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中铝的残留量检测结果分析

2021-12-13陈立业郭兆斌李清江闫婉芸张亚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面制品中铝不合格率

陈立业,郭兆斌,李清江,闫婉芸,吕 敏,张亚丽

(1.兰州中检科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毒性比较低,但是由于种植、加工、运输、贮藏、添加剂等方面的原因在食品中广泛存在[1]。人们通过日常进食和饮水来摄取维持人体机能运转的各种元素,但铝元素并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大量食用含铝食品或者过量摄入铝元素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2]。因此,不仅要严格控制含铝食品的摄入,还要找到能简单准确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3]。2017年4月颁布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铝的测定》 (GB 5009.182—2017)[4],该标准第一法适用于检测使用含铝添加剂的食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食品中铝含量检测和分析的研究中。张丛笑等[5]对2015—2019年杭州市西湖区部分市售食品中铝残留量进行检测分析,杜小利[6]对2018—2020年榆阳区食品中铝元素残留量进行调查,张遴等[7]对2018年西安市面制品中铝含量进行了监测和分析。虽然铝的残留量可能会受原材料本底、生产过程用水、使用含铝器具等影响,但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被视为主要引入因素[8]。而明矾(硫酸铝钾、硫酸铝铵)、泡打粉、发酵粉价格低廉、易购买、蓬松度和口感效果好[9],易于被生产经营者添加到食品当中,特别是添加到油炸面制品、小麦粉制品和焙烤食品中起到膨松、稳定的作用,如果添加过量,就会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随机抽取甘肃省内466批次样品,其中包括焙烤食品192批次,油炸面制品81批次,发酵面制品132批次,生湿面制品41批次,单批次样品量不少于1.5 kg。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

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ME203E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HG-9240A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EG20B微控数显电热板,莱伯泰科有限公司。

1.2.2 试剂

硝酸、盐酸、氨水、无水乙醇,以上试剂均为优级纯,对硝基苯酚、乙二胺、抗坏血酸、聚乙二醇辛基苯醚、溴代十六烷基吡啶、铬天青S。

1.3 测定方法

按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铝的测定》 (GB 5009.182—2017)第一法分光光度法测定。

1.4 标准曲线

如图1所示,标准溶液在0~5.00 μg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斜率K为0.183 2,决定系数R2为0.999 7,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图1 标准曲线

1.5 检测结果判定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10]发酵面制品和生湿面制品不得添加含铝添加剂,油炸面制品和焙烤食品限量≤100 mg/kg为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品中铝残留量的测定结果

由表1知,共抽取样品446批次,检出401批次,检出率89.91%,其中28批次不合格,包括焙烤食品7批次、油炸面制品5批次、发酵面制品16批次,生湿面未检出不合格。整体不合格率为6.28%。焙烤食品共抽样192批次,检出数186批次,检出率96.88%,是此次检出率最高的品类,其中7批次不合格,包含面包4批次蛋糕3批次,同时面包和蛋糕为100%检出。油炸面制品共抽样81批次,检出数74批次,检出率91.36%,检出率较高,其中1批次麻花和4批次油条不合格,油条和油饼均100%检出。发酵面制品共抽样132批次,检出110批次,不合格产品16批次,分别1批次包子、10批次馒头和5批次花卷,总不合格率12.12%,发酵面制品是此次检测不合格率最高的品类。生湿面制品共抽样41批次,检出率75.61%,此次检测未检出不合格。

表1 446批次食品铝的残留量检测结果

2.2 食品中铝残留量的检测结果分析

油炸面制品、生湿面制品和发酵面制品属于小麦粉制品大类。由表2知,在GB 2760—2011标准中,规定小麦粉及其制品中铝的残留量≤100 mg/kg(干样品,以Al计)为合格,但在GB 2760—2014中,仅规定油炸面制品限量≤100 mg/kg(干样品,以Al计)为合格,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以外的小麦粉制品不得添加。焙烤食品在新旧标准中铝的限量不变。

表2 GB 2760新旧标准铝添加剂限量变化

由表3知,通过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发酵面制品、油炸面制品、焙烤食品,生湿面制品未检出不合格。从检测数据情况来看,焙烤食品最大值达到141.60 mg/kg,是国家标准限值的1.4倍,油炸面制品最大值达到155.60 mg/kg, 是国家标准限值的1.6倍。依据GB 2760—2014对馒头、包子、花卷等面制品规定不得添加含铝添加剂,但在检测过程发现,仍然有部分餐饮店和小作坊超范围添加含铝明矾、泡打粉、发酵粉,最大值达到55.29 mg/kg,检出率高达83.33%。因餐饮经营者对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含铝添加剂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在加工各类面制品的过程中注重口感,忽视了铝对人体的危害。

表3 446批次食品铝的残留量检测结果分析

3 结论

食品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现制现售和餐饮环节的管理,并向相关从业人员宣传食品安全法,呼吁生产经营者选择无铝或低铝的添加剂,同时改良加工工艺,在源头上降低人们的铝摄入风险。

猜你喜欢

面制品中铝不合格率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简介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
面粉及面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误区
选购速冻米面制品的方法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固定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离子色谱法测定面制品和面包改良剂中的溴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