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区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2021-12-23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修枝幼林树苗

李 宇

(白银市白银区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白银 730900)

1 幼林抚育工作顺序设计及工作原则

1.1 工序设计

幼林抚育工作的开展顺序如下:修建作业道路→水肥管理→除草松土→平茬间苗→修枝→病虫害防治。幼林抚育工作无法利用乡村公路及人行道时,才需要修建单独的作业道路。同时,修枝工作需要对保留木的枯死枝和过密枝进行修枝,应保证“恰到好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幼林抚育工作是否需要进行除草,播种种植的林区还要注意根据树苗生长情况进行间苗,并在病虫害高发期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1.2 工作原则

我国有关部门为保障幼林抚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在幼林抚育工作落实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始终坚持保护原则,避免产生投机取巧的行为;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分工种植政策,不能将树种一次性种植完成;三是当幼林抚育场地需要作为幼林抚育工作试点作业的主要场所时,工作人员要坚持公正、公开等原则;四是要坚持幼林抚育工作以培养生态树木为原则和基础[1]。

2 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2.1 松土除草

植物周边存在过多的杂草会导致树木生长的养分被夺取,造成幼林中树木生长不良。此外,土壤的质量也会对幼林树木生长造成影响,若土壤的透气性差,则树木根部呼吸不畅,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患病。但若杂草能够在树木之间进行合理的排序,不仅不会与树木争夺养分,还会起到培养土壤、保持树木根部透气性的作用。松软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水效果,也有利于空气在土壤中的扩散和渗透,能够为树木根部的呼吸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幼林抚育工作中的松土除草环节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如下。

(1)除草时应保留部分杂草的根部,杂草根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在防止产生水土流失的同时,也能够为小树苗提供遮阴的功能。

(2)在除草过程中铲除的杂草可以直接埋在土里,杂草经过一段时间的腐化会增加幼林抚育场地的土壤肥力,为树木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节约处理废弃资源时间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废弃资源二次利用的效果。

(3)幼林抚育需要注意耕种树木的时间,树木的休耕期应控制在两年以内,主要原因是过长时间的休耕会浪费土壤中的养分,且养护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4)松土时,需要注意不能将土壤翻耕得过于松软,因为过于松软的土地容易在后续种植和管理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现象,幼林中树苗的抓地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容易在移栽后产生倾斜的情况。

(5)幼林种植需要注意合理间距,应避免树木之间产生营养竞争,但合理密植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施肥的实际工作量。

幼林培育的除草松土工作主要是在杂草生长旺盛期,以及杂草严重影响幼龄林生长的林场中进行。但为保障生物多样性,除草工作也要适度进行,以能够满足人类自由通行为标准,尤其是浆果类灌木,应在除草和翻土工作时注意采取保护措施。

2.2 水肥管理

由于幼林的根系不够发达,其对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抚育工作中保障土壤肥力充足,为幼林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为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幼林施肥和灌溉的实际情况,在施肥前提前开沟,将肥料在沟内涂抹均匀再进行浇灌。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保障肥料中的养分能够完全被树苗吸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搭建临时遮阳棚等措施,避免肥料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导致养分流失,有效提升养分利用率。也可以合理利用气候特点,在降雨后施肥,为养分释放营造良好环境。施肥时需要注意合理搭配氮、磷、钾肥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保障营养均衡,满足幼林的整体生长需求。

灌溉是为树苗提供水分的主要措施,灌溉时需要结合林场的实际情况、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幼苗树种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判断是否需要灌溉的标准是树苗的根部是否处于湿润状态。含水量不是越高越好,土壤中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其自身的蓬松结构遭到破坏,同时降低土壤的通透性,树苗根部也得不到良好的呼吸,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附近土壤当中的微生物也无法完全分解。而水分过少树苗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导致树苗生长缓慢[2-4]。

2.3 平茬间苗

对于使用播种方式造林的幼林抚育基地而言,播种不均匀导致幼苗分布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此种情况,工作人员需通过间苗的方式改善树苗分布情况。一方面,幼苗的整体生长能更加均匀,另一方面,能在间苗过程中剔除幼林中长势不好的苗木。平茬工作指的是利用幼苗自身的萌发能力,在冬季剪除树种的地上部分,保障其根部的生长,为树苗次年的生长营造适宜的环境,开展平茬工作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能够为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提供遮阴和护土,二是能够协调各树种之间的关系,对于伴生树种进行平茬,可以保障主要抚育的树种生长速度加快。

此外,平茬工作也能调整林地中生长速度不同树种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树种受到均匀的光照,更适合混种的幼林抚育基地管理。

2.4 修枝定株

修枝定株对自然整枝情况不好、同时通风条件差的幼林抚育基地至关重要。修剪树枝的作用在于消灭死节的同时减少活节,通过此种手段,幼林树干的饱满程度、木材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修枝和定株工作,幼林中的通风和光照情况能得到适当改善,有效防止病虫害大范围爆发。目前幼林抚育工作中采用的修枝定株方式主要是人工操作,即工作人员除去幼林树冠下状态不佳的枝条,并合理保留健康枝条,适当调整幼林密度,促进树苗的生长。相关工作的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修剪枝条的时机应控制在冬末春初;二是修剪方式需要结合幼林中树苗的种类,如柏树修剪需要使用平切法,松树修剪需要使用留桩法,保留1~3 mm;三是在修剪过程中,高度应按照幼林中树苗的高度决定,幼龄树苗修剪长度不能超过树苗整体的1/3,中龄树苗则不能超过树苗整体高度的1/2。

此外,修枝工作的强度也要注意合理性,修枝过轻,无法发挥修枝工作的价值,修枝过强,则幼林树冠的体积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幼林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的积累。幼林修枝工作的重点在于修剪树苗下半部分的分枝,促进树苗养分集中,并保障幼苗抚育林中的通风条件。一般情况下,修枝工作的强度应保持在树冠长度和树高比例在2∶3左右。若抚育的树种为阴性树种,则修枝强度不宜过大,阳性树种和速生树种的修枝强度则可以根据抚育林实际情况适度加强。同时需要注意,幼林期间的树冠不能太小,否则会对抚育工作的最终质量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2.5 病害防治

随着幼林抚育以及人工造林工程的面积不断扩大,人工林在我国森林资源整体中占据主要地位,且人工林的比例增加也导致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和爆发强度显著提升。在每年的秋季直到次年春季是森林病虫害的高发时期,工作人员要抓住机遇,在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前通过有效手段进行防治,为保障防治效果和幼林抚育工作的质量,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防治工作。即对小面积爆发的病虫害采取人工捕杀的方式进行防治,避免直接使用化学防治方法产生环境污染,以及物理方法需要投入过多成本。在病虫害能够使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进行控制阶段,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方式,以免破坏人造林以及周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若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为保护幼林抚育工作成果,则应及时且适当地使用化学方式进行扑杀,避免病虫害导致幼林抚育工作产生过大损失[5-7]。

3 幼林抚育设备的应用

为保障干旱区的林业种植工程,种植人员应采用多种抚育技术,但为更好地保障树木养分,需采用专业化的幼林抚育设备。具体来说,一方面,适时改善幼林的成抚问题,有助于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只有将机械化设备与先进的工艺技术相结合才能解决幼苗的成长问题。在采用林业设备过程中,需挑选出适宜的型号与性能,防止因其结构或工艺上的缺陷而影响正常的幼苗种植,进而达到正常的生产要求。针对当前幼苗抚育的现状,可应用新型割灌机,其主要由肩挂带、离合器、电动机、开关、左右手柄与锥形减速器组成,若其功率较小,可适当减掉减速器,使其离合器与机轴的上端相连继而提升其整体功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林业设备的日常管理中,应提升日常维护意识,设备使用后需对其进行及时清洗并检查,若发现零部件出现问题需立即更换,避免在工作期间因设备问题而影响幼林抚育工作。此外,林业管理部门还需设置监督系统,既要在日常检查对设备的维护情况,又要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适时检测其应用情况,要确保各类设备的正常使用,针对林业设备的运用技术,可开展人员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4 结束语

在生态系统中,林业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应关注幼林的抚育管理,对林木密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培育森林资源,提升森林的积累能力,促进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修枝幼林树苗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移栽树苗
不同强度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修枝对亚美马褂木体胚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修枝抹芽对红椿幼林生长及干形的影响
快乐佳县人
合影
盆景树
三棵桃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