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及发展策略

2021-12-21覃健

今传媒 2021年11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发展策略物联网

覃健

摘 要:智媒时代新闻资源采集、新闻内容生产、新闻内容推送方式趋向智能化,打开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而采用智能理念指导新闻传播教育也变成了一种时代趋势。本文提倡把物联网概念引入新闻传播教育中,增强新闻人才的传感器意识、通过物联网学习新闻传播技术;同时重视塑造新闻传播人才正确的价值观与批判性思维,避免物联网传播隐私泄露导致的新闻报道失真、触碰敏感信息底线等问题,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关键词: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物联网;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1-0135-03

一、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解析

“智媒”是新媒体行业的崭新发展方向,高度凝练了人类的智慧结晶与科技发展成果,近几年,智媒在新闻传播与传媒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现已正式步入智媒时代。智媒时代是5G、人工智能、传感器、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主导的媒体时代,不断革新媒体行业获取新闻资源、生产新闻内容、推送新闻内容的方式,此过程中智能技术对新闻传播各环节的革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资源采集

新闻传播事业依赖数据信息,新闻生产使用传感器获取数据的频率逐日攀升。简言之,传感器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是利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集有关环境、气象、科研等领域的数据信息[1],新闻工作者基于大规模真实传感数据进行新闻加工使新闻观点有据可依,切实保证新闻资源传播是基于事实的可靠报道,改善以往新闻报道流于表象的局面,加强了新闻传播的深度。

(二)新闻内容生产

人工智能技术将新闻数据作为样本,根据预设语义理解算法分析文字基本情感,基于新闻理念完成“人工智能新闻写作”任务。新闻生产领域使用机器技术采写新闻已屡见不鲜[2],例如,新华社的第一位记者机器人“快笔小新”、今日头条会写稿件的“张小明”,均为国内机器人写作的典型代表。此外,语音新闻生成技术早已投入使用,2016年,美联社已研发了语音新闻生成技术,在语音编程中输入文字即可自动播放语音新闻,提升了新闻工作人员编采效率。无论是文字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新闻内容均可通过机器智能生成,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延伸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了新闻工作者在简单工作上的人工开销。

(三)新闻内容推送

近年来,新闻消息个性化推送已推广普及,互联网容纳的新闻信息量极大,大海捞针的阅读模式浪费时间和精力,逐渐消耗了用户的阅读兴趣。人工智能算法逐渐应用在新闻推送环节,算法通过分析用户阅读行为数据即可掌握其阅读偏好,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送新闻消息,在缩短新闻传播用时以外还提升了新闻阅读的有效率[3]。“今日头条”手机应用程序、“百度”手机应用程序是典型的个性化新闻推送案例,处于智媒时代的人们正在享受智能算法带来的快捷与便利。

智能技术固然可以代替人工完成部分新闻传播工作,但是,机器推荐新闻内容完全按照预设算法实现。就机器本身而言缺乏高情商,判断文章内容优劣的能力不足,机器人尚且难以胜任情感判断、哲学思考一类的工作。因此,新闻传播人才是真正驱动未来传媒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现如今新闻传播各环节实践方式的智能化变革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与标准,本文凸显了以下两点新的要求:第一,将物联网概念引入新闻传播教育,采用万物互联的智能技术丰富新闻传播教学实践,培养符合智能化变革时代要求的新闻传播人才;第二,新闻传播人才要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防止新闻传播者在智媒时代中迷失自我。基于该标准本文对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策略进行了初步构思。

二、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策略构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即使在智能化媒体时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也始终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智媒时代固然创造了万物互联的媒体环境,但作为新闻传播者应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批判性思维看问题。

(一)将物联网概念引入新闻传播教育

物联网功能的发挥经历感知——传输——处理三个步骤:首先,利用RFID技术、智能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信息;其次,以互联网为中介传输分享信息;最后,基于智能分析技术实现监测与控制。物联網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创了一条崭新的新闻传播链路,是新闻传播教育亟需拓展的实践领域。新闻传播教学引入物联网概念提升教学智能化水平,该想法与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不谋而合,都是通过智能手段发展新闻传播事业[4]。物联网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应用体现了智媒时代“人机合一”的特征,巧妙融合人的智慧与机器的智能,呈现1+1>2的局面。基于新闻传播层面进行分析,物联网的核心是多层面关系的突破和质变,由互联网到智能终端、再到物联网的发展,展示了一个泛媒体化的发展历程,新闻传播物联网各组成部分相互连接,为拓展新闻传播的维度与深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联网以传感器作为感知周围环境信息的介质,根据交互处理的信息重新构建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智能交往关系,关系到新闻媒介生态变化。基于物联网的重要作用,本文对物联网融入新闻传播教学实践提出了两点构思:1.增强新闻人才的传感器意识——增设以“无人机拍摄”为代表的传感器实践应用课程。无人机实质上是一种采集原始新闻资讯的传感器,机动性强、操作简单是无人机的突出特征,利用无人机能够抓拍空中镜头快速采集客观新闻资讯[5]。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事件、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事件均采用了无人机获取救灾信息,在加快救灾速度的同时保障了新闻采访人员的安全;2.通过物联网学习新闻传播技术——借助物联网新闻分析平台学习新闻实践案例。以国家法律规范为准绳构建的物联网新闻审核平台存储了大量的新闻实践案例,该平台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涉及的新闻传播案例较为典型,由此丰富了新闻传播人才的知识储备与新闻素养。

新闻传播过程中,物联网以重新界定“人、物”关系格局的方式催生新闻产业、新闻教育事业的变革,甚至可以断言物联网开拓了以往从未触碰过的传播维度。将物联网作为新闻传播介质虽实现了高效便捷的预期目标,但作为新兴产物的物联网尚且存在隐私泄露、信息安全等弊端[6],基于物联网进行新闻传播期间更应该关注新闻报道失真、触碰敏感信息底线等问题,新闻传播教育由此得到启发:新闻人才培养引入物联网技术的同时,应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批判性思维,精准排除物联网弊端带来的干扰。

(二)塑造正确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

作为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准确分析物联网环境中的海量新闻信息是塑造正确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条件,为此要增强新闻人才的信息分析能力。大数据技术伴随智媒时代共同成长,在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下,新闻传播资源获取渠道日趋多元化,新闻信息呈海量规模增加[7]。但新闻资源信息大多琐碎、零散,增加了新闻传播者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大数据技术既提出了新闻碎片化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又给出了诸如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C4.5决策树算法、Naive Bayes特征挖掘算法等解决数据挖掘的有效途径。因此,新闻传播人才如何使用大数据技术精准筛选新闻信息,与新时期新闻传播价值、传播规律相契合,是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

新闻传播人才在正确分析新闻信息的基础上,应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使用批判性思维生产代表社会公众意愿的新闻报道。

1.价值观塑造。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呈现了新闻传播的多种弊端,“八卦信息漫天传播”“虚假消息肆意飞扬”“人肉搜索司空见惯”的负面社会状态日益显露,不禁令我们反思智能化媒体时代所倡导的新闻民主的真实性所在。出于新闻从业者的本质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学会在海量数据中剔除干扰信息,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辨别新闻信息中的精华与糟粕。价值观塑造是新闻人才从业的风向标,“有思想、有责任感”是智媒时代赋予新闻人才的基本价值取向,做“有思想”的新闻人才要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储备、具备洞察事物真相与本质的能力,把新闻报道中的正能量呈现给公众[8];“有责任感”要求新闻人才对职业要怀有敬畏之心与使命感,以新闻传播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真相,勇于识破价值迷失与道德绑架的骗局,以忠义、公正原则要求自己,为凝聚社会共识贡献一己之力。

2.培养批判性思维。把公正、有效信息傳达于公众是新闻传播者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者要彻底摒弃观点泛化、人云亦云的从业观念。信息瞬息万变的智媒时代要求新闻传播者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融合对立统一思想,杜绝一边倒的言论倾向性,透过复杂事物表面发觉事态蔓延的本质。因此,教育者应重点关注新闻人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赋予新闻人才批判现实的能力,避免在智能时代的新闻万象中迷失自我。

三、结 语

智媒时代丰富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深刻影响了新闻传播教育。本文的创新之处恰恰在于将物联网概念融入新闻传播教学中,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万物相连,是符合智媒时代发展趋势的合理构思。新闻传播教育是培育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根本途径,而符合时代需求和趋势的教育策略则是一个不断优化、动态调整的过程。在此期间,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主动革新陈旧的新闻传播观念,把符合时代潮流的新闻核心素养作为学习方向,夯实新闻传播知识基础与技能,同时肩负起新闻从业者引领正确社会舆论导向的时代责任。

参考文献:

[1] 高晓虹,赵希婧.新时期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创新——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6(1):25-27.

[2] 邢梦莹,卢静.智媒时代新闻主播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重构[J].出版广角,2019(10):28-31.

[3] 欧阳宏宇.5G时代的智媒发展之路——“5G时代视频传播研讨会”会议综述[J].新闻与写作,2019(6):92-93.

[4] 文森特·莫斯可,徐璐,刘琛.物联网能否走向民主:隐私、劳动和环境的视角[J].新闻界,2018(1):67-73.

[5] 胡泳.未来的传播媒介: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J].新闻与写作,2016(11):11-14.

[6] 田志龙,史俊,田博文.新兴产业制度创业者研究——基于物联网产业的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4):51-58.

[7] 丁柏铨.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对技术与人文关系的思考[J].编辑之友,2019(5):5-12.

[8] 王哲平.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价值塑造、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2):65-70.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发展策略物联网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