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19年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立项回顾分析

2021-12-23张姗姗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项目数科研工作疾控中心

黄 强 刁 军 张姗姗 谭 强 唐 萍 黄 锐*

(1.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 400042;2.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16)

当今,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科研的发展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此背景下,疾控中心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增加工作中的科技含量,从而更好地防控疾病、守护人民健康[1]。科研项目立项数量、项目级别和资助经费是衡量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有学者对南京市市属医院中医类科研项目立项情况[2]进行了分析描述,但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尚未完善。作者通过对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重庆市疾控中心”)在2014~2019年期间科研项目立项进行回顾性分析,客观评价其科研工作现状,找出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不断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促进单位科研发展。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资料来源于科研主管部门文件、重庆市疾控中心科研项目立项档案材料及其他调查资料。

(二)方法

采用Excel对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期间科研项目申报及立项进行回顾收集整理,按照申报项目数量、立项项目数量、级别、经费和立项项目负责人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

二、结果

(一)项目申报及立项情况统计

2014~2019年共申报项目120项,平均每年申报20项,申报项目数随年份增长呈现上升趋势;2014~2019年共立项项目59项,平均每年立项9.8项。2014~2019这6年内中标率为48.3%,整体中标率呈下降趋势,仅2014~2015年略微提升。

表1 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项目申报及立项情况

(二)立项项目专业分布

立项项目以职业与放射卫生、食品与环境卫生和艾滋病控制排在前三名。

表2 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立项项目专业分布

(三)立项项目个人负责情况

从表3可知80.4%的立项项目负责人只有1个项目,19.6%的立项项目负责人拥有2个及多个项目。

表3 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立项项目个人负责项目情况

(四)研究人员性别分布

在46位项目负责人中,男性有24人,女性有22人,男女比例为1.09∶1,其中男性共负责项目数为33项(55.9%),女性负责项目数为26项(44.1%)。

表4 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立项项目研究人员性别分布

(五)研究人员学历分布

项目负责人中学历为硕士的最多,为28人,占60.9%,硕士群体负责的项目数也最多,共38项(64.4%)。

表5 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立项项目研究人员学历分布

(六)研究人员年龄分布

项目负责人中年龄最大的为56岁,年龄最小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1.1岁,30~39岁的最多,占总人数的50.0%,此年龄段负责项目数最多。

表6 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立项项目研究人员学历分布

(七)研究人员职称分布

项目负责人中职称为副高的最多,有23人,占总人数的50.0%,其所负责的项目数也是最多的,共29项,占总立项数的49.2%。

表7 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立项项目研究人员职称分布

(八)立项项目级别及获批经费情况

2014~2019年总共项目立项59项,其中厅局级项目最多(49.2%),国家级项目最少(6.8%),共获得经费1157.2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获得的经费最多(73.8%),厅局级项目获得的项目经费最少(10.8%)。

表8 重庆市疾控中心2014~2019年立项项目级别及获批经费情况

三、讨论

(一)科研立项工作现状

1.科研水平偏低

研究结果显示,该中心科研项目立项中标率仅为48.3%,项目立项以重庆市卫健委和重庆市科技局项目为主,国家级项目很少。研究结果表明中心科研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心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3]。

2.科研积极性偏低

统计结果显示:项目立项负责人仅占全中心技术工作人员的23%,大多数技术工作人员对科研存在畏难情绪,职称晋升仍然是当前疾控中心工作技术人员从事科研的主要动力。

(二)对策分析

1.加强激励力度,提高科研积极性

日常工作繁忙、科研时间难以保证以及科研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是制约科研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完善奖励机制,提升科研人员物质奖励力度,在职称晋升上优先考虑,同时给与其更多的重视和尊重,为其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平台[4]。

2.日常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

疾控中心本身承担着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等日常工作,疾控机构的科研工作有其特殊性,须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5]。平时的日常工作要融入科研的思想来开展,日常工作中获得的数据又可以支持科研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最终科研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又可以进一步指导平时工作的开展。

3.重视学科建设,改进立项质量

学科建设是科研工作的基石,科研实力是学科建设的依托,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作依托,学科建设将是无从谈起[6]。学科带头人要全面把握本学科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时间安排等,做到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此外,学科带头人还应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参加国内外研讨会,提高眼界;多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素质

作为科研管理的主体,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与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有直接的关系[7]。首先,科研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被动的“点对点”管理思维模式,即在科研立项的开始和结束进行管理和监督,应该积极学习和接受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实现科研管理从始至终的动态化管理,引进经费管理、年度报告小结等过程控制,对管理工作能够有更深刻而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然后,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最后,尽可能创造条件,在经费使用等方面给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要尽可能精简办事流程和各种手续,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面。

5.注重人才培养,营造科研氛围

科研的核心就是要以科研人员为本,针对重庆市疾控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年龄集中在30~39岁之间的情况,建议从政策、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科研人才的培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自筹科研基金,为年轻科研人员的进步与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善于发现人才,重视人才,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研人才培养投入,鼓励参加国内外的同行学术交流,鼓励积极申报项目,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同时加强与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引进一批年轻化、高精尖的科研人员弥补现今科研不足的短板。

6.建立和完善科研网络管理系统

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构建疾控中心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科研项目实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密切关注项目完成程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督促项目负责人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8]。同时建立电子化的科研档案管理和存储,便于科研技术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随时查阅相关资料。

猜你喜欢

项目数科研工作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中国PPP大数据” 之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2017年报
“中国PPP大数据” 之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
开放大学背景下基层电大科研工作困境与策略——以浙江省示范性基层电大为例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
京津沪渝穗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1-12月
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公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