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患者陪人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2021-12-15李丽仙夏令琼姚可亮冯志勇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9期
关键词:病区住院肺炎

李丽仙,夏令琼,姚可亮,冯志勇通信作者)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新近发现的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有关的疾病,该病传染性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且有聚集发病现象[1]。

2020 年1 月20 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 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治、防控措施[2]。2020 年2 月8 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3]。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医院住院人数日益增加,陪人也不断增多,为保证住院环境的安全,防止病区内交叉感染,陪人管理尤为重要。我院针对住院陪人管理进行了问题梳理,落实管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 年8 月9 日至10 月26 日深圳市的一所综合三级甲等医院28 个普通病区住院患者的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2)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研究;(3)无语言沟通障碍者;(4)无认知障碍。排除标准:(1)年龄≤18 岁;(2)不识字。

1.2 调查方法及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 28 个病区护士分别发放问卷调查,总结出我院病区护士认为陪人管理难点的重点。见表1。

表1 病区护士认为陪人管理难点(n=28)

由上表可见,陪人新冠防控知识缺乏 ,所占比率最大,为96.4%;陪人不固定,占92.9%;陪人活动范围广、陪人健康管理(流行病史、体温、呼吸道症状)难以监管均占85.7%;陪人能正确理解护理人员的宣教,陪人能独立完成患者的生活照料,陪人能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陪人能正确使用病区的设施,占比均较低。因此,陪人不固定、陪人健康管理(流行病史、体温、呼吸道症状)难以监管、陪人新冠防控知识缺乏、陪人活动范围广是我们管理的难点。

2 疫情期间患者陪人管理的难点

2.1 陪人不固定

疫情期间,众多患者因响应国家的号召,小病小痛基本不来医院,来医院就诊的大部分患者病情较重且需要陪人照顾。然而,大部分患者家属因工作原因或是因疫情期间学校停课,需在家照看孩子而无法长时间陪护患者,需要雇佣护工陪护患者。陪护服务供不应求,1 名陪护对多名患者的现象普遍存在。

2.2 陪人健康管理难

深圳作为典型的移民城市,春节前是离深高峰期,年后随着复工复产返深人数回升,部分人员对新冠肺炎不重视,且有过年串门,聚集的可能。

2.3 陪人对新冠防控知识缺乏

陪人多为患者家属或聘请的陪人,因新冠肺炎是新发突发疾病,陪人普遍存在相关知识缺乏,不了解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陪人对新冠肺炎病毒肺炎的风险意识差。

2.4 陪人活动范围广

陪人在病区照看患者时可能与病区其他患者聚集聊天,也可能外出打饭、回家、去商场购物等,活动范围广。

3 干预对策

3.1 限制陪人数

制定疫情期间的陪人管理制度,各病区取消探视,尽量不安排陪人,确需留陪人,由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及ADL 在长期医嘱中开具陪护医嘱,陪人实名制登记,原则上“一患一陪”,对患者家属或陪人实施“陪人证”管理,要求固定家属或陪人,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换家属或陪人[7]。并发放一次性“陪人证”,凭证进出,“陪人证”有发证日期、患者信息: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陪人信息: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及联系电话,按要求加盖科室三角章。使用“陪人证”时需同时出示身份证,避免多个陪人使用同一“陪人证”及不符合要求人员进入病区。

3.2 实行零报告制度

为实现防控新冠“四早”,在原有陪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陪人的健康管理,对进入病区的每一位陪人严格进行正确的流行病学史调查,并进行体温监测,体温超过37.3℃的陪人或体温正常但有符合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的不能进入病区,所有陪护进行核酸检测,严禁带病陪护,符合陪护条件的陪人,每日监测体温两次,病区每日定时向医院报告所有陪人的身体状况,如发现特殊,随时报告。

3.3 对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与培训

疫情期间,陪人在实施陪护前,病房护士需有针对性的对陪人进行宣教及培训。①做好陪人管理制度的宣教。②加强室内通风,至少每天通风两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min。③室内通风时,提醒及时添加衣物保暖,防止着凉。④指导每位陪人正确配戴口罩及摘除口罩方法。⑤病区内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要求陪人将佩戴过的口罩及时废弃到专用回收箱内。⑥勤洗手,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至少20S。除口头宣教外,通过手机微信、健康教育专栏、发放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宣教,提高陪人新冠卫生知识水平,取得陪人的理解,提高陪人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的依从性[10]。

3.4 限制活动范围

入院前做好陪人的入院宣教,告知在病区陪护期间,带齐物品,陪人不能离开医院。如确实有需要离院,返院后需详细填写离院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有无两人以上的聚集、曾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返院时间等,并强调外出需带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如必要时需送物资给患者,实行无接触交接。陪人原则上在医院食堂订餐,避免从外面送餐至病区,以减少人员流动。在院照看患者期间,除患者需要扶助、照顾外,尽量保持1 米以上距离,减少交谈,避免与其他患者及家属接触,如拥抱、握手等。不要随意在病区内走动或其他地方走动和逗留,不要聚集交流[12]。

4 效果评价

4.1 各病区建立陪人信息登记本、常规的护理日报表增加医嘱陪护人数及实际陪护人数,各科室按实际填报,护理部汇总。

4.2 陪人新冠知识的知晓率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收集。

4.3 陪人健康管理

正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核酸(急诊入院除外)、每日测温两次。陪人健康管理及陪护期间未离院合格率通过新冠督导小组,按时点进行现场抽查,观察时段为8:00~16:00。

5 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由护理部2 名研究人员经双人核对无误后,运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构成比等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 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 结果

2020 年8 月9 日至10 月26 日,实施陪人管理后进行3次时点追踪,结果显示,陪人固定、陪人健康管理、陪人了解新冠防控知识、陪人陪护期间未离开医院等多个项目管理质量得到持续质量改进,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管理措施追踪结果(n,%)

7 讨论

7.1 限制陪人数管理措施有效减少病区人员聚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我院按照国家、省、市卫健委的要求,建立了陪人管理制度,减少院内人员聚集,限制陪人数是病区疫情防控的第一步,医院及护理部层面建立陪人管理制度,门诊接诊医生严格执行患者收治标准,收住院前做好解释工作,有计划收治,住院环节,病区设立管理专员,做好入陪人管理制度宣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身份证、陪人证双证管理”避免不符合要求人员进入病区,入病区前常规进行“体温监测与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时发现风险人群,有效减少病区人员聚集,对病区疫情防控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9]。

7.2 实行零报告制度实现病区零感染目标

为实现病区新冠零感染目标,我院实行分片区负责制,定岗定人定责,每日上报各员工、患者、陪人的体温情况、流行病学情况,如发现特殊,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使各项防控工作无缝对接,做好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8]。

7.3 重视陪人的宣教与培训,防控是应对新冠肺炎的关键

陪护人员贯穿患者住院全程,做好陪人的宣教与培训,强化防控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提高病区落实新冠防控工作的质量[11]。

8 小结

新冠疫情期间,病区陪人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科学的管理陪护是护理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限制陪人数、实行零报告制度、对陪人有针对性的进行宣教与培训、限制活动范围,多个项目管理质量得到持续质量改进,(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有效防止病区陪人所致交叉感染的发生,从而保证病区环境安全,我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陪人管理经验值得同行借鉴。

猜你喜欢

病区住院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妈妈住院了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