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艺术学概论》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16张静淼

美术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美育课程改革

张静淼

【摘要】《艺术学概论》课程是艺术类专业主干课,其理论知识丰富,艺术门类涵盖面广,是开展“美育”教育的好阵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做到合理开展教学、解决现有的问题,实现美育教育和多学科教育融合,教学改革成为其关键问题。本文提出教师可以通过模块互动、课堂翻转、专题讲座、评价体系改革等多种手段打开艺术学的“美育”之路,打破传统教学桎梏,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教育;美育;课程改革;艺术学概论

当下,“培养全面的人、培养完整的人格”,这一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社会对教育根本任务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除了家庭教育外,课堂教育成为育人的一线阵地。而艺术类的学科相比理科、工科,在面对这一教育理念上具有天然优势,尤其是《艺术学概论》课程的优势更加明显。《艺术学概论》可以引发人们哲学层面的思考,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理论广博,不仅是艺术类学生必修课,也是很多综合性院校在艺术类学分中的必备科目。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变化,要求艺术类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程特色,结合学生的需求与时代的要求,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目前国内的《艺术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育人效果的枷锁,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自身的问题,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使《艺术学概论》课程最大化地发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功能。

一、《艺术学概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兴趣索然

《艺术学概论》是艺术类学生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必修课程,部分综合性院校甚至将此课程作为艺术类学分的选修课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各大院校对于本课程的重视程度。该课程以纯理论为出发点,课程内容丰富,涉及理论庞博,学科的交叉明显,对于艺术类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晦涩,不具有吸引力。艺术类学生入大学以前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多是以形象思维带入进行的,因此具备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的习惯,存在逻辑思维、主动思辨能力不强的问题。相比艺术类学生来说,非艺术类学生同样也面临着问题,虽然会比艺术类学生在接受抽象思维上有优势,但涉及艺术创作论、艺术家、艺术作品等知识点时,因为其缺乏实践的经验,缺乏对艺术史的基本知识储备,所以阻碍了其理解艺术基本原理。因为该课程需要学生对艺术史有基本了解,也需要学生具备基本艺术感知力,而非艺术类学生往往欠缺这些储备知识,甚至有些学生只知道商品画,漠视真正的艺术品,更不懂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二)课时量不足、知识点不能深入

就目前全国范围来看,各高校分配给《艺术学概论》课程最多32课时,对照马工程教材的内容来看,分配给每个章节的课时一般在2课时,最多不会超过3课时。这种课时量显然对于《艺术学概论》这门课程来说是不够的。比如第六章艺术类型,共分三节,仅第二节艺术类型里的每个小点都涉及一门专门史,这岂是40分钟可以讲得明白的?讲得深入的?因此,很多老师都是泛泛而谈,对知识点的讲解敷衍程度可想而知。再如第八章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如果学生没有对至少两个以上流派有一定熟悉度,根本不可能理解流派的演变与思潮的产生。高校分给本课程的课时太过吝啬,使得这门课成为空谈,无法深入,也必将导致这门课程的乏味。

针对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虽然有人提出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弥补,但事实上这很难,学生习惯于课上听老师讲,考前划范围,死记硬背完成任务。学生基本没有课前预习,自主增加知识储备的习惯。这必然使得教师在上课时,因课时量不足,导致无法开展教学互动,知识点讲解也留于表面。

(三)教师知识储备单一化,片面化

自“美育”的重要性得以重视以来,各大高校相继增设了艺术类课程,《艺术学概论》课程有幸成为其中之一。虽然这是公选课程,但仍面临着教师梯队建设的问题。很大数量的高校并未将课程归为公共课,建立专门的教研室。该课程教师多为各学院相关教师承担,这一安排的结果直接导致教师队伍的复杂化。担任此课程的教师多为具有影视学、文学、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知识储备的单一化、片面化引发的直接后果是课程教学侧重点有失偏颇。如影视学背景的教师,可能在艺术的功能章节对理论部分放松,而对审美功能部分比重加大。文学背景的教师可能仅仅对艺术批评章节熟悉,而哲学背景的教师可能仅对艺术观念中的艺术特性部分内容熟悉。这引发的问题是学生对本课程的认知度不够,限入片面化、碎片化。

(四)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模式的陈旧化、模式化

现应用的课程考核体系已经成为课堂探索的桎梏。各高校基本对本课程考核模式延续着平时作业(10%)+考勤(10%)+期末考试(80%)的模式。依据此模式可以清晰看出,闭卷考试仍是考核重点。因此对知识点的死板、机械记忆仍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从卷面分值安排上看,主观题少于客观题目。从学生的主观题目答题效果上看,多是教条式,死记硬背痕迹重,很少主观思考。记忆力好的学生,考前突击,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可真正能够形成自己独到见解,能够持续性在“审美”上保持热度的学生少之又少。

《艺术学概论》是以理论为先导的专业课程,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讲解方式,教师讲多于学生想。虽然多媒体已经遍布课堂,教师也乐意通过多媒体展示更多的图片案例,通过案例可以促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課堂热度,但不可忽视的是热闹过后留给学生的是知识“笑点”,而不是知识点。教案的陈旧化表现在讲授本课程两年以上的教师身上,往往在系统整理过教案、课件后,便固定了讲解的内容,案例也不再更新,这必然使得教学的效果不如人意和学生的兴趣索然,如在讲到艺术潮流演变时,几年前很流行的元素和形式可能已经无法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共鸣。

(五)前序和后续学科不足,整体理论课程匮乏

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培养方案设置考虑不周全上,一个知识体系的建立不能仅靠一门课程支撑。整体来看,艺术类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孤立,除了《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史)》《艺术概论》外,没有其他相关及交叉学科的课程,学生的理论体系明显孤立,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这种缺陷更为明显。为了帮助解决毕业论文中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技法类专业大多会在四年级时增加论文写作课程,但此课程仅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展开,对于学生的理论体系建立并无关系。这导致论文的写作课程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因知识的碎片化、孤立化带来的论文写作的困难。

相较于国外高校,在艺术类人才培养中更注重理论课的系统性学习,如芝加哥大学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在一半左右,这些供学生可以选择的理论课程内容更为广泛,更为细致。比如会开设《西方文明史》《艺术门类史》《世界艺术门类》《艺术赞助与研究》等,其中《西方美术史》会被分成3—4个断代史,分成几个课程详细讲解,甚至会对重点时期作专门介绍。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艺术概念。足够丰富的艺术理论课程和相关理论专业设置可以扩宽艺术类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其理解艺术的生发、艺术的基本原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因此,增加和调整理论课程的比重在艺术类学生的审美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

二、教学改革的渠道及优缺点分析

(一)主题讲座扩充课程外延、教学内容的区域模块化

面对课时量无法增加的客观现实,我们可以通过主题性讲座扩充课程的外延。《艺术学概论》课程需要先修史论类课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院校无法做到,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外延填补课程缺口。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可以在其中加入专题讲座,学生在修习本课程外,需要增加艺术类专题讲座来提高知识储备。这个可行的方案需要任课老师依据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结合思政,灵活设置讲座,比如红色题材绘画专题,对不同时期红色主题性绘画进行讲解,可以通过结合艺术功能讲解不同时期对绘画作品的需求,或者可与《艺术学概论》中艺术作品章节里,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或者可与艺术接受部分强调艺术的时代性等知识点结合。这样的主题性讲座,目标明确,且可以通过这种专题的讲座,让学生更为形象生动地理解课本知识内容。在学分设置上,可以分成两块,一是教师的正常课堂;二是学生对主题讲座的听课次数。在主题讲座的设置中,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固定化、单一化。每年在课程开课前,应当集中本学科团队,对主题讲座的次数和内容进行商讨和安排。

鉴于各高校《艺术学概论》老师的匮乏状态,实际上可以采取集合众人之力构筑一门课,把课程中10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划分,老师以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认领板块,因为都是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所以列举的案例样式、类别自然会丰富很多。该方式的优势是模块设定灵活,每个独立模块构建独立的艺术讲解方式,缺点是可能会有重复交叉内容,且因为是多个老师上一门课,会涉及排课方式问题。这个可以通过拆分学分的方式解决,把课程分成两到三个部分,学分也可作相应的拆解。

(二)线上与线下结合、学生从被动到主动

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及各大网站学习资源,让线上线下连为一片。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缺点是没有教师监管,可能会让其变成面子工程。因此要注意的关键是教师对线上学习的监管过程,不能完全依赖网络平台进行监管。

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在目前流行的教改中有一套现成的方式便是“翻转课堂”,这套教改模式在非艺术类的学生中比较容易实施。非艺术类学生的提问中可能会涉及关于文化传统等内容,如《秋千》这幅油画讲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洛可可和洛丽塔风格有关吗?相对来说涉及文化背景的内容可能会更多。艺术类学生的提问更多的是涉及关于艺术家的具体问题,如大色域绘画的样式是什么?问题多集中在具体的知识细节与视觉特征上,这与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关。综合来看,这两类学生的提问,非艺术类的学生反而会易于老师引导并开展翻转教学,艺术类学生的问题则比较狭小,不易于开展翻转教学。为避免翻转教学中出现这类狭小的问题,教师可提前准备课题题目供大家选择。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让学生被动变主动的“翻转课堂”最大的缺点是需要充足的课时量支撑,因此在寥寥的32课时中,最多只能开展一次,这要求老师一定要课下课上把握好节奏。

(三)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更新

一门课程能够顺利开展,教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教师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当下,很多高校将《艺术学概论》定位为必修的艺术课程,但专业老师缺口却很大,那么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协同上课至关重要,这需要教师之间建立沟通,并通过课程的培训,让现有老师熟悉整个课程内容环节,突出老带新的作用。

考核体系的更新是决定整个教学导向的关键问题,难就难在考核标准这个问题。就期末闭卷考试答案而言,普遍认为文科不如理工科详细清晰,特别是分析题中,文科的标准答案就显得过于苍白,往往给分标准比较含糊,教师在改卷时也比较主观,这不利于教学评估,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集体改卷来改善。另外《艺术学概论》的知识结构,需要学生更多地发挥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模式,因此在考核中平时考核的成绩比重应该加大,这样更为公正。

结语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堂课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对人的教育、对人格的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的滋养同样不是一门课程可以解决的。但之于教师而言,便是站好讲堂,立身为范,最大化地传授“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知欲,化被動为主动,令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使《艺术学概论》成为在新形势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阵地。

注释: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艺术评论写作》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JG8284。

参考文献:

[1]张希.“艺术概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5).

[2]谭亚群.红色教育融入艺术专业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下),2018(11).

[3]杜晓杰.“课程思政”背景下艺术概论教学有效度提升策略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9(7).

[4]吴娜.以“思政教育”推动高校艺术概论课程建设研究[J].文艺教研,2018(9).

[5]钱小芳.培根铸魂勇担美育工作新使命[N].美术报,2019- 05- 14.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美育课程改革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