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海水贝类养殖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15□王

山西农经 2021年4期
关键词:赤潮海区贝类

□王 强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且产量、质量等也明显提升,发展前景广阔、形势良好。我国藻类养殖以及虾类养殖产业发展已久,而且贝类养殖规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于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养殖户对于资源过度开发、养殖方式不合理等造成诸多问题,将经济利益作为唯一追求目标是资源消耗过度的最主要原因[1]。而且,政府缺乏对于养殖产业的正确引导和严格管理,致使产业发展无序、盲目,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功能破坏,不仅对贝类产品安全和质量有极大影响,同时也对人类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具体解决策略,推动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海水贝类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超负荷养殖

超负荷养殖是指养殖规模超过了既定养殖容量,给海区环境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同时会造成病害大规模发生,减缓贝类生长速度,提高贝类死亡率,降低贝类产品品质。出现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对于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以及海区规划管理不合理[2]。

贝类生长限制因素包括海区溶解氧、饵料以及营养盐类,贝类所获营养物质与养殖密度成反比,密度过高会造成水流不畅,也会随之造成局部水体缺氧,影响贝类生长。海区水流不畅会降低内外海水交换速度,进而造成磷、氮等过度积累,浮游植物大量聚积,加剧生物性沉降,最终引发赤潮,导致养殖贝类质量降低甚至大量死亡。

1.2 海水富营养化

赤潮是海水富营养化的最主要表现形式,造成赤潮的原因较多,海洋污染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之一。赤潮的发生是含氮污水被大量排放至海水中,造成水体氮、磷失衡,藻类大量繁殖,海水富营养化。赤潮会破坏海洋生态结构,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威胁。赤潮生物分泌的黏液还可能在海洋生物腮部黏附,阻碍生物呼吸,造成生物死亡[3]。海洋生物在摄食有毒赤潮生物后也可能出现中毒、死亡状况,人类在食用此类海产品后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赤潮生物大量死亡会致使浮游生物暴发,在对死亡生物进行尸骸分解时大量消耗溶氧,造成海区出现缺氧环境,导致该海区贝类等生物大面积死亡,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1.3 病害严重

在我国贝类养殖过程中,目前发现的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造成的流行疾病已有百余种,一旦发生病害,将对地区经济造成严重影响。20 世纪90 年代海南珍珠贝因病害减产90%以上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之一[4]。

不仅是病害,我国贝类种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良。劣质贝类累代养殖,会造成贝类生长速度慢、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以及性成熟早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扰乱种质资源,病害问题也会因此进一步加重。

1.4 海区老化

海区老化问题主要是底质有机物积累速度过快,海区自然净化速度无法满足需求而出现底质有机物污染所致。海区高密度贝类养殖会造成水体溶解氧以及饵料大量消耗。

此外,贝类会产生大量排泄物,进一步加重对于海区水质的污染,加快海区老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增加,使海区内出现大量代谢排泄物以及残余饵料,水体有机物含量提升速度远超水体自然净化速度,而海区老化问题的出现会造成病原菌进一步增加,提升病害发生概率,为贝类养殖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5]。

2 海水贝类养殖问题解决途径

2.1 促进养殖规模合理化

养殖者在进行贝类养殖时可能会因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而超负荷养殖,没有考虑由此带来的环境恶化及种质退化等严重后果,忽视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重视保护海洋生态成为提升养殖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一步[6]。相关部门以及养殖工作者需要分析海区生态承载量,按照实际可容纳量,科学选择养殖种类,规范养殖数量,促进养殖规模合理化,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实施贝类养殖。

在进行海区规划时,应首先科学规划功能区,选择适合发展浅海养殖的海区进行养殖,航运海区和港口处应避免开展养殖业。

同时,需要考虑到养殖同自然环境的自洽性,选择科学合理方式开展养殖,如果海区有池塘,就可以选择轮养及混养的方式进行贝类养殖。

2.2 重视保护海洋环境

保护海洋环境是每一位公民都应承担的责任,若想创造更加优良的贝类生长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水体质量,避免出现海水污染。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既包括对于海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又包括有害生活及生产污水于海洋中的排放标准[7]。

贝类养殖工作者需要遵照相关法律规定,自觉响应环保号召,做好养殖过程中的污水科学处理,做到达标排放。需要科学规划海上网箱养殖,必须禁止内湾养殖,应向外海区发展养殖,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于海域的污染。

除此之外,分析生物习性、探究生物食性差异也是科学养殖的有效方法,混养和轮养等方法对于避免海水污染、创造良好海洋环境也有积极意义。

2.3 推进科学育种

减少贝类病害的发生、提升贝类养殖品质的根本方法就是科学育种,能够从源头保障贝类质量。在多年贝类养殖发展进程中,我国已经在引种、育种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在推行科学育种的过程中要归纳、总结经验。政府要加强管理,对于引进的贝类品种进行全面检疫,做好引种评估,保证引种质量。育种方面,相关人员要总结工作效果和经验,发展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性,为之后相关研究提供资料和数据支撑[8]。

育种工作操作性强,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应建立正确的育种意识,做好优良品系培育,从产量、生产速度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升贝类品种品质,这不仅需要积累既往经验和先进科技,还要汲取和借鉴国外优秀经验[9-10]。

2.4 开发深海养殖

深海养殖就是等深线大于20 m 的海域养殖,开发深海养殖能够有效缓解海域使用压力,同时深海具有水体交换力强、场所广阔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深海养殖时,需要选择适合高盐环境的贝类,同时还要使用抗风浪能力强的养殖设备,筏式养殖是深海养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1-12]。

3 结束语

海水贝类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养殖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愈发凸显。政府及相关工作者要深入探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原因,根据我国海水资源实际发展情况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升海水贝类养殖质量,保护海区生态环境,促进海水贝类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赤潮海区贝类
北方海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站自定位精度研究
“长”出来的珍宝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黄瑜航??《年年有余》
吃扇贝要去肠腺
揭秘韩国流
征子与引征
揭秘韩国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