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幼儿居家活动的实施策略

2021-12-1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红叶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居家案例实验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红叶幼儿园 居 丽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让老师和家长们措手不及,与此同时,教育部大力提倡“停学不停课”,以发展线上教育。当线上教育的对象变成幼儿园的孩子时,老师们开始发愁了——首先,孩子们不会正确使用电脑、手机,而且我们提倡幼儿一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其次,孩子们不认识字,即使是大班幼儿,认识的汉字也寥寥无几;最后,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多样性和互动性,不便在线上开展。

在一次次的探索与实践后,笔者从贴近事实的活动内容、源于生活的活动材料来探寻开展线上教育活动的最佳方式,谈谈防疫背景下幼儿居家活动的实施策略,从而提升幼儿对生命、对科学、对自我的感悟。

1 贴近事实,寻找活动内容

在搜索网页输入“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最多的内容便是生命与科学。在我看来,生命与科学是活动目标,而不只是活动内容。如何有针对性地从其他活动内容出发,最终提升幼儿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探索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应该探究的问题。

↑案例一.线上绘本讲述

↑案例三.孩子们的劳动视频

案例一

疫情初始,人们处于极度恐慌的状态,不少人在网络上发表负面言论,而父母在家中自然也会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不能出门,出门就会感染病毒”。“病毒很恐怖,××地方已经有很多人感染了”……基于以上现实情况,我选择了关于了解和预防病毒、舒缓紧张情绪的绘本进行线上讲述,比如《一起赶走大病毒》《我是小战士》《宝宝战病毒》,并提出问题:如何预防新冠肺炎?谁在帮助我们抗击疫情?孩子们通过倾听故事、复述故事、思考问题了解了冠状病毒,学会了正确预防病毒的方法。

案例二

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目前仍未确定,但有怀疑来自于野生动物——蝙蝠,而蝙蝠体内有很多人类不了解且不能治愈的病毒。因此,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并保护野生动物、珍爱生命,我们开展了线上活动“你不知道的野生动物”。大班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且对科普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收集了许多有关野生动物的知识,并对“为什么不能食用野生动物”作出了特别说明。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不止收获了知识,更学会了搜索、总结等新技能。

案例三

虽然我们的整个假期都在紧张的防疫之中,但依然要给予孩子们正常的节日教育。这次巧遇劳动节,以往我都会让孩子们自己拍摄一些劳动照片,而这次我请幼儿倾听歌曲做律动,可以模仿,也可以创编,并以视频的形式发送到班级微信群里。本次活动吸引了很多孩子参与,他们欢快地唱着《劳动最光荣》《小孩不小歌》等歌曲,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的手势动作很难跟上歌曲的旋律,原因可能是现阶段幼儿的肢体协调性较差,也可能是缺乏练习。

母亲节即将来临,做贺卡、折小花是孩子们在园期间常常做的事,而这次我请孩子们制作小兔子指套并创编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送给妈妈。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但自己动手用餐巾纸制作了小兔子指套,而且动脑创编故事、动嘴叙述故事。面对镜头,孩子们有些紧张,但大家的鼓励和评价给了孩子们更多的自信,同时让孩子们知道母亲节不止可以送礼物,也可以送上自己满满的心意。

2 着眼生活,锁定活动材料

游戏材料是开展居家活动最难突破的问题。幼儿园的游戏材料一般来源于网络、社会和家庭,但在疫情期间,我们要用“最生活”的材料来配合幼儿开展居家活动,而网络是本次活动最重要的材料来源。我们以此为源头,开设了“我知道的疫情故事”“劳动节歌曲手势舞”“逆行者”等活动,并通过百度百科、抖音、腾讯等网络平台指导幼儿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案例四.活动视频连线

案例四

零材料的活动通常适用于一些亲子游戏。疫情初期,我们利用幼儿父母休假在家的时间开展了一些亲子游戏活动;后来父母们都上班了,我们便开展了零材料活动“一枪打几个”——幼儿说:“一枪打几个,一枪打1个;一枪打几个,一枪打2个……”同时用手指做相对应的数字指示,从而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本次活动以直播游戏的形式开展,游戏过后幼儿练习并录制视频进行展示。有些家长看完游戏介绍后表示这个游戏很难,大人都不会,孩子怎么可能会呢!其实练习后发现孩子们玩得特别好,速度也比大人们要快得多,甚至有孩子会挑战一枪打6、7、8、9、10的游戏,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有个别幼儿双手不协调、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完成游戏,这就需要再加强练习,锻炼左右脑的协调性。

案例五

科学活动“水中开花”是让孩子们用纸折花进行实验,并猜测实验的原理。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这个实验,他们会用两种方法制作小花,一次失败后再次尝试,还有个别幼儿能简单说出实验的原理,比如纸的吸水性、张力等。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发现纸张材料不同效果就不同:吸水性差的纸不容易打开,吸水性好的纸就容易“开花”。有些小朋友还发现用水彩笔、蜡笔给小花涂色后,小花打开的速度也不同。

案例六

家里的厨房用品是科学实验的好帮手。在“取出硬币”的实验中,我们用到了胡椒粉、肥皂——往水里撒入妈妈做菜用的胡椒碎,再放入一枚硬币,如何在不沾到胡椒碎的情况下用手取出硬币呢?用肥皂就能做到。在实验过程中,幼儿有序地按照步骤完成实验,并能通过实验内容展开自己对实验原理的思考,还给实验起了各种名字:“散开实验”“海里挖宝”“肥皂水遇到胡椒粉”等。让我惊讶的是,孩子们还会用洗手液、洗涤剂代替肥皂,并且做对比实验,最终清晰地展现出实验结果。

我们秉承着让家长轻松、孩子愉悦的原则来开展各项活动,即使在家中,我们也可以用智慧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知识,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本质。

3 探寻网络,拓展活动实施方式

在家里实施幼儿园的课程活动是有局限性的。此时,手机APP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案例七

在第一次居家生活指导中,我们使用了手机软件——可以容纳300人的腾讯会议,并且还能实时看到每个孩子。“假期里的新鲜事”就是利用的这个软件开展的——我们采用日常聊天的形式让幼儿轮流发表想法。当一位幼儿在交流时,其他幼儿开静音功能,避免互相打扰。

案例八

微信群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活动实施平台。孩子们通过在微信群中展示自己的实验视频,并语音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更有小听众进行留言和评价,非常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我们第一次用微信群进行的是“面对面跳绳展示”,大班幼儿将在家中练习跳绳的成果进行半分钟展示,8人为一组,逐一减少由于人多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案例九

抖音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最近苏州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于是我们请幼儿创编有关“垃圾分类”的儿歌。很多幼儿拍了抖音短视频,并加上很多特效,将自己创编的儿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回首这三个月的居家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生活即教育”的真谛:生活之中处处皆教育,时时是机会。即使我们和孩子隔着千里万里,活动的内容、资源、实施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也都能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媒体资源以及师幼互动交流得以解决。

猜你喜欢

居家案例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