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学生数学智慧学习的实践研究
——以信息技术融合数学教学为例

2021-12-13郎俊杰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画板智慧信息技术

文|郎俊杰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学校教育将进入全新的发展模式,信息技术已然成为教育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在智慧学习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课堂设计,需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整合,引发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一、智慧学习的核心概念与现实意义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环境下,课堂学习模式已处于第四阶段,即:应用现代教育工具,实现智慧学习。智慧学习的目标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按学习者的需求获取相关学习资源,快速、有效地建构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具备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学科素养的人才。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文件中明确要求要积极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推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智慧学习的提出,为教师重新建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提供了机遇。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学习的特征

智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范式,是信息技术发展、知识爆炸和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共同助推的结果。《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而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数学课堂的智慧学习,能够确保学习环境更为优越,促进学生更为深入地、全面地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教育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过程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创设、问题探究、难点突破等智慧学习环节,倡导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将课本中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优化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

(三)提高学科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课堂的“智慧学习”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由思维需求转向素养形成,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比如,以多媒体技术融合数学课堂为例,创建微课视频、几何画板、平板在线等学习方式,为智慧课堂提供技术支持,整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图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课程智慧学习的结构图

本文以智慧学习为视角,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深度开发数学教育资源,并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整体实现数学素养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智慧课堂的实践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通过设计并实施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并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教材中最关键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诸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些直接影响着课程教育的变革。

(一)HPM 微视频,渗透数学文化。

1.HPM 微视频的概念解读与意义。

HPM(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指“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强调数学史在数学教育的整体作用,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数学文化的特征。HPM 微视频,是一款以视频播放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历史演变过程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HPM 微视频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探索数学教育的发展规律,促进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2.HPM 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数学史,促进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的发展历程,从数学史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揭示数学的本质。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1 页《你知道吗——黄金比》为例,进行如下设计:

(1)课堂引入:利用计算机播放HPM 微视频,呈现“黄金比”的概念,“黄金比”指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后,较短线段与较长线段的长度比等于较长线段与整条线段的长度比。(2)知识拓展:①“黄金比”的价值,“黄金比“常被用于工艺、美术和建筑等领域,体现了和谐与美感;②生活中的“黄金比”,“黄金比”约为0.618 比1,人体各部分存在“黄金分割比”、多数国家的国旗设计成“黄金矩形”、金字塔中的“黄金比值”以及分镜“黄金分割”。(3)回归课堂:①谈一谈学习感受;②分析教材中两幅图片的内涵;③提出任务,课后收集更多有关“黄金比”的数学知识。

这是一节数学拓展课,利用HPM 微视频创设情境,重现数学历史,强调知识的由来和重要性,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史料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思考中,启发学生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文化。

(二)几何画板,动态呈现知识。

1.几何画板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几何画板的两大基本特征:(1)动态演示:借助几何画板,动态呈现图形的变化,再现知识发生的全过程。(2)直观便捷:直观、便捷地呈现数学对象的生成与发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几何画板建构了图形问题的动态教学方式,通过呈现直观化的动画模型,为学生开展数学的智慧学习提供过程与细节。

2.几何画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借助几何画板这一教学工具,通过图形、动态演示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道“三角形的面积”数学题为例,作如下比对教学:

常规课堂教学:(1) 出示问题:图形分别由边长为5cm 和4cm 的两个正方形搭建而成(如图2-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思考与交流:①独立分析,尝试计算;②分享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3)呈现与汇报:用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减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生1:S①=9×5÷2=22.5(cm2),S②=4×4÷2=8(cm2),S③=5×1÷2=2.5(cm2);生2:结果5×5+4×4-22.5-8-2.5=8(cm2)。

图2 -1

图2 -2

图2 -3

图2 -4

几何画板教学:(1) 引发思考: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学生陷入沉思。(2)直观教学:借助几何画板,对图形进行动态移动,观察图像的变化(图2-3),总结出阴影部分面积等于三角形ABC 的面积(图2-4),得:4×4÷2=8(cm2)。(3)课堂总结:①让学生谈一谈学习感受;②举一反三,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不变的方法解决其他数学题。

教学思考:传统教学模式下,尽管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但多数学生认为用面积加、减的方法十分繁琐,理解较为困难;而利用几何画板开展教学,能动态呈现图形变化情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数学实验,创新拓展学习。

1.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小学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直接经验,对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数学实验,可以有力地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教学,从教学内容、实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结构化的整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结构化的提升。

2.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地设计数学实验内容,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究与验证的全过程,从直观现象中分析数学问题,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边形的内角和”课前预习为例,进行如下设计:

(1)预习目标:①经历测量、拼剪、分割等实验操作,探索四边形内角和;②自主尝试探究,完成预习内容(如图3),并将学习成果上传至钉钉分享平台。(2)预习活动:①测量、计算法,先画出一个四边形,再用量角器测量出4 个内角,计算内角和。②拼搭法,先画一个四边形,再对4 个内角编号,剪下后完成拼搭,验证“四边形内角和是360°”。③预习成果:完成手机拍照或视频拍摄后,在“钉钉”软件分享预习成果。(3)预习小结:①谈一谈预习感悟;②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图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线上评价,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整合到PPT,形成新课的教学素材;新授课上,利用PPT 软件和投影技术,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反馈,让学生的智慧学习更加高效。

(四)三维技术,促教学可视化。

1.三维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三维技术具有立体性的特征,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借助三维技术,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呈现方式,实现几何图形的可视化教学。三维技术融合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诸如设计、建模、观察、比较等探索性学习活动,发展个人的空间思维能力。

2.三维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借助三维技术,帮助学生形象的探究具体实物,感知几何图形的特性,为直观呈现数学课堂教学素材成为可能。以人教版五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表面积》习题为例,开展以下教学内容:

出示习题:小冬和他的两个好朋友,分别捏出一个棱长是6cm 的大正方体,三个人又从大正方体不同的方向挖去棱长为3cm 的小正方体(如图4-1),分别计算新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1)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①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计算;②合作交流,分享个人的解题方法;③学习反馈与评价,达成共识;④回顾学习过程,提出要求。(2)基于三维技术的融合教学:①借助三维软件构造立体图形,并完成实物打印(如图4-2);②引导学生利用实物模型,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③发现方法:a.与大正方体表面积相等;b.多出左右2 个面;c.多出左、右、上、下4 个面。④完成计算,并开展学习交流。(3)学习小结:①谈一谈学习感悟;②阐述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图4 -1

图4 -2

教学过程中,借助三维图形设计与打印软件开展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建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呈现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便于学生理解。

猜你喜欢

画板智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