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祁连山东段地区葱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栽培试验

2021-12-16李靖辉陵军成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嫩叶葱花种类

李靖辉,陵军成

(1.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甘肃 天祝 733203;2.甘肃省天祝县林业工作站,甘肃 天祝 733299)

葱属Allium是百合科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甘肃省祁连山东段地区自然分布很广,种类较多,是天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葱属植物作为野菜食用、中药材防病治病和观赏植物陶冶人们的情操已有悠久的历史[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绿色和有机蔬菜受到人们的青睐,来自大自然的野菜纯天然无污染,是绿色和有机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从而助长了对野生资源的采挖,这种采挖利用的盲目性、无序性和强度很大。葱属植物也不例外,有些种类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在局部地区灭绝。保护葱属植物资源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人工引种栽培,提高栽培面积和供应量,从而减少对野生资源的采挖量,最终使这一珍品佳肴走进千家万户。这种保护模式已在野韭A.ramosum[2]、茖葱A.victorialis[3]和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4]等野菜上取得显著成效。本研究结合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了葱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经济价值和利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引种栽培试验,以期为这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资源调查地点为祁连山东段地区,分布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地理坐标为102°07′~103°46′ E,36°31′~37°55′ N,其面积与天祝县行政管辖面积100%重合,该地位于祁连山北麓,东西最宽处为142.6 km,南北最长处为158.4 km,面积为7 149 km2,海拔为2 000~4 500 m,年均气温为-16~35℃,年降水量为265~632 mm,其中60%的降水量分布在6—9 月,雨热同季,无霜期为90~145 d,≥10℃的积温为500~900℃,为40~70 d,年均日照时数为2 500~2 700 h。调查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边是高山峡谷,森林资源丰富;中间是浅山区,地势平缓,草原资源丰富;北边濒临大漠,是绿洲和荒漠区。试验地农、林、牧交错分布,多样的地形、地貌、气候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

引种栽培地点为乌鞘岭林场黑沟苗圃,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镇黑沟河谷地带,地理坐标为102°21′E,37°15′N。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海拔为2 452 m,相对无霜期为90~145 d,年均日照时数为2 700 h,年均降水量为400 mm,年均气温为2.8℃,最热月7 月的平均气温为11.4℃,极端高温为35℃,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6.2℃,极端低温为-15℃。土壤为砂壤土。

1.2 试验方法

1.2.1 资源调查 2017 年6—10 月,在资源调查地点调查葱属植物资源。调查方法主要是野外踏查。采集标本后与植物彩色图谱等文献[5-6]进行比对鉴定,并记录不同种类的分布海拔和生境条件,采集种子备用。

1.2.2 经济价值与利用现状调查 2017年6—10月,对调查确认的葱属植物查阅相关资料[5-6],查清其经济价值,并走访周边居民和农贸市场,对其利用现状进行走访调查。

1.2.3 引种栽培试验 2018 年4 月,将采集的葱属植物种子在引种栽培地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不同葱属种子参照葱属栽培种大葱A.fistulosumvar.giganteam栽培技术进行播种栽培。播种时先将苗圃地浇足水,7 天后待地表变干泛白时深翻土壤,敲碎土块耙平地面,沿南北方向开行距25 cm,深3 cm 浅沟,沿沟底按株距5 cm 点播种子,播种量为80 粒·m-2,播种完成后覆土掩埋浅沟,等待种子发芽。种子发芽后及时浇水、追肥、除草。

不同葱属植物种子播种小区面积均为6 m2,随机区组,重复3 次。播种后40 d 时统计发芽种子数量。种子破土出苗视为发芽,计算发芽率(%):发芽率(%)=(发芽种子数量÷播种数量)×100。

2019 年3 月下旬鳞茎发芽后,每隔1 月采收1 次嫩叶,6 月上旬开花后,陆续采收葱花,称取每次采收的嫩叶鲜质量和葱花鲜质量,2019 年10 月底,最后一次采收完成后统计采收的嫩叶和葱花鲜总质量,计算折合产量(kg·hm-2):折合产量(kg·hm-2)=(每小区采收的嫩叶或葱花总质量×10 000 m2)÷小区面积6 m2。

所有测定数据取平均值。

1.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03 和DPS 9.05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Duncan’s 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分析各葱属植物发芽率和产量指标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葱属植物资源调查

祁连山东段地区葱属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葱属植物的分布海拔、生境条件、经济价值和利用现状Table 1 Altitude and habitat of distribution of Allium in th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

由表1 结果表明,祁连山东段地区分布的野生葱属植物共有9 种,为天蓝韭、高山韭、唐古韭、镰叶韭、野黄韭、青甘韭、碱韭、蒙古韭、金头韭,分别出现在不同海拔高度和生境中。按分布海拔区域范围可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青甘韭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 m,分布海拔落差达2 000 m,属大尺度海拔分布种类;天蓝韭、唐古韭、碱韭、蒙古韭和金头韭的分布海拔分别为2 000~2 900 m、2 000~3 000 m、2 000~2 500 m、2 000~2 800 m 和2 900~3 900 m,分布海拔落差分别在500~1 000 m 之间变动,属中尺度海拔分布种类;而高山韭、镰叶韭和野黄韭的分布海拔均在3 000 m 左右,分布海拔落差较小,约为100 m,属小尺度海拔分布种类。按生长地土壤含水量可分为潮湿性生境种类和干旱性生境种类。高山韭、唐古韭和野黄韭分别生长在潮湿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下,属潮湿性生境种类;而天蓝韭、镰叶韭、青甘韭、碱韭、蒙古韭和金头韭分别生长在阳坡草原、砾石山坡、干旱山坡、干旱沟滩、干旱滩地或荒漠,属干旱性生境种类。

2.2 经济价值与利用现状调查

祁连山东段地区葱属植物资源经济价值与利用现状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 表明,祁连山东段地区葱属植物的经济价值主要是食用、药用和观赏,利用现状是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人工栽培为辅。葱属植物地上部分叶片纤维素含量低,质地柔嫩,其经济价值主要是作为蔬菜鲜食或腌制成咸菜食用。半球形伞形花序因鲜嫩芳香,作调味的佐料,其经济价值是开花后采摘晾干制成粉末状食用。地下部分鳞茎圆柱形,簇生,鳞茎外皮黑褐色,革质,老时纤维质近网状,其经济价值主要用作中药材入药,很少食用。除了食用和药用价值外,葱属植物花色繁多,绚丽多姿,人们常将葱属植物移栽到自家花园或花盆内种植,以供观赏。

可供鲜食和腌制咸菜的种类有天蓝韭、高山韭、唐古韭、镰叶韭、野黄韭、青甘韭、蒙古韭和金头韭。在走访中人们将部分葱属植物嫩叶、嫩茎、鳞茎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再加入食用油、食盐等佐料,即可做成夏季凉菜食用,也可制成咸菜罐头冬季食用。所有葱属植物的葱花均可食用,干葱花主要用来调烫,当地有名的美食就是油炝葱花烩面片。部分葱属植物入药后,具有开胃、消食、杀虫的作用[7-8]。可供药用的种类有高山韭和蒙古韭。调查中所有葱属植物均可观赏。

由于葱属植物的多功能和多用途,其利用现状均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人工栽培为辅,而且人工栽培的葱属植物也只是将野生植株移入花园或菜园栽培。葱属植物主要以种子繁殖,也可用鳞茎营养繁殖,但繁殖能力有限。种子成熟后落入泥土中形成新的植株,花朵被采摘后,种子繁殖途径被阻断,种群数量难以扩大。嫩叶被多次采集后,再生叶片的生长又消耗鳞茎中的大量养分,有机物质难以积累,鳞茎繁殖也受到影响[9]。调查中发现被频繁采摘叶片和葱花的蒙古韭等种类的多度和盖度明显下降,在临近村庄的草原上已很难见到。

2.3 引种栽培试验

不同野生葱属植物种子引种栽培效果如表2。由表2 可知,9 种葱种的种子发芽率、嫩叶和鲜葱花折合产量之间的差异较大,多数种类之间达到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

2.3.1 不同葱种的发芽率分析 在9 种葱属植物中,天蓝韭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95.73%,与其他8 个种类之间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碱韭种子的发芽率最低,为68.41%,与其他8 个种类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7 个种类的种子发芽率在68.41%~95.73%之间,其中高山韭、唐古韭、野黄韭、蒙古韭的种子发芽率均在81.67%~86.37%,种类之间差异不明显。9 种野生葱属植物引种栽培后,种子发芽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天蓝韭>镰叶韭>金头韭>野黄韭>唐古韭>高山韭>蒙古韭>青甘韭>碱韭。

2.3.2 不同葱种的嫩叶折合产量分析 由表2可看出,在9 种野生葱属植物中,青甘韭的嫩叶折合产量最高,为13 5 38.40 kg·hm-2,与其他8 个葱种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天蓝韭的嫩叶折合产量最低,为7 922.55 kg·hm-2,与其他8 个葱种之间也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7 个种类的嫩叶折合产量在7 922.55~13 538.40 kg·hm-2之间,种类之间的差异也均达到极显著(P<0.01)。不同野生葱属植物引种栽培后,嫩叶折合产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青甘韭>蒙古韭>唐古韭>野黄韭>镰叶韭>高山韭>金头韭>天蓝韭。

2.3.3 不同葱种的鲜葱花折合产量分析 由表2 可知,在9 种野生葱属植物中,镰叶韭的鲜葱花折合产量最高,为4 746.00 kg·hm-2,与唐古韭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7 个葱种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高山韭的鲜葱花折合产量最低,为2 732.25 kg·hm-2,与其他8 个葱种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7 个种类的鲜葱花折合产量在2 732.25~4 746.00 kg·hm-2之间,种类之间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9 种野生葱属植物引种栽培后,鲜葱花折合产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镰叶韭>唐古韭>金头韭>蒙古韭>青甘韭>天蓝韭>野黄韭>碱韭>高山韭。

表2 葱属植物引种栽培效果Table 2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Allium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东段地区共有葱属植物9 种,其经济价值主要是食用、药用和观赏,利用现状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人工栽培为辅。人工引种栽培后不同葱属种子的发芽率在68.41%~95.73%,嫩叶折合产量在7 922.55~13 538.40 kg·hm-2,鲜葱花折合产量在2 732.25~4 746.00 kg·hm-2,9 个葱属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嫩叶和鲜葱花折合产量多数种类之间达到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9 个葱种在生产中均具有一定的栽培潜力。

3.2 讨论

生产中栽培的蔬菜品种绝大部分来自野生资源。野生种质资源是人工引种、驯化栽培和繁育的资源库,也是利用现代育种技术进行种质资源创新的宝贵材料。野生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特定的生长环境形成诸多适应机制,对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10]。本研究在葱属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参照大葱栽培技术进行引种栽培,栽培后获得了一定的产量,但不同种类之间的种子发芽率、嫩叶和鲜葱花折合产量差异较大。这可能受不同种类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海拔、土壤、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同属不同种类蔬菜栽培时,对栽培地的土壤、温度、光照和水分等条件都有细微的差别[11]。

野生蔬菜生长在天然条件下,普遍品质高,但产量低,通过人工引种栽培后,虽然提高了产量,但也存在品质降低的可能。李会合等[12-14]研究表明,在蔬菜人工栽培过程中,施肥、喷药等栽培措施都会影响蔬菜的品质。为了进一步提高葱属植物引种栽培后的品质和产量,有待开展针对性栽培试验,对栽培条件进行逐一筛选,以期筛选出具有专属性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猜你喜欢

嫩叶葱花种类
董长贵
葱花
“葱花头”诞生记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枸杞嫩叶补虚益精
一碗葱花面
镜头像差的种类
像一枚嫩叶(外一首)
如何切出细碎的葱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