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查收这份安全锦囊

2021-12-19张筱然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扶梯指南男孩

张筱然

暑假来临,“熊孩子”进入撤欢模式。开心之余,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每年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在这个时段,如何オ能消除安全隐患?这份安全锦囊请查收。

居家篇

家用电器不触碰

案件回放

2019年,湖南郴州4岁女孩在家玩耍时,家长未在身边,女孩将不锈钢筷子插入电源插座,导致触电,双手深度烧伤。

防护指南

强化教育。告诉幼儿不要触碰电器开关、插座,不用湿布擦拭电器。正在“工作"的电器更危险,如洗衣机、豆浆机等,绝不能把手伸进去,把脑袋探进去。

设置童锁。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洗衣机的内筒世界以及冰箱的大抽屉都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建议家长挑选带有儿童安全锁功能的家电。

高空坠落要防范

案件回放

2019年,杭州4岁男孩从19楼坠落,不幸身亡。孩子家中阳台未安装保护设施。

防护指南

家庭环境要安全。阳台要安装防护栏,防患于未然。杂物、家具要远离。阳台、窗户周围不要堆放杂物,床、沙发、椅子这些家具也要远离窗户。因为孩子喜欢攀爬,容易引发意外坠落事故。

保证视线范围内。不要让孩子消失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更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安全教育是关键。教给孩子一些安全知识,告诉他们登高的危险,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烫伤一事别小瞧

案件回放

2019年,江苏扬州2岁的小宇趁奶奶不注意,自己跑到厨房玩,竟把盛满热汤的锅弄翻,导致全身烫伤。

防护指南

远离滚烫物品。暖水瓶、微波炉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家长在熨烫衣服时,不要让孩子在旁边玩要。不要在餐桌、茶几上放置热水,也不要铺桌布,防止孩子扯下桌布导致烫伤。

远离危险重地。厨房是烫伤事故多发区,家长在做完菜离开厨房时,要将锅柄转向内侧,防止孩子够到。

洗澡先试温度。给孩子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如果采用淋浴,不要直接对着孩子打开莲蓬头,先试试水温,等温度合适后再给孩子洗。

烫伤迅速处理。若孩子不小心被烫伤,要按照“沖、脱、泡、盖、送”的步骤进行处理。冲:立刻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20分钟;脱:轻轻脱下孩子衣服,千万别硬扯;泡:将烫伤部位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盖: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送:送往医院。切记不要听信偏方,如用牙膏、酱油等涂抹伤ロ,以免加重伤情。

吞食异物这样做

案件回放

2021年1月,广西南宁3岁男孩因腹痛难忍被送到医院,经过义光检查发现,他的肚子里有8颗金属珠状的异物,原来孩子误吞了8颗磁力珠,导致肠穿孔。

防护指南

饰品谨慎戴。不要给孩子佩戴容易吞入的饰物,如吊坠、发卡等。

摆放要走心。危险物品应妥善存放,如纽扣、电池、硬币、药品、针等物品,要放在孩子不易拿取之处。玩具也应仔细挑选、检查,避免有易取下、易吞入的小零件。

误吞要急救。误吞异物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气管异物,孩子表现为有明确的呛咳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口唇青紫的室息症状,这时要采用紧急抢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另一种是食道异物,孩子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管有异物感,甚至可导致食道出血穿孔,应该立即送往医院。

出行篇

夏季溺水很常见

案件回放

2020年7月,广东中山6岁男孩在泳池内溺亡。男孩下水时戴着背浮,但父母没在身边。监控显示,男孩背浮脱落,沉到泳池底部,而父母5分钟后才出现,为时已晚。

防护指南

时刻要关注。当孩子在玩水时,爸妈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要做到专心,不间断、近距离有效看护,最好与孩子保持臂之内的距离,这样在发生危险时,可及时施救。

摸清楚情況。在游泳池,家长要清楚泳池位置和深度,关注孩子游泳的情况。在开放性浴场,家长要摸清浴场的水温深浅等,了解是否有救援队,并在规定区域和时间内游泳。浴缸也危险。孩子在浴缸洗澡时,家长也需时刻陪伴、悉心关注。要知道,很浅的水都可能使不会游泳的孩子室息。

走失拐骗要小心

案件回放

2017年,陕西渭南5岁女童被邻居男子以买零食的名义骑车带走。3日后,女童在一条水沟中被发现,已不幸身亡。

防护指南

记住家人联络方式。让孩子熟记110报警电话,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以及回家路线等。告诉孩子,走散了要找警察叔叔帮忙。

避免人流拥挤场所。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如果要去,给孩子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在人群中增加辨识度,同时要做到寸步不离,看好孩子。

拒绝陌生人的“搭讪”。告诉孩子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回答陌生人的问题,陌生人请求帮助要拒绝,不跟陌生人走。如果陌生人强行要带孩子走,要教孩子学会向周围人寻求帮助,大声呼救。

提前与孩子做约定。每到一个地方,可与孩子约定一个“集合地”,如果走散了就在这里等。孩子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就不会过于慌乱。日常生活中也可制定一些规则,如约定不能随意乱跑,去哪里都要告诉父母等。

车内室息超危险

研究发现,即便是在22℃的天气给车窗开条缝,车内温度在1小时内也可达到47.2℃,而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同等环境下,体温上升的速度是成年人的3~5倍。车内温度达到40℃时,孩子的主要器官就会开始停止运转。

案件回放

2020年6月,湖南平江4岁男童因被反锁于车内导致室息死亡。通报显示,男童被锁在车内系邻居帮忙照看时疏忽所致。

防护指南

“伸手还要钱”。父母要养成下车查看后座的习惯,默念口诀“伸(身份证)手(手机)还(孩子)要(钥匙)钱(钱包)”,避免将孩子留在车内。

不贴深色窗膜。这样有利于自己或他人发现车内异常。教“逃生秘籍”。以防万一孩子被锁在车里,要提前教孩子按喇叭、按双闪灯、拍打车窗、按下车内解锁键等求救方法。

扶梯风险要了解

案件回放

2020年6月,江苏苏州女子黄某带着4岁孙子连超市,男孩独自一人顺着扶梯往上跑,黄某只是远远地跟着。男孩在跑到扶梯口转身时站立不稳摔跤,手指被“咬断”。

防护指南

不要倚靠、乱动。乘坐扶梯时,让孩子稳稳地站着,不向扶梯外伸头张望,不将身体靠在扶梯上,更不能蹦跳、逆行攀爬、玩耍等。

穿着也要注意。确保孩子的裙子、裤子、围巾、鞋带等不会被卷入扶梯,以免发生意外。

选择升降电梯。推婴儿车时,最好乘坐升降电梯,这样更加安全。

快按红色按钮。扶梯一端有个红色的紧急制动按钮,一旦出现意外,要第一时间按住按钮,使电梯停止运行。

旋转门也会夹人

案件回放

2019年,湖南邵阳两个孩子在玻璃门边玩耍,突发意外男孩被卡在两扇玻璃门间,女孩试图救出被困男孩,几次尝试无果,最后男孩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防护指南

选择手推门。出入酒店、商场时,尽量从手推门通过。家长要陪同。若孩子想“体验"旋转门,建议家长陪同。3岁以下的孩子最好抱着通过,较大一点的孩子也要牵着手,让孩子远离边缘,避免危险。同时要告诉孩子安全规则,如缓慢通过,不要推操、抢行。

禁嬉戏玩耍。要提醒孩子,不能在旋转门、玻璃门和防盗门周围玩耍,更不能调皮地将手、脚伸到里面。

按急停按钮。若孩子不小心被旋转门卡住,一般在两侧门框有红色急停按钮,迅速按下,并找个硬东西(如筷子)撑住缝隙,防止门缝错位,同时拨打119,不要造成二次伤害。

游乐设施有隐患

案件回放

2021年4月,山东枣庄某户外充气城堡被大风掀翻,导致1名小女孩身亡。2020年5月,内蒙古包头市一充气城堡被大风掀翻,造成1名妇女和1名儿童死亡,2名儿童轻伤。

防护指南

观察环境。大风天应远离充气城堡等游乐设施,因为即使有固定设备,充气城堡也容易被折叠、掀翻甚至被吹飞。有较多的孩子玩时,不建议参与进去,易发生踩伤、壓伤等事故。检查设施。对游乐设施进行简单的“体检”,如检查木制设备是否有破裂的地方,金属设备是否有锈蚀的地方,是否有带病工作"的破损器械。

谨慎选择。家长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大型游乐场,慎重选择以“高速旋转”“高速失重"为卖点的娱乐项目,还要认真查看游戏说明,注意游乐设施的年龄、身高限制,不要让孩子尝学试不适合的游乐项目。

爱心小贴士

陪娃时,让手机“消失”

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家长没有将所有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有很大的关系。有时,放下手机,耐心细致陪伴极为重要。

借助绘本,强化安全教育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随时随地为孩子遮风挡雨,教育是最好的防护。可以陪伴孩子阅读安全主题的绘本、观看有关动画视频,生动形象地让孩子了解危险就在身边,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意识。

做游戏,巩固安全知识

将安全知识融入游戏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通过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成人不在家,不给任何人开门。还要让孩子熟记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在游戏中知晓110、120、119等电话的用途,让孩子学会在危险时打电话求救。

猜你喜欢

扶梯指南男孩
乘电动扶梯
拆梯人和扶梯人
亲爱的“老男孩”
差不多男孩
指南数读
乘扶梯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瓶中妖怪
男孩John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