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调整:让学习在“化错”中诗意行走
——『数学与诗歌』教学

2021-12-13郝高峰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数对歌刘三姐

文|郝高峰

【课前思考】

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课程融合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自古文理相通,却又“情”“理”难两全!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两大主学科——语文和数学如何迈出融整的第一步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学校编写了“梧桐之声”特色课程校本教材《数学之旅》。其中“整合篇”主要致力于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探索。而数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主要由我来负责。本课就是我们关于此方面的一次尝试。

诗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就是技巧之一;而有些诗歌本身就是一道数学题。这就为小学生体会数学与诗歌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两个具体的问题:一是数学学科如何与诗歌较为完美地融合,却又葆有数学的学科本色;二是在解决对歌问题时是侧重于具体方法技巧的提炼,还是重视“尝试——调整”过程的自觉体悟。经过实践和思考,我选择了后者!

【教学过程】

一、数与形:诗歌中的数学

师:有人说,诗歌是火热的艺术而数学是冰冷的科学。那么,当数学与诗歌(板书课题)相遇的时候,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哪些跟数学相关的诗句?

生: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师:你听到了哪儿跟数学相关呢?

生:我听到了“一”。

师:数是我们数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板书:数)

生: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师:短短的一首绝句,竟然包含了一到十共计十个数。数的加入使得乡村生活的那份恬适跃然纸上,别有一番风味。

生: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师:前三句乍一看简直就是数的依次累积,但最后一句“飞入梅中都不见”一出,就有了诗的——

生:味道!

师:是的,意境全出!可如果没有前三句近乎直白的铺陈,也就衬托不出整首诗的意蕴了!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数与诗的巧妙结合。

师:(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看到了哪些地方和数学相关呢?

生:一个“两”,一个“一”,有两个数。

生:我看到了“个”和“行”两个单位。

师:除了看到“数”,看到“单位”,你还发现了什么和数学相关呢?数学研究两大内容,一个是“数”,另一个是——

生:形。(板书:“形”)

师:谁能从这两句诗中看出“形”来?远远望去,两个黄鹂就可以看作——那一行白鹭就好像——

生:我觉得那两个黄鹂就像两个“点”,一行白鹭就是一条“线”。

师:点和线都是数学研究,还有什么诗句中有“形”呢?

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我看到了烟像一条“直线”,落日就是“圆形”。

师:在我们交流的这些诗句中,有时有“数”的出现,有时有“形”的加入,使得感性的诗句有了一种别样的味道,多了一份理性之美,简洁之韵。据说,一部《唐诗三百首》,嵌入数的诗就有一百三十首之多!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到古诗当中,有大约二分之一都是含有数的!

生:我觉得含有数的诗特别有意思。

师:到底是“数学”装点了“诗歌”,还是“诗歌”装饰了“数学”,谁又能说得清呢!

二、错与对:山歌中的数学

1.尝试:且将新火试新茶。

师:刚才聊了“诗”,接下来我们说说“歌”。有一个人,据说她的山歌唱得最棒,名字中也有一个数,她是谁呢?

生:刘三姐!(播放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片段)

师:据说,刘三姐生活的山寨有一个财主莫老爷,经常欺压百姓。刘三姐就以山歌做武器,替穷人说话。这可气坏了莫老爷!这天,莫老爷请来了陶、李、罗三位秀才和刘三姐他们对歌。

师:这几句歌词大概是什么意思呢?说说你的理解。

生:要平均分300 条狗,因为题目说“三百条狗交给你”“看你怎样分得均”。

师:一个“均”字,说明可能和“平均分”相关。(教师板书“300=”)

生:把300 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少,其余三份多。(教师继续板书:“300=□+〇+〇+〇”,同时在□内写“少”,〇内写“多”)

生:分的四个数还得是“单数”,不能是“双数”。

师:那么,给你分3 条行吗?4条呢?100 条呢?101 条呢?

生:我来总结一下,就是把300 条狗,分成“一少三多”的四份,而且这四份都是单数。

师:你更厉害!能注意到题目中的所有要求。这里三份多的还得一样。同学们,敢不敢尝试一下,回答这秀才的挑衅?

2.出错:不识庐山真面目。

师:谁愿意把自己尝试的过程跟大家汇报一下?

生:300=30+90+90+90。

师:你能不能上讲台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请大家看这里,我是这样想的,我把300 分成30 与三个90相加。它们的和是300,也符合300 条狗的条件。“一少三多四下分”,一个少三个多,这样它们符合了第一个条件。还有“不要双数要单数”,这个30 和90 都是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一个30,三个90 合起来就是300。谁有什么问题,请举手!

生:30 和90 是双数!能被2除尽的是双数。30 除以2 等于15,90 除以2 等于45,都能除尽,所以30 和90 都是双数。

师:你刚才说“除尽”不对,应该是——整除,是吗?你现在认为你的结果对吗?能不能回答秀才的问题?

生:不能!因为“不要双数要单数”那里不符合。

师:三组条件,你的答案满足了两组,“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都符合!只是“不要双数要单数”出了点问题。大家掌声送同学回座位。

3.调整:吹尽狂沙始到金。

(1)化错:让错误成为学习资源。

师:请大家看看王余亮同学这个结果。谁能稍微调整调整,(板书:调整),就可以同时满足三组条件?

生1:把30 改成15,这时总和就减少了15。然后再把三个90都改成95。

生2:她是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把减少的15 平均分给了后面的三个90,这样总和不变。

生3:我是给30 减9 等于21,然后再给那三个90 每个多加3 变成300=21+93+93+93。

生4:我是给30 减去3,然后给三个90 都加1,这样总和还是300。

师:大家观察这些不同的调法,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1:我发现给90 加的是5、3、1,都是单数。这样才能使三个90 变成单数!

生2:我发现给30 减的数必须是3 的倍数,然后再把这个数平均分成3 份分别加到后面的三个90 中,才能让和一直是300。

生3:我觉得给30 加3 的倍数也可以,不过给90 就要减了。

生4:我认为学习中,有时错了也不要紧!我们调整调整可能就对了!

师:是呀,错误其实并不可怕!华应龙老师有个很有名的“化错”理论,强调把错误当学习资源,在错误中学习!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化对:正确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师:同学们,谁还愿意分享一下自己尝试的结果?

生1:我把300 分成“一少”是45,“三多”是85。300=45+85+85+85。

师:大家检验下,对吗?你怎么就试对了?

生1:我和王余亮一样,开始也错了,后来调整的!

师:有没有一次就试对的?

生2:300=3+99+99+99。

师:你真厉害!怎么一次就试对了,有什么窍门吗?

生2:题目说要单数,那就把较小的数减去,剩下的能平均分成3 份就好了。我选了个最好办的3 试了一下,用300 减去3 得297,再除以3 刚好是99!

生3:我觉得他用3 试很好!说到小,为什么不用1 去试呢?

生4:我试了下,300 减去1 是299,299 不能正好平均分成3 份!

师:看来,试也不是盲目地瞎试;试也是有技巧、有策略的!这才叫尝——试,也就是想着想着试!

生5:我觉得可以先把300 平均分成4 份,每份75,再去调整!

生6:我想把300 先分成三个100,再进行调整!

师:这些都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时调整的有效策略。前面我们是从错误的尝试调整得出正确的结果。我们能否通过正确的尝试(教师指着式子:3+99+99+99)调整出新的、正确的结果呢?

生1:把3 变成6,增加3,再给每个99 都减——不对!这样都成双数了!我修改下,把3 变成9,给每个99 都减2,变成97。

生2:我是调过来想,要使三个99 变成单数,最少得减2 是97,那么就要给3 加上3 个2,得9。

生3:我还可以给99 减去4,再给3 加上3 个4。得到300=15+95+95+95。

师:没错!这样我们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尝试、去调整应该可以穷尽所有的答案。是这样吗?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尝试!原来,我们可以从错误的尝试调整得到正确的答案;当然也可以从正确的尝试调整得出新的正确答案,如果方法不对也可能调出错误的答案!对与错就像是一对双生子,它们也离得如此之近!

4.对歌:再闻已是曲中人。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尝试——调整”的方式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可以回击三位秀才的刁难,你们真厉害!那么,刘三姐他们又是怎么对歌的呢?(播放对歌视频后,课件出示)

生:刘三姐他们是把300 条狗分成了99+99+99+3。

师:刘三姐不但正确回答了三位秀才的问题,而且给予了巧妙地反击!对得智慧,骂得痛快!当然,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骂人,而是为了——

生:帮助别人!

生:掌握知识,做一个有用的人!造福人类!

三、破与立:数学也可诗意行走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数学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呢?

生:我明白了数学也可以与语文结合在一起!

生:诗歌里面有数和形,也有数学的影子。

生: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明白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会调整,敢调整,就会走向正确。

生:我体会到了学好数学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并且数学很有意思。

猜你喜欢

双数对歌刘三姐
对歌昆虫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对歌
庆祝六一
走迷宫
跳跳龙失踪
浅谈刘三姐文化档案
单数和双数
双数国王
九秩华章彩 两行寿对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秩华诞妙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