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樱椒丸粒化直播麦垄套种技术

2021-12-28陈会玲陈丰年刘俊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定苗播种机整地

陈会玲 陈丰年 刘俊美

(1.襄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许昌 461700;2.鄢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许昌 461700)

1.小麦播种及预留行设置

小麦播种及预留行的设置。小麦播种时,按20cm行距播2-3行小麦,预留80cm空档,形成一个播种带,有利于小麦的机械收获,有利于三樱椒机械播种,又有利于小麦收获后三樱椒的田间管理。 整地、底肥、小麦品种选择。整地要求深耕细耙,耕深25cm左右;麦播整地时每亩施15-15-15(N-P-K)三元复合肥30kg做底肥;选用早熟、矮秆、抗病能力强、直立性好的小麦品种,如矮抗58、伟隆169等。

2.三樱椒的播前准备

整地,三樱椒播种前整地宜早不宜迟,应于冬前中耕,特别是土壤粘重的地块,冻融交替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消除明暗坷垃,杀死地下害虫虫卵,减轻地下害虫的发生。 施肥, 利用冬前农闲施有机肥每亩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40kg或辣椒专用肥40kg;用微耕机对预留行进行中耕、耙细,旋耕深度20-25cm,要做到深、透、细、平,无明暗坷垃。

3.防治地下害虫

三樱椒出苗期正是地下害虫危害的活跃期,特别是金针虫的危害,常常会造成辣椒苗的缺苗断垄,还会对滴管带造成破坏,使滴管带灌水效果严重降低,甚至无法使用。为了防治地下害虫对辣椒苗和滴管带的危害,进行药剂处理,可在整地、施肥同时用辛硫磷、敌百虫等农药进行田间处理,防治地下害虫。

4.种子丸粒化处理

种子丸粒化是利用专用设备将含有农药、微肥、生长调节剂、保水剂、增氧剂和辅助材料等专用配方制剂进行包衣,制成直径3mm大小的丸状颗粒,利于机械化精量播种,起到播种—出苗期防治病虫危害、防止脱肥、抗轻度干旱等作用,促进苗齐苗匀苗壮、促根发育,抑制杂草生长,为三樱椒在小麦收获前后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5.播种机调试与准备

麦套三樱椒播种采用一机四行两组的播种模式,每两行一组,在小麦的预留行中间位置播种,行距30cm,穴距12cm ,播深2cm左右,每穴播种5-7粒, 每亩丸粒化种子用种量2kg左右;组间距70-90cm,组间是生长中的两行小麦;小麦收获后,自动形成宽行70-90 cm,窄行30 cm,宽窄行种植,对三樱椒的生长和管理十分有利。三樱椒播种机采用专用的悬挂式播种机,播种、覆膜、铺设滴灌带一次完成。播前要认真检修、调试播种机,确保运转顺畅;将播种漏斗内清理干净,保障下种顺利。将种子倒入播种漏斗内,在平整地面检查、调试,达到匀播要求后进行大田播种;播种时机械行走一定要匀速慢行,提高播种质量。

6.铺设地膜及滴灌带

三樱椒直播采用铺设滴灌带、覆膜、播种一次完成,对滴灌带和地膜有一定的要求。滴灌带采用直径15mm通用滴灌带,播种时由播种机自动铺设于每组两行辣椒的中间位置,用于三樱椒生长中的水肥供应。地膜采用宽50cm,厚0.01mm的黑色除草膜,主要作用是保墒、防草、提高地温等,由播种机自动覆盖于小麦的预留行内,并把滴灌带覆盖在地膜下。

7.适期播种

适宜播期。丸粒化三樱椒的适宜直播期为三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地温稳定在5℃时三樱椒即可萌发、出苗。由于麦苗形成的田间小气候和地膜的双重保护,倒春寒对辣椒苗的影响不大。底墒要求。直播底墒以黄墒为宜,3月底、4月初气温地温达到出苗要求时,即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分的要求。 播种深度。三樱椒的丸粒化直播采用铺滴灌带、覆盖地膜、播种一次性完成,采用先覆膜后播种工艺,排种器在铺好的地膜上均匀开孔、打穴、播种,穴深2cm左右,播后无需覆土,种子包衣及穴内的少量碎土即可保证种子萌发、出苗。

8.播后管理

8.1 墒促苗。3月下旬,地温稳定在5℃时,根据土壤墒情要通过滴灌带及时补墒,补墒要做到土壤湿润,墒情均匀即可,忌大水漫灌。滴灌带管径较细,过长时远端灌溉效果较差,生产上,视地块的实际长度可分段灌溉,每段长度50m左右为宜。8.2间苗定苗。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出苗,20天左右可出齐苗;出苗后要及时査苗补种,发现地下害虫危害时要及时滴灌杀虫剂,确保全苗。直播辣椒苗期由于气温较低,6月份以前地上部分长势较弱,以根系生长为主;小麦收获后,地上部分进入快速生长期;当植株达到5-7片真叶,株高8-10cm,苗令45天左右时,及时间苗、定苗,一般每穴双株留苗,每亩定苗10000株左右。8.3适时摘心。直播辣椒在与小麦共生期间,地上部分生长比较缓慢,节间较短,株高较低。定苗20天后,9—11片叶,苗65天左右,于6月中、下旬,要及时摘心打顶,摘心时要保留茎生叶6-8片,抑制主茎生长,促使植株矮壮,增加有效侧枝数,多分枝多开花多结果,提高单株结果率,争取6月下旬-7月初封垄,每亩达到10-12万分枝,结果100-150万个。8.4肥水管理。麦套三樱椒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科学追肥,促早发、健壮、不早衰,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三樱椒从定植到收获一般追肥3-4次,每次追肥间隔不低于15天。追肥要随水冲施,以水溶肥为主,追肥浇水要依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二是最后一次追肥的时间不晚于7月20号。三是追肥应视天气变化而定,忌高温时追肥,忌湿土追肥。8.5病虫害防治。三樱椒病虫害主要有枯萎病、炭疽病、疫病、日灼病、病毒病,蚜虫、棉铃虫、飞虱等,“防重于治,治早治小”;三樱椒出苗前,对小麦病虫害进行普遍预防一次,防止小麦中后期用药(唑效类)对三樱椒苗期产生药害。5月初,用多菌灵+毒死蜱800倍灌根或随水冲施,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害及地下害虫;在小麦收获前20天,用吡虫啉或阿维菌素等防治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切断辣椒病毒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病毒病的发生。6月初多菌灵、疫霜灵等预防辣椒疫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7月后重点防治辣椒日灼病,用吡虫啉+微肥(钙)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9.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1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9.1.1 品种混杂退化。农民一次购种,多年种植,并且不进行株选,三樱椒种植分化导致田间混杂。

9.1.2 苗弱不壮。小麦三樱椒共生期长达60天左右,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止滞后,猝倒病、立枯病发生严重,造成高脚苗、病弱苗。

9.1.3 病虫危害。日灼病、病毒病严重,造成减产;把茶黄螨危害误认为病毒病,延误防治。

9.1.4 商品性差。果形长短不齐,粗细不一,色泽除深红外,还有浅红、黄红、黄白,另外也有病虫果。

9.2 应对措施。

9.2.1 选择科研或专业育种单位生产的种子;收获前选择株型紧凑、结果多而集中、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选种使用。株选自留种可使用2年。

9.2.2 培育壮苗,标准是株高15~20厘米,12片叶,色泽浓绿而肥厚,茎粗3厘米,手感有弹性,根多而白无病斑。

9.2.3 加强管理。一是合理密植,出苗后及早间定苗,穴距15~20厘米,每亩定植10000株左右。二是间作玉米,小麦收获前7~10天,在辣椒行旁边按0.5~0.6米株距间作早熟玉米, 辣椒玉米间作,棉铃虫一般只取食玉米心叶,三樱椒受害率显著降低。三是适时摘心,加强肥水管理,收麦后,及时摘心,要摘小、摘早,促侧枝生长,壮苗宜早,弱苗宜晚,一般18~20片叶时摘心。 四是病虫害防治,收麦后,及早用2.5%扑虱蚜2000倍液、2.5%功夫2000倍液、50%避蚜雾交替喷施,消灭蚜虫、白粉虱,预防病毒病,此后视蚜虫发生情况7~10天喷施1次。预防病毒病,7~10天喷施1次病毒K600倍液、5%病毒清300倍液、20%病毒A400倍液、交替用药,连喷5~6次;防治日灼病,除间作玉米外,可在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喷施0.5%硝酸钙溶液2~3次,间隔7~10天喷1次; 防治棉铃虫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及时到田间检查,一旦发现虫卵、幼虫可用绿福800倍液、47%乐斯本800倍液防治;发生期间5~7天喷施1次,连续2~3次;关键是在虫卵期、3龄幼虫前彻底消灭。

9.2.4 适时打顶。打顶期为9月10日左右。若不打顶,后期果挂果晚,收获时为浅红色、紫色、更多的是青色,晒干后色浅、皮薄、果轻、质量差、价格低、经济效益下降。

9.2.5 适时拔秧,及时采收。在寒露至霜降拔秧、晾晒。或在拔秧前7~10天用40%乙烯利1000倍液在晴天上午喷施,促使营养转化,利于果实转红。在采果过程中,将自然成熟、果形正常的与未完全成熟的青果及果形太小、病虫果分开,实现优质优价。

猜你喜欢

定苗播种机整地
基于PLC技术的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技术探究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免耕播种机使用性能的研究
播种机使用维修及用后保养的注意事项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