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1-12-15杨梦帆

山西农经 2021年4期
关键词:支农中央财政攻坚

全国农担体系已初步建成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2016 年以来,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大力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以下简称农担)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全国农担体系资本金总额794.07 亿元,其中国家农担公司150 亿元,省级公司644.07 亿元。

据介绍,2016—2018 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相关资金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要用于各级农担公司的注资。目前,全国农担体系资本金总额794.07 亿元,其中国家农担公司150 亿元,省级公司644.07 亿元。同时,考虑到农担业务地处农村,区域广、规模小、成本高,中央财政对各地政策性担保业务给予持续性支持。一是给予担保费用补助,支持省级公司降低担保费率和农业融资成本。二是进行业务奖补,支持省级公司提高风险代偿能力。

全国农担从最初边组建边开展业务,到全力推进业务发展,已进入快车道。2017—2020 年,全国农担业务规模年均增长91%。目前,全国农担在保余额2 117.98 亿元,放大倍数3.4 倍,政策性职能逐步发挥。2020 年,全国农担共新增1 919.9 亿元,是2019 年同期的1.81 倍。

全国农担体系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就业增收,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是降低了融资成本。通过降低担保费率和加强银担合作,农担项目综合融资成本基本控制在8%以下,较当地农村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明显;银行简化贷款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农业获得银行贷款更容易、更便捷。

二是创新了支农机制。农担是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的重大创新,各地结合财政支农重点任务,不断创新担保模式,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支持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中,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2018 年至今,农担粮食种植累计担保达710 亿元,生猪达190 亿元。

三是推动了脱贫攻坚。各地将农担作为重要融资政策工具,与脱贫攻坚政策统筹实施,对脱贫县的业务覆盖率达96%,取得了良好的产业扶贫效益。目前,农担累计支持国家级、省级脱贫县63.6 万个项目,担保金额1 354 亿元。

猜你喜欢

支农中央财政攻坚
中央财政明确支持粮食生产一揽子政策
乡村振兴致富路越走越宽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农业农村部将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1300多亿元支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266.9亿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