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若干思考

2021-12-15张海婧

山西农经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行政资产

□张海婧

(黄陵县政府采购中心 陕西 延安 727300)

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以及使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和提高管理质量,强化管理职能,可以提升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节约财政资金,缓解财政支出压力,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真实、准确、安全、完整,具有重大意义[1]。

2 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现实工作中,受习惯影响,无论从领导层面还是资产管理层面来讲,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措施和约束机制,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章可循、管理不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2-4]。①在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不能做到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出现多造或少造固定资产预算的现象,造成预算指标浪费、预算编制准确率低等问题。②对长期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清理,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③对资产进行处置时,缺乏规范的处置程序和监管措施,未委托评估机构评估,未能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批准,仅凭单位领导批准后就随意处置单位资产,造成资产严重浪费。

2.2 账外资产形成原因形式多样

在多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屡查屡犯。账外资产存在形式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①单位主要领导调整或离退时,没有将新建固定资产资料完整移交于下一任,导致资产入账资料不全而无法准确入账,形成账外资产。②单位资产属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因受助单位不便于询问资产价值或索取资料,因而无依据进行账务处理和卡片登记,造成个别高档物品被个人长期借用,形成账外资产。③因单位资产属多家筹集而建,资产产权界定不清,虽已使用多年,但仍无法入账固定资产,形成账外资产。④工程项目已完工多年,资产也已交付使用,但因单位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和财务决算,不依法办理固定资产产权登记,所以未将相关资产和物资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形成账外资产。

2.3 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够完善和及时

从多年检查情况来看,个别单位财务人员在固定资产增减业务发生变化后,不能准确把握变化情况并及时进行会计核算。这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完善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①将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资产列为低值易耗品核算。②将固定资产购置支出直接列入费用支出,而未在相应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形成隐性资产。③对于减少或报废的资产,不办理相关手续、长期挂账,造成有账无物、名存实亡。④对捐赠、抵账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进行核算,固定资产明细账设置不完整或没有设置,导致家底不清、账实不符,无法验证本单位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4 资产管理缺乏,使用效率低

从多年检查经验来看,由于单位购买资产时只考虑单位利益和需求,很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论证和绩效评价,所以单位在购买固定资产时没有详细的购买计划,盲目求全、求新,购置了许多不常使用的设备,淘汰了不该淘汰的设备,导致出现购非所需、重复购置等现象。加之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使许多国有资产不能实现固定资产实际价值最大化,使用寿命缩短,该处置的得不到处置,资产使用效率低,造成国有资产浪费[5]。

3 问题成因

3.1 内部原因

内部管理不完善,产权意识淡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没有理清自己单位的资产管理职责,导致管理过程责任不清、分工不明,使国有资产长期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这样既难以及时发现问题,也难以对所发现问题的违规违纪等现象进行责任赔偿及追究。

3.2 外部原因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在对单位的财务检查和审计过程中,只注重财务收支检查,而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真实、完整、保值增值和移交等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和监管。监管工作有待加强,监管内容应更加全面,监管程序应更加规范,监管过程应更加透明。

4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措施

固定资产使用的目的在于服务、在于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依赖于使用价值。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既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也是资产管理部门必须执行的基本原则。

这就要求资产管理部门下大力气,做好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占用与完成的工作任务、工作效率相互匹配,做到“权责分工明确、管理高效有序、过程公开透明、监督检查到位”。

4.1 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规范化程度

增强领导和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程度。单位领导应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通过定期培训相关政策法规,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队伍中,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由办公室确定一名固定资产专管员,负责单位资产的增减及调入、调出等相关手续的登记资料,建立固定资产实物台账。财务人员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资料建立固定资产财务账目。两者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并于每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盘点,确保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2 建章立制,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

领导和财务人员是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的主要责任人。建立良好的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系统,是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为避免因资产责任不明而发生推诿现象,单位领导应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实行机关固定资产监护责任人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谁领取谁负责。

同时,单位应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常态化管理,要求固定资产监护责任人不定期对固定资产存量进行检查。对每一项资产的领用、归还进行实名登记。职工工作变动时,要做好资产交接工作并保留交接资料。建立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责任追究制。层层负责,环环抓好,常抓不懈,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使资产管理做到“领用有登记,调配有手续,维护有记录,处置、报废有批复”。

4.3 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动态管理

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速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为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减少人为传递信息过程出现错误的概率,行政事业单位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资产清查数据为依据,实时录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采购、使用、报废等增减变动信息情况。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和调剂使用,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和监管的有效性,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4.4 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建设高水平管理队伍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发展,固定资产管理不再局限于数据统计整理和传递资料,要求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科学分析。这就要求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高水平管理人员队伍,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强化财务人员的法治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感,确保持证上岗,定期进行考核,奖罚分明。

单位应按照不相容原则,建立财务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及账务处理人员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做到各部门相互监督、各负其责。单位要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约束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单位各项资产安全有效使用及资金安全运行。

坚持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清查盘点,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做到物尽其用,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5 结束语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和相关事业建设有序进行的保障,对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有序、健康、持久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各方应共同努力,把有限的行政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行政资产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途径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