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三重维度

2021-12-16井建斌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井建斌

摘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的一个重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成功和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以贯之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科学汲取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有效的制度保障,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党中央权威;集中统一领导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4-0024-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1]回顾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总结党的成功之道,必须要认真研究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理论依据、发展历程和实践要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科学汲取党百年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有效的制度保障,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一、理论依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的一个重大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伊始就反复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需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并明确指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实行最严格的中央集权制是真正革命党的任务”[2]。针对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以“反专制”的旗号,提出取消中央集权制度和实行支部自治等错误主张,恩格斯强调,第一,当然,谁也不会否认支部有自治权,但是,如果联合会不把某些全权给予联合会委员会,并且最终给予总委员会,那么联合会的存在是不可能的。第二,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如果有人对我说,权威和集中是两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加以诅咒的东西,那么我就认为,说这种话的人,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过是口头革命派”[3]。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科学思想,结合俄国具体情况,在同分散主义、无政府主义、机会主义斗争的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必须创建一个组织严密、集中统一、纪律严明的新型政党,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一个重大原则——民主集中制。列宁先后在《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等重要著作中反复强调:第一,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共产党要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近似军事纪律那样的铁的纪律。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强调中央对地方的领导,要求地方党组织要坚决服从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集中领导。第二,革命胜利后,党成为执政党,就更需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谁要是因为夺取了政权,就脱离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削弱党中央权威,谁就是无政府主义的支持者、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帮凶[4]。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苏联解体前夕,苏共放弃了民主集中制,放弃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内,允许党员公开发表与党组织决议不同的意见,实行所谓的各级党组织自治原则;对外,主张放弃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所谓的同其他政党的自由竞争来获得执政地位。这一颠覆性错误直接导致了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真可谓惨痛的前车之鉴。

二、发展历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成功和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学说,把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之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但是,遵义会议之后,全党真正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还经历了一个过程。长征途中,在党最需要团结的时候,张国焘反对北上、坚持南下、另立“中央”,公然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全面抗战初期,王明在党内拉帮结派、我行我素,不听党中央指挥,再次从反面教育了全党。针对张国焘公开冲击党中央权威、破坏党和红军团结的分裂主义错误,以及王明公开挑战党中央权威、甚至在组织上同党中央闹独立的严重违纪行为,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等党内法规,明确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党的全国大会前后期间内是党的最高机关,在政治上、组织上指导党的一切工作。中央政治局由中央委员会委员中选出,其任务为指导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前后期间之一切党的政治的组织的工作。同时明确规定,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是党在组织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各级党的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延安时期,为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分歧、宗派主义等问题,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奠定了强大的思想政治基础。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党中央及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关于健全党委制》《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等文件,明确要求应当在党内更加强调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应当在党内开展反对分散主义、独立主义、个人主义的斗争,不允许任何党员与任何地方党组织有标新立异、自成系统及对全国性问题任意对外发表主张的现象;明确要求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迅速克服存在于党内和军队内的任何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把一切必须和可能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争取革命战争更加伟大的胜利。

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年代,党一部分干部甚至少数高级干部对党的团结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对集体领导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对巩固和提高中央威信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内一部分干部滋长了一种极端危险的骄傲情绪,忘记了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谦逊态度和自我批评精神,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信,自以为天下第一,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对批评者实行压制和报复,甚至把自己所领导的地区和部门看作个人的资本和独立王国。鉴于如上严重问题,党中央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破坏党的团结就是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帮助敌人来危害党的生命。党中央再次重申,党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统一的集中的组织,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是党的中央,因此,必须把任何地区、任何部门的党的组织及其工作看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整个党及其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派别思想、小团体习气、地方主义、山头主义和本位主义,反对任何妨碍中央统一领导、损害中央的团结和威信的言论和行动。

在开拓创新的改革年代,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度甚嚣尘上,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有效捍卫了全党的团结统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航向。邓小平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实现需要中央权威的保障。具体而言,要加快对外开放,使东部沿海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地区拿出更多的力量來帮助内地的发展,这也是个大局,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一切,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邓小平深刻阐述了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他明确指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进入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也就是现在大家同意的江泽民同志。开宗明义,就是新的常委会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5]邓小平还特别强调,只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常委会,只要它是团结的,努力工作的,能够成为榜样的,就是在艰苦创业反对腐败方面成为榜样的,什么乱子出来也都挡得住。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维护中央的权威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进一步强调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并在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指出,必须要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为自觉的态度和更为有力的举措,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于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对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全力消除党内存在的政治隐患;另一方面,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体制优势,适当归并党中央决策协调议事机构,统一各委员会名称,进一步完善了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同时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和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不断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不断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

更为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党中央的最高层抓起,要从全党的每一个组织和每一名党员严起,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此,一是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进一步指出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首先是中央领导层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指出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凝聚全党意志,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充满信心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二是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要求全党同志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进而强调,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三是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和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把准政治方向,认真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带头、所有党和国家机关都必须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党支部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促进本单位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领航把舵和举旗定向,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才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才能够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斗争中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对此,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于“国之大者”形成的共识是: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的根本保障,只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

三、实践要求: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既要具有高度的思想自觉也要依靠有效的制度保障

科学汲取党百年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可以得出的宝贵启示是: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离开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就必然弱化,党的事业就必然遭受挫折[6]。在新时代新阶段,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尤其需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必须要指出的是,现在仍然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这就需要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主动地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要求,真正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真正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統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真正把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放在自己心上,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始终高度警惕,用心用情用力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把讲政治转化为自身积极主动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在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新时代新阶段,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首先需要全党同志有高度的思想自觉。一是全党同志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和动摇的重大原则。二是全党同志要更为自觉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对于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核心就在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三是全党同志要更为自觉地认识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作为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必须要落实在全党的一切工作和活动中。四是全党同志要更为自觉地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其中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两个维护”有明确的内涵和要求,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对象是习近平总书记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象是党中央而不是其他任何组织。“两个维护”既不能层层套用,也不能随意延伸。

在新时代新阶段,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是离不开党和国家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是要不断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形成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二是要不断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制定责任清单,化解部门分歧,消除条块梗阻,通过建立定期的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和报告、通报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三是要坚决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既牢记授权有限,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必须报告,又牢记守土有责,该负责的必须负责,该担当的必须担当。四是要不断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定位,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2-56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0.

[4]列宁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6]丁薛祥.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N].人民日报,2019-11-18.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中国共产党探索组织路线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
中共二大与党的组织原则的早期探索*
中国决策过程中的共识民主模式
民主集中制在领导班子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思考
浅析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委(支部)班子决策质量
刍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