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下的中国动画(一)

2021-12-13

关键词:神笔小鸭猪八戒

对于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各位同学最早接触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应该都是从国产动画片中发现的吧!诸如《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产动画片,无不凝聚着形式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动画片创作源源不断的保障呢!那么,我们所看的动画片中,是如何体现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呢?本期,晓晓姐姐来和大家一起探索一下!

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小分支,中国动画凭借独特而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已经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1922年万氏兄弟开始研究动画,并拍成我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1941年万氏兄弟又成功拍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响,甚至轰动了当时的南洋和日本。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数十部优秀动画片相继问世,它们为祖国捧回了60多座奖杯,中国动画由此创立了自己的“中国学派”。同学们,看到这里,是不是为我们的中国动画感到极其自豪呢!不仅如此,传统文化下的中国动画样式丰富多彩,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水墨动画片等等形式的中国动画更是为世界动画界添加了最能代表华夏风格的新品种,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吧!

木偶片《神笔》

《神笔》是1955年创作的一部表现劳动人民“惩恶扬善”意愿的神话木偶动画片。该片讲述了自幼家贫的马良用老神仙赠送的神笔帮助穷苦老百姓,并用智慧与贪官做斗争,最后消灭贪官,惩恶扬善的故事。它通过对“神笔马良”这一神话传说的艺术化表达,向观众展示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揭示了正必胜邪的真理。

《神笔》木偶戏的形式展现,画面优美、活泼,木偶造型栩栩如生、精巧细致,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该片旨在培养和熏陶小朋友们善的秉性和美的追求,以及助人为乐、惩恶扬善的高尚品质。

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第一部剪纸片,1958年拍摄。故事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经荒山野地,唐僧派孙悟空去寻找吃的,猪八戒一同跟去。两人没走多远 ,八戒就假装肚子痛,悟空只得独自前去。八戒刚要入睡,忽见前面山崖下有个大西瓜,连忙把它搬到树荫下,切成四块。先把属于自己的一块吃了,但觉得不过瘾,便想了各种借口,相继把属于悟空、沙僧以及师父的西瓜全吃了。为了教训八戒,悟空变成一块西瓜皮,一路跟随八戒回去。西瓜皮故意捉弄八戒,使他摔了不少跟斗。最后,八戒只得在师父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给了《猪八戒吃西瓜》剪纸片以参考,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艺术元素,悠久的神话故事、独特的民间镂空艺术为祖国发展剪纸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部影片告诉我们,要敢于知错就改,学会关心他人,凡事不能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要学会与朋友分享。

折紙片《聪明的鸭子》

折纸片《聪明的鸭子》这部影片的创作灵感,是在小朋友们手工劳作折纸中受到启发的。这部童话题材影片讲述了黑头、绿头、红头3只小鸭机智、巧妙地战胜小黑猫的故事,于1960年上映。在影片中,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确定小鸭的造型既要稚气、可爱,又要体现出唯恐不假、唯恐不怪的不似而似的艺术特色。纯手工折叠了二百多只小鸭子,选取3只头大大的,颜色分别为黑、绿、红的小鸭作为影片主要形象。影片中3只小鸭的动作稚气中流露出勇气,笨拙中表现出活泼天真,十分可笑而又可爱,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的创作,为美术片增添了新品种,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折纸艺术,让我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就是本期晓晓姐姐给大家带来的“民族味道”的动画片了,同学们是不是有些意犹未尽呢?下一期,晓晓姐姐将带领大家走进Ta们的世界,继续探索动画片中的文化瑰宝!

猜你喜欢

神笔小鸭猪八戒
小鸭
神笔会
神笔会
猪八戒问路
神笔会
猪八戒失眠
小鸭捕鱼
神笔会
猪八戒减肥记
五只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