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 年泰兴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分析报告

2021-12-15曹民权樊冬梅徐兴黄素勤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9期
关键词:泰兴市死亡率发病率

曹民权,樊冬梅,徐兴,黄素勤通信作者)

(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泰兴 225400)

0 引言

恶性肿瘤为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泰兴市是全国肿瘤登记项目点,1998 年开始开展此工作,二十多的年的肿瘤登记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恶性肿瘤研究的基础资料。本次研究分析泰兴2014 年居民肿瘤发病死亡登记资料,为制定肿瘤防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病例资料来源于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报告系统。人口资料由泰兴市统计局提供,总人口1198798 人,其中男性651201 人,女性547597 人;男女性别比为1.19:1,其中60 岁以上人口占25.67%。

1.2 方法

2014 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按ICD-10 和ICDO编码进行分类统计,所有数据均进行复核、查重和跟踪随访。从恶性肿瘤报告系统中导出数据形成EXCEL 文件,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和2000 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率。SPSS 23.0 进行统计分析。

1.3 质量控制

病理学诊断比例(MV%)大于66%;没有指明肿瘤部位比(O&U%)小于5%,只有医学死亡证明书比例(DCO%)小于15%,死亡发病比(M/I)在0.6 到0.8 之间[2]。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江苏省疾控中心“综合业务集成平台”进行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登记报告,编码分类采用ICD-10+ICDO 方案,编码有效性、一致性和逻辑审核使用IARCcrgTools,统计分析使用SPSS 23.0。

2 结果

2.1 报告质量情况

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OC%)为0.062%;肿瘤死亡发病比M/I 为0.7137;病理学诊断的比例(MV%)76.83%,符合相关肿瘤登记相关的要求。(见表1)

表1 2014 年泰兴市恶性肿瘤登记工作主要质控指标情况一览表

2.2 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总体情况

2014 年泰兴市居民新发恶性肿瘤共3242 例,(其中男性是2095 例,女性是1147 例)新发的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70.44/10 万(其中男性的粗发病率321.71/10 万,女性的粗发病率209.46/10 万),按2000 年中国人口的标化率158.63/10万(其中男性中国人口的标化率189.44/10 万,女性中国人口的标化率121.88/10 万)。2014 年泰兴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合计2314 例(其中男性有1521 例,女性有793 例)其粗死亡率是193.03/10 万(其中男性的粗死亡率是283.57/10 万,女性的粗死亡率是144.81/10 万,),2000 年中国人口标化率106.40/10 万(其中男性的中国人口的标化率是132.35/10 万,女性的中国人口的标化率是75.50/10 万,)(见表2)

表2 2014 年泰兴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2.3 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性别分布

2.3.1 恶性肿瘤发病的性别分布

泰兴市2014 年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男性64.62%,女性35.38%,男女性别比为1.83:1,U=136.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 位、男性前5 位的、女性前5 位分别是:食管癌、肝癌、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2014 年居民泰兴市恶性肿瘤前10 位的发病情况

2.3.2 恶性肿瘤死亡的性别分布

泰兴市2014 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和女性性别比为1.92:1,U=103.7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 位、男性前5 位、女性前5 位的分别是:食道癌、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肝癌、肺癌、胃癌及结 直肠癌;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及胰腺癌。(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2014 年泰兴市恶性肿瘤前10 位的死亡情况

2.4 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死亡情况

2.4.1 发病的分布

年龄低于40 岁发病率比较低,年龄在40 岁以后发病率呈快速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中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在45 以上的年龄组达到发病的高峰,45-的年龄组的发病率为35.50/10 万(具体情况见图1 )

图1 泰兴市2014 年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2.4.2 恶性肿瘤死亡年龄别分布

死亡率在40 岁以前的处于较低水平,40 岁以后随着年龄组升高而升,85 岁以上有所下降,这和肿瘤发病相一致,80岁以上年龄段死亡率最高。(见图2)

图2 泰兴市2014 年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3 讨论

恶性肿瘤登记提供的癌症的流行特征和趋势数据为肿瘤学科研究的基础,是恶性肿瘤群体预防和干预项目的效果评价的不可替代评价手段[3]。发病率排在前5 位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 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食管癌、肝癌、胃癌、(前三位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有四种为消化系统肿瘤);因此以上的恶性肿瘤要作为本地的防治的重点。

食管癌和胃癌是由饮食、生活方式、环境以及与遗传等因素的协同作用的结果。饮酒、烟熏制品及腌制品和食用霉菌污染的食物是食管和胃癌的共同的危险因素[5],多项研究显示高温饮品和食物会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能量、新鲜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也会增加食管和胃癌的发生,吸烟或酗酒都是重要危险因素[4-5]。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技术进行筛查[1],实现上消化道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经济实用的手段。

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及乙肝病毒感染、饮酒和遗传因素等是肝癌的高发因素。加强乙肝疫苗注射预防乙肝,避免使用食品添加剂,不食用被黄曲霉素等污染的食物,切实保障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

烟草是被公认为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7],广泛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积极劝阻青少年吸烟、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室内小环境污染,开展相关环境的综合治理[8]。

乳腺癌和子宫癌主要发生在40-65 岁年龄段的女性,与该年龄段雌激素水平、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脂肪摄入的过多以及肥胖等因素相关,从健康体重、合理膳食、运动等多方面进行宣传,通过鼓励教育促使居民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9]。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男性均高于女性,高于45 岁的人群的发病及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通过数据表明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是男性中老年人群,这可能与男性此人群的职业、社会因素以及生理机能等因素有密切相关,故应将男性中老年人群作为重点防治对象,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做好肿瘤早期筛查[10-11]。

恶性肿瘤是影响本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强化恶性肿瘤的综合防治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6]。故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科学制定防治计划,恶性肿瘤的预防,鼓励45 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开展健康宣传相关活动,做好三级预防等相关工作,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的心理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癌症的发生和死亡。

猜你喜欢

泰兴市死亡率发病率
泰兴市虹桥镇开展电气线路专项整治
点菜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军旗下的少年——泰兴市鼓楼小学少年军校品牌探源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