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资金缺口,15亿基金能否撬动更大社会力量?

2021-12-13

中国慈善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约慈善资助

10月12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宣布,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该基金是由中方倡议发起的多边信托基金,计划與国际机构合作管理,主要目的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推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执行“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相关战略规划制定与修订、生物多样性相关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平台设立、推动信息交流、资金项目对接等。

全球超过80%的生物多样性资金来自公共资金,以政府财政支出、双边和多边发展援助资金为主,但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的需求而言,依然是杯水车薪。

据保尔森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估计,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总额每年在6310亿到8950 亿美元之间,目前资金缺口可能至少每年5000亿美元。2010年定下的20个爱知目标,如今只有6个部分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问题。

这些年,中国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资金投入,特别是2017、2018两年,安排资金都超过2600亿元,是2008年投入的6倍。

由昆山杜克大学所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分析显示,在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或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情景下,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资应达到10.98万亿~18.85万亿元,每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需求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如果完全依赖政府投入,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如何调动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包括慈善基金在内广泛的社会部门参与将成为关键。不久前,由北京易善、SEE基金会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益资助白皮书(2021)》显示,在过去五年,中国环境公益捐赠总额达25.23亿元人民币,其中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资助占比达69%。

但相较于公共资金的投入,公益捐赠所占比重依然较小,且在我国整体公益捐赠中所占的比重甚至不足1%。公益慈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仍显不足,或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公约慈善资助
图书借阅公约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慈善义卖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