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发展性评价提高小学生习作评价能力

2021-12-16郑为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活力兴趣

郑为乐

【摘要】发展性评价在习作评价课上,通过评价标准分层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效地激发学生评价习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评价习作能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发展性评价;兴趣;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与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与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运用发展性评价提高学生评价习作能力的研究”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它对于教师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犹如扑面而来的一缕春风,令人心旷神怡。它全新的理念,充满教育艺术的创意和鲜明的时代特点,使我们步入了习作评价的新天地,学生兴趣盎然,习作评价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评价中,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教给方法,促使良好评价习惯的养成

“方法是行动的指南。”要想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评价习作习惯,首先要教给他们方法,引起兴趣。每次指导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先将全班学生的习作细细看一遍,然后从中挑选出较好的和较差的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作为评价课上的展示文章。由于课堂上评价的时间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细读选出的习作,在课堂上评价也不会深入,学生参与也不会积极。因此,评价课前,教师先把本单元选出的习作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标准,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先预习。

课上,引导学生懂得评价修改的步骤:1.学生通读全文,找出好词佳句品读或其它写得好的(如题目、过渡)欣赏。2.再读全文,看看习作题目与内容是否一致,有没有按一定顺序写,主题是否明确,文章是否有所要表达的思想倾向,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3.三读全文,看看遣词造句是否恰当,是否准确、生动、形象,标点、修辞、表现手法是否运用恰当等。边评边写眉批,最后从优缺点方面总结。4.学生先在小组内评价,小组长综合组内意见接着在班上评价。5.最后请被评价者在听了同学评价意见后,从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这其实是有意识指导学生写习作反思。例文评改完后,让学生按上面的步骤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评价修改习作,教师在各个小组间巡视指导。这样,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掌握习作评价、修改的方法,良好的评价习作的习惯已经养成。写完习作后自觉修改的学生由参加课题实验前的15%提高到了现在的80%。

二、评价标准分层化,有利于不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作文评价标准单一,教师按同一个标准评价每篇习作,这样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对后进学生的伤害。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在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潜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制订好不同层次学生评价作文的标准,让学生通过评价得到鼓励,同时找到差距,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要改进,这样才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写作水平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笔者接手实验班时,首先做好学生习作水平的摸底,将全班学生按不同的写作水平进行分层,区分类别,并与学生一起制订每一个层次学生在一个学期习作达到的目标,在习作评价时分别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例如,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我学会了     》的评价标准。

不同层次学生评价标准:

A类:把学会这项本领的经过写具体,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连贯并富有文采,主题明确,重点突出,选材新颖,能充分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尝试的酸、甜、苦、辣的真实感受。

B类:把学会这项本领的经过写具体,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连贯,语言生动,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能充分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尝试的酸、甜、苦、辣的真实感受。

C类: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语句通顺,主题明确,能把学会这项本领的经过写清楚,能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尝试的酸、甜、苦、辣的真实感受。

D类:文章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学会这项本领的经过,能表达一定的真情实感。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标准评价,每个学生在评价中都得到肯定,得到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滋味,学生有兴趣学,并积极参与,习作水平普遍有效提高。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过去,评价学生的习作基本上是教师一人说了算,教师把习作发下来,学生也不会很认真去研读教师的评语,没有从教师的评语中反思自己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仅仅看一看分数就放进书包里。现在,习作评价由单向转为多向,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制度,方式上既有口头评价又有书面评价。每次评价课上,每人手上都有一份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先让学生根据本人的类别对照評价标准自评自改。

学生自评后,接着采用小组合作评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也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有关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包括别人的文章,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在评价习作中,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传阅习作,互读互评,并填写好评价表。评价表:

开始,笔者有意识地让后进生与优生一组互评,让后进生从优生的习作中学习写作方法,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通过两年多的试验,从开始修改稿只有几个错别字的修改,到现在有部分学生会眉批、尾批,还评得比较客观准确。尽管还有部分学生还不会正确地评价同学的习作,有时甚至还评错了同学的句子、词语、字、标点,但他们人人参与,并从小组合作中享受了乐趣,从而提高了与别人合作相处的能力,提高了习作评价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评价作文的方法步骤,又有了小组互评的经验,接着根据同学、教师的评价,对照评价标准,再次细读习作,学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进行自评自改就容易得多了。如,小霞写的《伟大的母爱——读〈荔枝〉有感》,她整篇文章基本能按读后感的要求详写自己的感受,但习作过渡不自然,事情不完整,个别词语使用不当。通过对照习作要求和同学、教师的意见,她找出自己习作中的缺点,修改后的习作比原来好多了。通过这样的自评、小组评、教师评、最后自己评的训练,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习作评价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四、设立展示平台,营造评价氛围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它不仅具有选拔、筛选功能,更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为了使评价产生良好的效益,使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师营造浓浓的评价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欲望。

小学生好胜心、自尊心都很强,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铺设一个尽情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处处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使他们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首先,每次评改作文前,每组学生先把本组在本次习作中收集的好词好句在组内欣赏,然后在班内共同品读;对于习作的“弱势群体”要特别照顾,让组员尽可能地找出他们相对好的句子、词语进行品评鼓励。其次,在教室的板报栏上开辟作文园地,让学生们随时可以把自己的得意之作,自己欣赏的话在作文园地展示,与同学交流欣赏。鼓励学生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报社、杂志社投稿。

通过两年多的试验,学生课堂上主动发言的人数由9%提高到82%,课堂上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现象。另外,学生为了得到同学、教师的肯定、表扬,自觉看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的人数由20%增加到95%。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全班共有15人次获得区、市、省级的奖项。

在今后的习作评价课中,只要我们坚持运用发展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分层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兴趣会更高,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一定能得到发展,习作评价课必定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宋斌.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J].文渊(中学版), 2018(12):217.

[3]陈炎芬.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J].语文课内外,2019(35).

[4]武芸.改变评价形式,营造和谐课堂[J].考试周刊,2016(15):1.

猜你喜欢

发展性评价活力兴趣
活力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