼。该项工作结束后,使用多菌灵完成薯块的消毒处理,再次摊开进行晾干。种植时,应搭配科学的种植技术,以此提高马铃薯总产量,并控制种植深度、密度等,还需根据当地的温度、气候变化等,选择合适的时间种植。

1.2 茎尖脱毒

马铃薯是一种块茎种植的无性繁殖的农作物,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如果薯块受到病毒感染,便会致使种性退化,进而影响马铃薯抗病害能力,以致于其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病毒病、青枯病等多种病害侵袭,由此可见,虽然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但会因多种因素影响,而不能实现高产,甚至不能稳定生产。同如果马铃薯的病毒性退化,最终长成的马铃薯也会带有病毒,不仅会影响食用安全,还不利于后续选种工作的开展,并增加了相应的成本。对此,在种植马铃薯前,应重视茎尖脱毒技术的使用,而应用该技术的原因是马铃薯茎尖分生区的病毒在传播时其速度较慢,间接提高了无毒苗的收获几率。现如今,茎尖脱毒技术已在农村大面积普及,且相关部门也已掌握完善且高水准的脱毒快繁技术,通过使用该种技术,即使是在天气温度较低的地区也能保证马铃薯最终的产量,甚至能达到3600kg/667m,相较于普通马铃薯品种而言,其产量增加高达40%。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能够衍生出多种保护技术比如留种技术,种植时,促使技术之间相互融合,实现增产、提高种薯使用年限的目的。

1.3 微型种薯

微型种薯是指通过使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试管苗,或将试管薯放置防虫温、网室等环境中,以此生产出原种级别种薯。相较于其他品种的薯种来说,微型薯的体积较小,且具有良好的种植性能,其后代植株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只需要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便可以保证其能够良好生长。现阶段,微型薯生产时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实现:其一是网室无土栽培,其二是雾栽培。使用前者开展种植时,可以有效隔离虫源,同时还能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避免再次受到病毒感染。此外,网室能够有效控制水肥含量以及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而为马铃薯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即使是在非种植季节也能够促进微型薯生产。雾培法的使用可以避免土传病毒和蚜虫污染的问题发生,且应用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较少。

1.4 旱地覆膜

旱地覆膜种植技术更适合较为干旱且寒冷的区域使用,以此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相较于其他种植技术而言,在使用旱地覆膜技术后,可以缩短马铃薯的成熟期,对于低温且降雨量不足的地区,由于不能为马铃薯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促进其生长,便会严重影响其产量,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实现保墒节水,甚至改善当地土壤的物理性质。现如今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马铃薯种植中,且在选择薄膜时,一般选用新型材料,不仅可以降解,对土壤环境构不成威胁,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1.5 田间管理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重视田间管理工作,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以此达到管理、促进其生长的目的:

其一,除草工作,土壤中的肥力和微量元素不仅可以为马铃薯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还能催生杂草生长,如果田地中的杂草过多,会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应在种植前和种植后开展杂草清理工作,为马铃薯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二,施肥作业,为了达到马铃薯高产的目的,需根据其生长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施肥,并严格把控施肥量。施肥时,应以钾肥为主,在搭配适量的磷肥和氮肥。此外,避免大量使用复合肥,不仅会影响马铃薯健康生长,还会由于磷肥过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作物生长时,应当科学、合理开展施肥工作,以此实现马铃薯产量的提升。

其三,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常见的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虫害包括蚜虫、地老虎等。因此为了避免因病虫害而抑制作物生长,降低最后的总产量,就需重视病害、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当出现病虫害时,应在第一时间制定解决措施并高效落实。可以采用轮作的方式,降低青枯病、环防腐病的发生概率,如果马铃薯感染晚疫病时,可以喷洒25%瑞毒霉800倍液或者50%多灵菌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达到防治效果。在治理地老虎引发的虫害时,使用诱虫灯起到诱杀的作用,还可以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治理蚜虫时,喷洒1.5%联苯菊酯乳,进而实现防治的目的。

2.脱毒马铃薯推广技术

2.1 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很多农户没有认识到脱毒马铃薯种植的优势,阻碍了我国该品种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对此,当地相关部门以及农业机构需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或建设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单位,并定期组织有关于农业知识的讲座,使农户能够了解并掌握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同时也可以组建技术小组,展开示范田种植,这种方式能够让农户直观的看到脱毒马铃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产量、品质等多方面的优势,进而使其对马铃薯的种植效益进一步认识,实现该品类马铃薯大范围推广。

2.2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政策引导是保证种植技术有效推广的重要前提,现如今,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各类农作物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在当前农业市场中,马铃薯是重点关注的种植产业,因此政府和当地相关部门需重视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推广。而在开展该项工作前,政府应根据当地马铃薯种植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且完善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优惠种植政策,通过宣传等一系列措施吸引更多资本家投资。同时还需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不仅可以达到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推广,还能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

2.3 优化科研技术

科学研究便是对农业有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其工作重点是脱毒马铃薯品种的综合效应、稳定生长生产以及马铃薯品种改良。通过对科研技术应用后的整体效果可以看出,为了实现脱毒马铃薯高产且达到脱毒的目的,就需应用该技术,同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完善技术研究成果,进而提高推广效果。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分析、探讨相关科研成果后,才能促使实际工作的优化以及应用得以保障,并结合已优化的成果开展相应的推广工作,进而最大程度地增强种植效果和综合效果。

2.4 落实质检工作

对脱毒马铃薯的质量进行检测可以提升种薯的质量,在开展质检工作时,需落实两项检测内容即品质检测、安全质量检测。为了确保检测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应设立监督部门并配备专业检测人员。该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质量检测标准执行,尤其是对种苗生产时的规章制度,应高效落实,以此保证脱毒马铃薯的质量符合生产标准。只有让农户看到作物品质提高,才能使其认识到种植技术的价值以及使用该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而达到技术推广的预期效果。

3.结论

综上所述,优良的种植技术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并在田间管理的作用下,实现马铃薯无毒或少毒,以此促进作物早熟,进而极大程度地提升农户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薯块马铃薯产量
马铃薯有功劳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