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1-12-24张海彬廖家富陈一龙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1年6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重庆市优质

张海彬 廖家富 陈一龙 赵 晶

(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 401121)

近年来,食品安全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希望获得更加优质、更加健康的食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已有30余年的历史,重庆绿色食品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重庆市在2011年就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障食品安全财税扶持政策的通知》(渝办发〔2011〕245号)。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未来食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重庆市绿色食品发展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重庆市绿色食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重庆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我国东西结合部,是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重庆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产品特色优势明显,具有支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

近年来,重庆市绿色食品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历年数据来看,重庆市绿色食品数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底,有效期内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达到2 663个,排名全国第5,获证主体1 073个,规模4.80万hm2,产量163.61万t,产值81.27亿元。从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上来看,截至2020年底,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蔬菜产品867个,占比32.56%;粮油产品218个,占比8.19%;经作产品1 488个,占比55.88%;畜牧产品13个,占比0.49%;水产品30个,占比1.13%。可以看出,在重庆市已经开发的绿色食品中,经作产品占比位居首位,其次是蔬菜产品。

重庆市绿色食品产品在数量上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同样稳定可靠。通过实施“五严格”制度,即严格证前培训、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审核、严格现场检查,开展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基地巡查、标志督查、质量抽查,加强风险防控和舆情监管。 “十三五”期间,累计证后监督抽检“三品一标”产品756批次,合格率98%。多年来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障了消费安全。经过多年发展,重庆市绿色食品依托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品种特色明显,重庆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巫山脆李、花椒、莼菜、辣椒等产品已经成为重庆市绿色食品品牌生力军。

二、重庆市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由于受重庆所处地形制约,绿色食品中小型企业较多,生产规模有限,品牌推广、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没有迈出更大的步伐;大型企业、龙头企业较少,高品质绿色食品的开发和销售渠道落后;加工企业数量少,占比仅为13%,且加工企业以茶叶、大米、花椒居多,需要拓宽品类,多打造其他种类加工,如水果干品、蔬菜干品、中药材等。

(二)续展率不高近年来,重庆绿色食品续展率均在70%左右,按时续展率不到50%。从历年确认放弃续展的企业情况来看,分析其原因:一是绿色食品市场认可度未达到企业预期,产品优质不优价;二是企业经营困难放弃续展;三是企业因基地被占用、基地改变、产品检测不合格、产区环境不合格等原因放弃续展。

(三)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强化从统计数据看,重庆市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占50%以上,体量小,底子弱,且重庆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在绿色食品品牌发展方面,政府应当在市场营销、财税政策、项目政策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四)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重庆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仅停在有限的时空,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消费者信任度、溢价能力不高,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高,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和效益提升作用不强。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生产企业普遍存在重产品认证、轻质量监管和品牌宣传利用,品牌营销推广能力还不够强。

三、重庆市绿色食品发展对策建议

在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实施“提质量、稳增长、强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着力强化规划引领,精心谋划布局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围绕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精心谋划,充分发挥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功能作用,保持鲜明的时代特色。始终立足“三农”工作大局,将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有机融入新时期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中唱响最强音,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着力强化品牌创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培育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县域为重点,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实现一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塑强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以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为重点,加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实现大宗农产品“大而优”,特色农产品“小而美”。三是培育农产品企业品牌。培育涪陵榨菜、派森百橙汁等国家级、市级、区县级龙头企业品牌。通过品牌带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三)在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介上下功夫组织寻找“最美绿色食品企业”和绿色食品品牌培育保护等活动,引导社会消费。指导公众认识绿色食品,认知绿色食品,接受绿色食品。加强绿色食品包装标识使用管理,提高包装标识识别度和使用率。组织好企业参与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加大品牌宣传推广。

(四)着力创新发展,拓展发展领域和空间坚持创新驱动,推动4个创新机制。围绕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推进技术创新;围绕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公信力和美誉度,推进制度创新;围绕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推进模式创新;围绕增强品牌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机制创新。树立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紧紧依靠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强科技攻关、理论研究、战略谋划、政策创设,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础,拓展品牌发展领域和空间。

(五)着力体系队伍建设,促进事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重庆市拥有120名绿色食品检查员,体系队伍强大。应切实加强体系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加大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着力提高检查员能力素质,成为迫切需要,要把绿色食品检查员培养成为全国知名专家、技术能手,进一步提高体系队伍的社会地位。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落实落地,加强绿色食品品牌理念、标准、制度宣传推广,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企业和农户落实标准化生产的能力,着力为企业、农户和广大消费者提供增值、暖心和优质服务,促进事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食品品牌是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和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重庆市的坐标方位、使命担当、区位优势和前进方向,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优质绿色食品品牌,推动“绿色食品牌”建设,奋力开创重庆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重庆市优质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