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创意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选择

2021-12-28郭立宏李志新陆义丽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资源农业

赵 卓 郭立宏 李志新 陆义丽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创意农业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分歧,在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创意农业是农业载体与创意理念、科技工艺与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经济效益的高效融合,以实现农民增收、挖掘农村资源、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产业业态。

创意农业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承载了更多的情感及文化内涵,通过打造“智慧型农业”“快乐型农业”,使田园美观化、农居个性化、农村景区化、农业旅游化,引导人们走进乡村,体验田园生活,回归自然,创造绿色文明的生活新风尚。

二、河北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农产品种类众多,如赵县的雪花梨、深州的蜜桃、沧州的金丝小枣、阜平的大枣、安国的药材、迁西的板栗、承德的杏仁、宣化的白葡萄等。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内环京津,是首都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要道,客运和货运都非常便利。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河北省作为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后花园,应紧抓机遇,打造环首都现代农业高地,用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农业。

近年来,河北省创意农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落后,人才缺乏

许多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没有重视深度拓展农业,更多的是看中政府给予的优惠补贴,使得创意农业的发展效益不足。农民对创意农业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上,没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观念,获得的收益较低。河北省对人才的引进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文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劳动者在接受新观念、获取新信息、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规模小

河北省创意农业总体上发展规模较小,只有少部分具有较大的规模,大部分都是分散经营,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三)缺少农业文化品牌的战略设计与规划,品牌效应弱

各地文化创意农业项目同质化、重复建设率高,缺乏地方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逐年减弱。河北多个地市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地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传统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与当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现有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地方形象招牌,文化创意农业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较低。曾闻名全国的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清河羊绒服装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文化活动,近年来也普遍存在缺少大产业、高起点的品牌运作,缺少特色民俗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运营等诸多问题。

(四)政策制约,资金缺乏

没有建立稳定的农业投资增长机制,投资的随意性较强,存在许多投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缺少健全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农业投资的担保体系欠缺,主体对创意农业的投入存在较大风险,缺乏创意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意人才对创意成果的开发。此外,缺少创意农业的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又大多无力投入。

三、河北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村资源,注重科技、文化、服务产业与农业的有效融合,探索适合河北农业实际的创意农业发展途径。

(一)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园模式

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园模式是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农业园区的成功结合,将具有创意亮点、文化内涵、农业元素的创新思维进行整合,用产业园区的形式予以表现,充分利用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建立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是一种现代农业文化内涵与服务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园强调产业孵化与集聚效应,立足于延伸产业价值链,增强辐射力,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及文旅结合。根据产业园区的不同定位,具体可以分为理念主导型、文化创意型、产品导向型、市场拓展型、产业融合型等。

(二)多元创意组合式模式

创意农业的一种典型模式就是巧妙利用组合创意的技巧收到良好的综合效果;将多个创意点进行组合,形成多元创意组合式的发展模式。多元创意组合式模式就是全方位设计、多层面创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意理念的延伸,注重农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多元化的创意组合,打造全新的整体创意形象,形成多位一体的农业文化创意模式。

(三)特色农产品文化节模式

特色农产品文化节模式就是以展示特色农产品、宣传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品质为主要目的,以文化节庆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创建当地特色的文化节事活动为载体,以提升文化吸引力、实现经济增长为战略目的,将特色农产品与当地文化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农业文化形象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按照“依节造市、因节发展、以节兴市”的思路,与招商宣传活动同时进行,体现出激发文化娱乐休闲体验消费市场、增加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价值,成为创建区域品牌的有效途径。

(四)产业融合创意发展模式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集聚优势要素,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深度挖掘当地农业文化资源,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的基础上,将农业文化创意融入其中,形成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模式。

(五)区域品牌开发模式

区域品牌开发模式,是以区域农业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和协作为主线,抓住本地特有的资源环境,培育特有农产品的优势,将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使其具有相当的规模、较强的生产力、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好的知名美誉度,打造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竞争力。

(六)乡村旅游文化模式

乡村旅游文化模式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以提高农村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利用率为目的,将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包装成旅游产品的发展模式。强调先规划后开发,重点在于乡村文化资源与旅游的融合,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乡村文化的利用率,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良好效果。

(七)主题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主题农业公园发展模式是通过对特定主题的整体设计,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整合为一体,将具有相似功能的农作物、动物和农事活动进行集中展现,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体验空间,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发展模式。农业主题公园的经营更加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休闲体验式的消费、旅游产品的开发,公园的整体设计要注重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绿色生活理念、农业科普教育等于一体,增强互动参与性,更好地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四、结 语

大力发展创意农业,需要有效利用自然、文化、科技等资源,将传统农业向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延伸,通过丰富创意农业产业的形式和内涵,为河北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河北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途径。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资源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我给资源分分类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