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班级公约创设的有效策略

2021-12-14郭兴权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有效方式良好习惯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发展。”班级公约能促进幼儿和环境的有效互动,也是班级环境创设的一种方式,它不但能暗示小朋友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对班级中全体幼儿行为有公共规范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公约;良好习惯;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0-0230-02

现在好多幼儿园教室里都有班级公约,但在班级公约的制定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些幼儿教师制定公约时没有从幼儿角度出发,而是以成人的思想来制定公约。杜威等教育学者早已论证了儿童的道德标准和成人有较大区别。幼儿园是孩子的天地,教师应以孩子的需要来看待、判断、践行班级公约。公约内容是什么,怎样设置公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并要对班级公约进行深层价值思考,由“约”到“不约”。

一、认真观察,找准问题

幼儿一日活动中有很多教育的契机,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是一些教师缺乏灵敏的观察能力,观察时往往比较盲目,没有目的性。教师只有及时捕捉现实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班级公约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要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幼儿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表现,然后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制定班级公约时以此为突破口,让班级公约成为无声的老师,时时教育他们引领他们遵守行为规则,养成良好习惯。笔者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很多问题,如生活环节发现有的小朋友喝水时拥挤,有危险;入园后小朋友无所事事;离园环节小朋友烦躁、吵闹严重;进餐前等待环节幼儿到处跑动;进餐后散步环节,有小朋友破坏植物;游戏等待环节有一部分小朋友消极等待;用餐环节总有一些小朋友挑食、撒饭、浪费粮食;有些小朋友自理能力比较差,不会叠衣服;过渡环节有些凌乱;上下楼梯缺乏有序、吵闹声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收集起来,以便备用制定公约。

二、针对问题,有效实施

针对以上问题,可用公约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们遵守各种规则,养成良好习惯。

(一)从一日活动的问题中捕捉公约内容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强调:“生活就是教育,重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实践”,只有在幼儿的实践中你才能发现好多问题,然后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各个年龄领域目标制定公约。教师只有认真研读了《指南》,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公约,使公约具有科学性,才会更专业和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小班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不善于举手,对此教师就可以将“上课不乱跑、发言要举手、说话声音亮”写入公约;刚入园的幼儿生活上依赖性强,教师可以制定生活公约,将“我会自己吃饭、吃饭不挑食、渴了要喝水、饭前便后要洗手、睡觉要按时”写入公约;刚入园的小朋友有分离焦虑,教师可以制定稳定情绪公约:幼儿园有可亲可敬的老师妈妈,有好多漂亮的玩具,不哭的孩子是好宝宝,等等教师要将这些公约用图画的形式标出来。

又如中班孩子有一定的自律能力,教师可以制定行为习惯公约:按时上幼儿园,玩具共分享,对人有礼貌,户外游戏不打闹;还可以制定生活习惯公约:吃饭不撒饭,吃完饭后收拾碗筷,小手洗干净,远离垃圾食品,睡前叠衣服;学习习惯:认真倾听,善于提问,举手发言,遵守游戏规则,等等,这些公约应以图为主,适当加些简单文字。再如大班孩子各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教师可以制定有利于幼儿发散思维培养的公约:区域游戏有创造,相互合作共成长,户外游戏有挑战;还可以制定生活方面的公约:我是老师的小帮手,擦桌、扫地我爱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这样的公约,可让幼儿自己画图,用文字加以说明,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展现,幼儿读公约时也能无意识地认识几个字。

(二)制定公约有效方式

班级公约一般采用图画、标记、图文结合、歌曲等形式来呈现。公约是为幼儿制定的,只有让幼儿能读懂,起到教育的作用,才能让幼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制定公约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公约。小班的班级公约可以图画为主,图画可以是教师画的,可以是师幼一起画的,也可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画的,关键是这些图画的用途是让幼儿知道要干什么;中大班的班级公约要增加标记的比重,大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文字,但注意要用幼儿的方式表述,最好由幼儿来制定公约或者师幼一起制定。图1和图2是中班班级公约。

(三)实施公约的有效策略

1.适时调整公约

从儿童视角出发思考班级公约的实施措施,公约不能一成不变,要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为幼儿的情绪时时在变,儿童的成长也在不断变化,公约不能开学时一次性就制定好,然后运用一学期,这样不符合孩子的成长变化,公约就会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在实施公约时应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公约,让它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如在小班第一学期,笔者制定了“洗手”的公约,但幼儿还是不会洗手。也许幼儿看不懂公约?也许公约制定得不具体?后来笔者通过观察后发现,小班的幼儿洗手时不会卷袖口,有的小朋友害怕把袖子弄湿所以没有洗手的意识,还有洗手步骤文字太多,幼儿看不懂,后来笔者通过与配班教师协商形成具体方式:一是教师先教会幼儿卷袖口,然后用图片引导幼儿学会洗手。二是在幼儿园的洗手池旁边贴上幼儿能看懂的洗手环节图片和标记。

2.班级公约实施中的评价要精准

作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者,教师要营造正面的教育环境。在班级管理评价中,教师要以积极的鼓励为主,如教师可以让遵守公约的幼儿签署自己的姓名或者学号,使幼儿产生荣誉感,以后的公约会遵守得更好。公约的内容可涉及幼儿的一日活动,如进区规则、喝水规则、排队规则、进餐规则、午睡规则等方面,但不宜过多过细。如教师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自觉遵守排队喝水,这时应静心观察幼儿的具体行为,然后分析原因,究竟是因为等待时间太长,还是不懂排队喝水的规则,或是其他原因。通过分析,就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幼儿的能力水平,并且提出相应的评价,这样幼儿才会自觉遵守公约。班级公约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或导向,它不是评价幼儿行为的标准。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心理感受,不能有过多地宏观评价,要接纳幼儿的各种表现,要让评价更具体更有价值。

3.班级公约渗透在幼儿活动中

教师可以将班级公约编成幼儿喜欢的歌曲,上音乐课时唱出来。随着幼儿的不断变化,要及时修改歌词,让它朗朗上口。如洗手歌、穿衣歌、午睡歌、节约歌、三轻歌等。还可以渗透在绘画活动中,让大班的孩子画出班级需要的公约,如有序、耐心排队,节约用水,安静午睡,按时入园,等等,然后教师帮幼儿将其布置成班级公约,引导幼儿遵守这些公约。

4.家园合作

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离不开家园共育,班级公约能促进幼儿习惯的养成。如果家园共同努力,那么这个合力会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班级公约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用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家庭教育中,幼儿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不断与家长交流班级的近期公约内容,让家长积极配合,也可以让家长在家制定一些幼儿在家的公约,并把自己的公约发到班级群,家长互相学习,然后把公约落实的过程中的幼儿照片发到班级群。如七步洗手规则、整理玩具规则、不吃零食规则等。

班级公约的最终目的是做到“有约”到“无约”。如果没有了公约的提示,幼儿都能自觉遵守规则,这说明公约已内化为幼儿的行为习惯,那么公约才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就可以从管理者转变为行为的支持者和鼓励者,这才是班级公约深层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郭兴权(1984~),女,满族,甘肃平川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有效方式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高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方式
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孩子,我们慢慢来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浅谈寄宿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方式分析
以需求为导向推进社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