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胀形变形量及时效制度对2219性能的影响

2021-12-10龚忠兴王攀智杨旭邹朝江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锻造与冲压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室温时效基体

文/龚忠兴,王攀智,杨旭,邹朝江·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冷变形是提高时效硬化型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变形量的大小是影响铝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轧制后铝合金环件进行固溶,然后在不同冷胀形变形量(0%、2%、3%、4%、5%)下对铝合金环件进行胀形,最后分别在不同时效制度下时效,通过室温拉伸测试测试,结果对比获得2219环件力学性能的最优变形量。结果表明:在时效前添加冷胀形,能降低2219强化相的析出温度;随着冷胀形变形量的增加,力学性能不断增加,但延伸率逐渐降低,当冷胀形变形量达到5%时,力学性能上升趋势较平缓,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当冷胀形变形量为4%,时效制度为170℃×12h时,2219环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为440MPa、353MPa和14%。

2219铝合金是美国铝业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一种耐热、可焊、高强的Al-Cu系列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合金主要强化元素为铜,其他元素如锰、锆、钛等可以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其强度高、可加工性好、耐腐蚀性强、焊接性能优良,低温韧性良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现某客户的锻件要按照美国宇航标准AMS4144进行交付,交付状态为T851态(固溶+冷胀形+时效),热处理制度按照AMS2772执行,冷胀形变形量按照2%~5%进行控制;铝合金可以通过固溶使合金内的可溶相充分溶解,使强化组元在合金中得到最大限度溶解并固定保存到室温,得到固溶强化的效果;铝合金通过时效可以将第二相从固溶体中析出引起强化现象,又被称为沉淀强化或析出强化;在固溶、时效中对铝合金进行冷变形,铝合金会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加,位错度增加,变形抗力增大,使得晶粒变形、破碎,亚晶界阻止位错发生,达到冷作硬化的效果,使得强度得到提高;因此通过研究不同冷变形变形量及时效制度对2219性能的影响,找出力学性能最佳的变形量及时效制度。本文主要研究0%、2%、3%、4%、5%这5种变形量分别在170℃、177℃×12h时效制度下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2219强化机理

2219作为Al-Cu-Mn合金,强化相主要是Al基体、CuAl2和CuMn2Al12,铝合金在固溶时同时进行两个相反的过程:一个过程是Al基体+CuAl2及Al基体+CuAl2+ CuMn2Al12的共晶组织固溶入Al基体,在固溶后得到Al基体过饱和固溶体,在时效时使合金强化。另一个过程是从Al基体固溶体中分解析出含Mn相的CuMn2Al12的,并呈点状弥散分布在Al基体上,使合金热处理后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

实验方案

本文使用从南南铝业股分有限公司采购的2219铝合金棒材,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经过拔长→镦粗→冲孔→马架扩孔平端面→轧制工序生产出环轧件,再经过固溶,冷胀形,时效热处理后切取试样进行室温拉伸测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表1 实验用2219化学成分

实验件生产

将南南铝棒材进行下料,下料数:2件,在800t快锻机上进行拔长→镦粗→冲孔→马架扩孔,在φ500mm轧机上进行轧制成形,成形尺寸:φ280mm×φ220mm×90mm;将最终轧好的锻件按φ280mm×φ220mm×25mm进行切分,共5件,将所有试环一起进行固溶。

固溶参数的选取

根据Al-Cu-Mn系合金平衡图(图1),及合金的化学成分,当合金冷却至547℃时发生共晶转变,L→Al基体+CuAl2+ CuMn2Al12,此时合金处于三相区内,合金的最大固溶度是5.7%,理论上在平衡冷却过程中,随温度的降低合金的固溶度下降,在室温下合金的固溶度只有0.05%左右,但在实际生产中,固溶后通常采取快速冷却的方式,抑制扩散性转变。快速冷却也为了合金具有最大的抗腐蚀性能,若固溶冷却速度过慢,则会导致铝合金对晶间腐蚀格外敏感,这样不利于铝合金的进一步加工和利用;结合AMS4144中推荐的固溶温度:529~541℃,因此选择固溶温度为535℃,时间根据环件有效壁厚而定,选择90~96min,水冷。

图1 Al-Cu-Mn系合金靠铝角相区分布

冷胀形及时效方案

将固溶后的5个试环标识A、B、C、D、E,然后将试环分别按表2实验方案进行冷胀形及时效,冷胀形设备为300t胀形机,胀形机见图2,使用胀形机胀形可以实现环件在径向的胀形受力均匀,尽可能消除环件的变形差异,提高环件一致性。

表2 2219冷胀形及时效方案

图2 300t胀形机

实验结果

在固溶、冷胀形、时效后的试环上分别切取弦向试样进行拉伸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及图3。

表3 室温拉伸测试结果

图3 不同变形量及时效制度对2219性能的影响

从表3和图3结果可以看出,对比同一胀形量,170℃时效后的强度高于177℃时效后的结果,塑性变形两个时效制度相当,差异不大;当同一时效制度下,铝合金强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4%后强度、塑性表现得最好,超过4%的变形量后强度、塑性均有下降的趋势,因此2219冷胀形变形量及时效制度推荐3%~4%之间,时效制度推荐170℃×12h。

分析与讨论

AMS4144要求2219交付状态为固溶+冷变形+时效,由实验结果可知,当变形量为0%时,即固溶后直接进行时效状态,该状态下的测试结果是不能满足规范验收要求的;当铝合金受到冷变形时,位错度增加,变形抗力增大,使得晶粒变形,破碎,亚晶界阻止位错发生,达到冷作硬化的效果,使得强度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时效前增加冷变形还会降低强化相CuMn2Al12的析出温度,冷变形也会加快强化相CuMn2Al12的析出和转化效率,合金中析出相转化为CuMn2Al12的时间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在同一变形量下,170℃要比177℃时效下的强度要高,CuAl2聚集的更多,析出CuMn2Al12越多,使得合金的力学性能更好。

结论

(1)2219经过固溶后在受到冷变形时,能起到冷作硬化的效果,使得强度得到提高,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合金强度呈线性增长,塑性降低。

(2)2219合金时效前增加冷变形能降低强化相的析出温度。

(3)2219合金按照AMS4144进行验收时,冷胀形量按4%进行控制,时效制度按170℃×12h进行,能得到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且通过胀形的锻件后续生产一致性较好。

猜你喜欢

室温时效基体
热压成型砂轮基体结构设计优化
感应钎涂中涂层与基体的热耦合效应
预时效对6005A铝合金自然时效及人工时效性能的影响
室温过高加剧低血压?不准确
预时效对汽车用6082合金性能的影响
2219铝合金单轴拉/压蠕变时效行性行为研究
药品保存细解读
PIP-SiC基体改性C/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强韧性
认知语法视角下词汇现象“假+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传感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