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技术中的应用

2021-12-28陈显多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种植者农作物机械化

陈显多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 南宁 530232)

农业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化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利用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高效融合,实现农业机械技术在广大农业种植者中有效推广与广泛应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

1.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必要性

1.1 提升农业监管信息化

当前农业生产监管主要是依靠广大农业种植者投入大量的人力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而且农业种植者的耕地面积广并且分布较散,地块之间距离较远,对农业种植者对农田的监管也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与此同时,在育苗过程中,农业种植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铲除田中杂草、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以及对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与水分进行及时地补充,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进而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采用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的有效推广,对农田进行系统监管,有效减少农业种植者在农田监管过程中的精力投入,而且采用机械化与信息化进行农田监管,可有效规避人力对农田监管过程中由于精力不足造成的工作疏忽。

1.2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应用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的推广,可有效让广大农业种植者直观地看到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应用的优势以及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农机技术的高效融合,是帮助广大农业种植者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效降低农业种植者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力与精力,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通过对广大种植者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技术中的应用推广,逐渐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法与观念,先进的农机技术的作用与效果得到广大农业种植者的充分认可,进而加快先进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普及,有效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2.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技术中的应用

2.1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广泛应用,可有效将农业种植中的各项工作简单化,有效降低广大农业种植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与此同时,机械化代替人力,可有效提高种植作业效率,充分掌握农作物生长地最佳时机,且作业标准型更强,有效规避了广大农业种植者由于抢占最佳作业时机造成精力不足所导致工作上的疏忽,最终实现广大农业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例如:在温棚中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农业物联网系统可实现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监控探头等先进设备对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以及生长环境等各项数据传输至物联网系统中,农业种植者通过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就可直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而有效减少种植者对农田的巡查工作。

2.2 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

精准施肥技术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投入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精准施肥是指农业种植者在施肥作业之前,对耕地土壤肥力的做系统化管理,先将耕地中的土壤进行取样,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再结合所要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对土壤养分的需求,通过土壤肥力的系统化管理,设计出精准的施肥数据,根据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与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对耕地进行针对性施肥。通过精准施肥技术科有效规避施肥过度造成农业种植者种植成本的增加,或者施肥不足导致土壤肥力不够而造成农作物的生产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2.3 精准播种技术的应用

精准的播种技术是指运用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农业机械技术,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机械播种技术。由于各个地区土壤的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在进行精准播种技术的操作过程中,充分结合作业区域土壤的实际状况对土地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针对作业区域土壤的实际状况对播种的数量、播种的间距以及播种的深浅度进行及时地调整,实现均匀播种。精确播种技术可有效降低播种过程中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为农作物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有效避免由于人工播种的深浅不一造成农作物出苗阶段的参差不齐,或农作物之间的距离过密对种子造成的浪费,同时还严重影响农作物的采光与通风,不利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进而造成农业种植者的经济损失。

2.4 精准灌溉技术的应用

精准灌溉设施是指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生长状态、生长环境进行科学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监控,然后利用精准灌溉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以此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而实现高效、优质、高产、节水的农业灌溉技术。传统的粗放式灌溉方式,灌溉水量全凭农业种植者的种植经验决定,常常导致灌溉水量过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与对土壤中营养成分的破坏,或者灌溉水量过少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而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然而精准灌溉技术在进行灌溉作业之前,对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量的需求状况与土壤中含水量等数据进行整合,然后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进行准确的灌溉作业,进而为农作物营造最佳生长环境,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与传统的粗放式灌溉方式相比,现代化精准灌溉技术不仅可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实现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更可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2.5 农业机械导航定位技术

导航定位技术是农机技术推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在现阶段农机技术推广行业中,大部分先进、现代化农业机械在其系统中都附有GPS导航系统。先进的GPD导航定位技术可以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

2.6 农机监管技术

农机监控主要是采取远程监控的方式,对农机进行跟踪监测。通过网络化对装有终端系统农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管理,在没有管理员的情况下,通过自动监控和自动采集数据等技术,还能对农机进行实时调控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农机的作业情况,对农机采取最优质的控制。通过GPS定位对现场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和信息采集,包括对人员,机械、现场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收集,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数据管理系统,从而建立多种应用平台数据共享。为农机管理人员提供农机生产的科学性监测和提供正确的数据来作为决策依据。

3.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技术中应用的策略

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与农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应用可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并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与人力成本,最终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当与时俱进,及时引进、示范、推广最新和先进的信息化农机技术,引导农民群众能够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使用信息化农机技术,最终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低、对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因此,相关人员在推广、引导其运用农机技术的过程中,应当运用培训班、农机试验示范基地、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运用新的农机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当前的农业种植技术亦逐渐迈向了机械化、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工作,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引导广大种植人员将信息技术与农机技术结合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推动我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猜你喜欢

种植者农作物机械化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橡胶树开割季在5月已经开始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2009年花卉新品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