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维修安全作业要点研究

2021-12-25孙爱军

南方农机 2021年23期
关键词:扳手轮胎农机

孙爱军

(广德市杨滩镇政府农服中心,安徽 宣城 242200)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普及,农业机械故障频频出现,农机维修技术越来越重要。由于各类农用机械设备工作量较大,且多为大型机械,维修过程存在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由于农业机械设备体积较大,很多维修工作需要在室外才能完成,室外的不确定因素和严酷的工作环境,无疑会对农机维修产生较大的影响。

1 农机故障的常见原因

目前,在我国农机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在维修过程中可将其分类修理,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1)设备磨损。使用的过程中磨损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包括各零件间的摩擦、运载过程的重力施压,农机各零部件间不能达到润滑结晶的标准,润滑工作难,以及风雨天气造成的自然损坏和侵蚀等情况。2)零件故障。农用机械设备的零件多为配合使用,故障大多是零件与零件的连接出现破损断裂或松动不适配的情况,一般出现在重型工作的农机设备上,其因为承受高压高电荷,且运转时间长,发动机和相关零件运转的振动影响,提高了零件的使用损坏率。3)人为操作故障。多因为工作人员对设备使用事项了解不足,存在不合理操作,没有及时调整,使设备在错误的情况下进行作业,长期下来,造成设备的损坏。4)设备泄漏。农机设备泄漏故障主要是重要机组件漏油、漏水或一些盛放器破损,该项故障需要重视,尤其是漏水、漏油,多是因为油箱、水箱密闭不严,或者是油管接头、水箱阀门等出现松动、盖子丢失、裂痕等情况。一旦出现该种故障,立即检查,若不是零件丢失而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则需要及时送入修理厂维修。另外,油水盛装的零件,一旦出现泄漏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并选择密闭性强、耐磨损的材料。5)设备噪声问题。主要发生在山区等恶劣地势、环境的作业时,多是由于大气与设备间运行的气流冲撞而产生,也可能是零件间的不适配或过度摩擦造成的[1]。

参考上述故障的原因分析,农机设备出现问题时,应及时确定其破损位置和损坏程度,做出适当的补救和应急措施。例如,备用易脱落的小零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防止橡胶构件的老化等,否则将会加剧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影响使用年限。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农业作业,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使用故障率。

2 农机维修安全作业要点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机械设备也产生了一定的磨损和故障,需要进行维修,修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各设备零件的安全拆卸和更换,确保维修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2.1 设备悬挂

农机维修的工作量较重,检查和保养也属于维修的一部分。在维修过程中,比较重的零件的拆卸和更换需要使用悬挂设备将其吊起,在安装悬挂设备时,先检查各零件的承重量,尤其是绳索质量,看其是否能成功将零件吊起,承重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其次,将中间的绳索装置固定牢固,让维修人员进行正常检查和维修,过程中也会使用其他绳索进行辅助固定。注意选择悬吊材料时,采用稳定、坚实、安全的材料,例如钢丝绳、大型钢制固定器等,切忌为图利益和方便,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部件和操作方法,这将会对维修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严重危及其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悬挂设备的操作技术和使用质量是重点审查部分[2]。

2.2 农机轮胎充气

农用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对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农机设备使用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的了解,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流程。若只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工作,则可能会导致设备部分零件损坏或对设备造成影响,留下安全隐患。农机设备中轮胎的更换和维修补气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拆卸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顺序,使用恰当的拆卸工具,否则会导致轮胎外皮破损或内胎损坏,若操作不当,轮胎受力的影响形成反作用力,弹出轮胎中的固定钢圈,对维修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在拆卸轮胎的时候,做好防护措施,使用正确的工具,将轮胎固定,再拆卸内胎以及其余零件。充气时,背对着钢圈进行补气,保证人身安全,降低被伤害的概率。相关人员要掌握农机设备的日常检测和更换零件的常用知识,详细了解设备的各项注意事项,降低各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工作率。

2.3 机械支撑

在更换维修农机设备的轮胎或维修底部零件时,需要将整个设备撑起,使用到支撑工具,常用的有大型支撑杆器、千斤顶、稳定平整的硬物等。部分维修人员使用石头砖块作为支撑,进行维修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操作方法不可取。更为安全的方法是利用厚实稳固的硬物或木墩,配合千斤顶使用,注意木墩质量要坚实稳定,避免在使用千斤顶的过程中移动或滚落,也要在承重的范围内,不然将无法支撑起设备。同时,要在平整开阔的地面进行操作,设备的前后轮子要固定好,避免由于惯性或其余推动力使设备发生位移,不利于维修工人的操作,带来较大的安全问题[3]。

2.4 焊接盛油器

油箱的盛油器是整个维修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一旦发现破损断裂,要及时送到修理厂维修。通常采用焊接维修方式,在焊接之前,要将盛油器内的油液倒出,将器具里外的污渍都清理干净,适当加入白醋,反复清洗,再晾晒干净,避免存留油性物质和水汽,在焊接时接触电发生爆炸的现象。并且做好防护工作,戴好防护罩和手套,不要露出皮肤,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事后也要及时进行清洗和护理,清理掉焊接过程中散落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维修人员身体的损害[4]。

2.5 维修制动器

农机设备的制动器分为两种,手制动器和脚制动器,在维修这部分组件时,不要同时进行,避免出现制动全开、设备滑动的情况,碰伤相关维修人员。修理时,应将手制动器和脚制动器分开维修,互相形成保护,为维修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且手脚制动的维修也要进行定期检查,不要在双层制动都出现问题时再进行修理和检测,降低农机设备的工作效率,耽误工作进度。若在使用中出现双制动故障,及时送至修理厂维修,并对设备前后轮胎进行固定,维修人员再进行修理和更换。

2.6 定期检查

农机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能提高使用人员在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零件间出现连锁损坏。尤其对于设备核心部分的检查和故障的排查,能帮助使用人员有效地规避风险,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5]。

2.7 合理使用工具

在农机维修作业中,为避免仪器损坏,保证维修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合理使用维修工具。首先,在使用工具前,要对所使用的工具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工具出现损坏的情况,在使用工具后,及时将工具放回到工具箱中。其次,在使用扳手方面,尽量避免使用活扳手,能用梅花扳手、套筒扳手的地方尽量不用双头扳手,以保证农机维修的质量。最后,在拆装农机零件时,不可用蛮力进行操作,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工具;在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为保证支撑稳固,可以先将三角木放在前后轮部位,为后续的维修工作做好准备[6]。

3 结论

综上所述,农机设备维修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维修技术也要结合维修环境和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创新。维修人员要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使农机维修工作能在安全的条件下有序展开,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机维修行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扳手轮胎农机
轮胎没气会很快成为历史吗?
一种可用于狭小操作空间的快回式活动扳手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新型多功能内六角扳手的设计
“蜂窝”住进轮胎里
大轮胎,玩起来
能自动卡紧螺栓的扳手
暴走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