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原三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前置研学”环节实践探索

2021-12-13罗丽琴

考试与评价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

罗丽琴

【摘 要】 “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前置研学——团队互学——班级群学——教师帮学”四个环节设计,确保以生为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于“前置研学”环节,笔者基于学历案为载体,从涵咏、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让“本原三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前置研学”环节设计更有章有序,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更能体现“以生为本”。

【关键词】 学历案  思维导图  涵咏

一、前言

古诗文教学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目前使用的新教材——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的古诗文占全部课文接近50%。面对新教材改革和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视,我校目前全面推进的“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高中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曙光。接下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以学历案为学习载体,从涵咏、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浅谈“本原三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前置研学”环节设计。

二、巧用涵咏,自学与共情添趣味

“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前置研学,要求学生能在课前围绕前置研究自主解决60%以上的问题,标注出疑点和难点,做到“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由于时空的差异、古汉语句式的陌生化,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课前研学感到枯燥无味,面对这种情况,巧用涵咏法能让古诗文教学的前置研学更有效。如在《与妻书》课堂上,学历案的“学习过程”设计中在课前的前置研学环节部分设计“诵读明情”活动任务并与“评价任务”设计相紧扣——“结合资料助读,从文中选出让小组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段落,谈一谈你的感触和思考,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原文、译文或自主改编皆可)”。评价任务——检测目标1:把握作者爱妻爱家延伸爱国的大爱之情。

以涵咏法悟文言文思想内涵,为课堂上小组展示所思所得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堂实录片段1]

师:昨天布置小组诵读《与妻书》,从文中选出让小组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段落,谈一谈感触和思考,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哪个小组上来分享?

(儒家思想组)组长:老师,我们组分享的是第四段里的“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作者对婚后夫妻恩爱甜蜜生活的回忆,不禁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妻子的深深眷恋,我们组的女同学都说以后结婚,一定要像林觉民夫妻那样,相互理解,选择一个有责任与担当的好男儿。下面请我们组的小伦同学为大家朗诵这一段。

师:很好,我们还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到正确的婚姻观。

(蟹堡王组)代表:老师,我们先来。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段里的“吾充吾爱汝之心……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这里写出了林觉民为大家舍小家的大无畏精神,他把他对妻子的爱延伸到天下人。

(梦想組)组长:对林觉民那牺牲个人幸福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境界,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组朗诵如下——

成员1: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

成员2: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成员3:觉民,天色晚了,你还没回来,我的爱人,你在哪?依新睡了,梦里轻声唤着爹爹……觉民,回家呀……

从教学实录片段可知,让学生通过涵咏法完成古诗文的前置研学,充分体现古诗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学生小组合作在台上展示前置研究,教师对前置研究情况做出评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诵读达到“吟咏之不足,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境界时,教师就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去赏析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意蕴,而作品的艺术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学生领会,教师只要稍做归纳总结即可。

三、思维导图,巧展课前的小组头脑风暴

笔者根据实践经验,面对新课程改革,审美与思辨性培养比以往得到更大重视的情况下,可在学历案的“学习过程”设计“前置作业”巧借思维导图,以一种特殊的绘画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前置研学中来,把小组课前讨论交流时头脑风暴整个过程简洁有趣地绘出来。小组在展示中,可根据课前思维导图建构的知识网络进行知识联想,思维导图中出现的关键概念以及不同层级的子概念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概括,每一条线都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方向,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不同方向进行思考,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此外还可以吸引其他小组注意并补充要点。如在《<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联读》课堂上:

[课堂实录片段2]

前置研学:活动任务——小组用思维导图画出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论证思路、写作目的、论证方法的异同并展示分享。

(教学流程:小组前置研学,进行分工合作,思维碰撞:讨论记录绘图等——课堂小组代表展示)

小组(Smart组)代表1:请同学们看图,我们组课前画的思维导图的二级关系是:内容、目的、结构上,《谏太宗十思疏》内容是关于十思,目的是直言规劝皇上要居安思危……(把思维导图内容按二级关系思路转述给学生听)

小组(友情组)代表1:老师、同学们,我们课前的思维导图跟Smart组有点类似,但在说理艺术上关于《答司马谏议书》的论证方法补充一点就是本文还利用了“破立结合”方法……

由此可见,因为思维导图是组织和表征发散思维的一种图形技术,是将人脑无形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在前置研学环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推动自身联想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让陌生化古汉语文字立刻变得形象生动,学生易懂,从而更愿意上台展示和表达。

为形成“本原三学”古诗文课堂的高效“前置研学”,一线教师还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胡佩玲.智慧课堂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1):119-120.

[2] 孙倩.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探讨[J].华夏教师,2018(12):77.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
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究
学海无涯“图”作舟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