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角动量:从经典光学到量子信息”专辑征稿

2021-12-27

量子电子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光量子角动量光场

自1992年Allen等理论确认了光子轨道角动量的物理存在以来,轨道角动量的制备、调控及应用已成为国际光学前沿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从经典光学领域的新型光通信体制、光学微操控、新颖光学成像,到量子光学领域的高维量子信息编码、新型的量子信息协议、量子精密测量等,轨道角动量都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和诱人的应用前景。

为促进光轨道角动量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并从专业的视角对该领域所面临的未来挑战及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全面的展望,在主编郭光灿院士的倡议下,《量子电子学报》拟于2022年第1期出版“轨道角动量:从经典光学到量子信息”专辑,现面向全国征集相关领域的综述、评论与原创研究论文,欢迎赐稿!

特邀专栏主编:

史保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二级教授,中国光学学会光量子科学与技术专委会委员。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支持。从事量子信息、非线性光学、集成光学及量子光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近年来在Nat.Photon.、Nat.Commun.、PRL/X等著名学术刊物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和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及2014、2016和2018年中科院优秀导师奖。

贾晓军,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各种波长非经典光场的产生及应用、量子纠缠操控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Sci.Adv.、Nat.Common.、Phys.Rev.Lett.等物理学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

陈理想,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光场调控及应用研究,已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Phys.Rev.Lett.、Light Sci.Appl.、Optica等发表系列论文,研究工作被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网站和英国物理学会Physics World网站等亮点报道。曾获中国光学学会“饶毓泰基础光学奖”(二等奖)、中国激光杂志社“中国光学重要成果”、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等。

征稿范围:

1.光轨道角动量制备的方法、技术与器件;2.轨道角动量光波的传播规律及测量方法;3.基于轨道角动量的傅里叶光学与光信息处理;4.基于超颖材料的轨道角动量光场调控;5.轨道角动量调控与非线性光学效应;6.轨道角动量光量子调控与高维量子信息协议;7.轨道角动量光量子调控与量子成像技术;8.轨道角动量光量子调控与精密测量方法

截稿日期:2021年9月30日

投稿方式:

登录网址http://lk.hfcas.ac.cn,点击“作者投稿查稿系统”进入,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稿件(稿件题目中标注“轨道角动量:从经典光学到量子信息”专题投稿)。投稿模板及其他材料请见期刊首页“相关下载”。

联系方式:

Tel:0551-65591564;E-mail:lk@aiofm.ac.cn

猜你喜欢

光量子角动量光场
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研制成功
光波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新型光量子计算芯片
光场成像原理及应用技术
为什么星系不是球形的?
用角动量的方法解决并推广一个功能关系问题
对角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和适用对象的说明
光场图像重构算法仿真
旋涂-蒸镀工艺制备红光量子点器件
光的角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