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人不妨也思考一下人生

2021-12-09汪磊

当代工人 2021年22期
关键词:索尼娅阿斯契诃夫

汪磊

重启生活

疫情肆虐后,全世界人心惶惶,大部分剧院灯光暗淡、帷幕紧闭。在这种情况下,伦敦西区全新复排版契诃夫名作话剧《万尼亚舅舅》。结束演出后,重回哈罗德·品特剧院录制了一部电影。

此版复排演员阵容十分抢眼,除了一众知名电影和话剧演员担当角色,剧本改编和导演也是业内翘楚,但关注此片的中国观众却不算多。其实中国人对契诃夫并不陌生,但大家熟悉的主要是他的短篇小说。这部《万尼亚舅舅》是契诃夫的代表剧本之一,百年剧演无数,经久不衰。因为剧组的努力和电影技术,我们才能在疫情之下足不出户欣赏到这场顶级话剧演出。

《万尼亚舅舅》的背景时间是19世纪,即契诃夫生活的时代,地点是俄罗斯的一个农庄。人物是万尼亚舅舅等一众家人和乡村医生阿斯特罗夫。农庄主人、退休教授谢列勃里雅科夫带着年轻貌美的第二任妻子叶莲娜回到乡下居住后,与家人发生了一系列冲突。

这样一部看似波澜不惊的家庭剧,为何能在一个多世纪里反复上演?因为它提出了一个永恒的问题:一个人应该怎样度过他的一生。剧本给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答案,但显然,100多年过去,对普罗大众而言,这个精神困境始终不曾消除,人们对答案的渴求也不曾消退。

保持清醒

影片开场是被隔离数月的《万尼亚舅舅》剧组回归剧院的情景,电影录制时正是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剧组调试设备、更换服装、复习台词、布置灯光道具。几位演员为重回舞台笑着,也有人脸色沉郁,似乎还没从疫情的创痛中走出。剧院关闭期间,舞台上的布景道具用白色隔尘布盖着。饰演玛里娜的演员将白布收起来,塞进橱柜。戏外和戏内巧妙地融合,影片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

第一幕从乡村医生阿斯特罗夫和老乳母玛里娜的对话开始。阿斯特罗夫三十六七岁,仍然单身。他总是忙忙碌碌,四处奔波,为周围的村民看病。他向玛里娜抱怨,自己被生活的劳累束缚、耗损,感情麻木,成了一个古怪的人。此前,一个见习铁道信号员半只脚被火车碾碎,注射氯仿后在手术台上死去。这一事故深深打击了医生。

阿斯特罗夫医生是剧中清醒活著的人之一。他洞察到了自己的生活庸碌而空虚。他费尽心力治病、种树,却无法减轻自己的痛苦——被源源不断的病人驱使,森林以更快的速度被砍伐、毁坏,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归于庸俗。过于清醒使他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对玛里娜说道:“我什么也不希望,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人也不爱。”

接着,万尼亚舅舅从午睡中醒来,加入谈话。他是剧中另一个清醒的人,一登场便抱怨生活的慵懒和乏味。他一生为自己崇拜的教授姐夫看守庄园、处理繁琐的家务、翻译作品、抄誊文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生活目标。他认为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教授是知识界的精英,代表科学和进步,自己如此付出,间接地参与了社会发展,自己的人生是有价值的。

万尼亚舅舅的姐夫、启动故事的中心人物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则是一名追名逐利、自私好色的伪君子。回到农庄后,作为农庄的主人和精神支柱,他毫无羞愧地向所有人索取服务,却不理会大家的不满。

从外表看,教授是一位体面的绅士,享有财富和声望。实际上他并无真才实学,只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庸才。看清教授的真面目后,万尼亚舅舅悲愤地说:“我把他和他的学问引为自己的骄傲,可是现在呢,现在他退休了,他的著作没有一行会流传后世,他无声无息,是一个十足的废物。”

偶像坍塌后,万尼亚舅舅险些开枪打死这个毁掉自己一生的虚假幻影。

平民英雄

19世纪,存在主义开始成为哲学界的主流思潮,尼采“上帝死了”的呼号震撼了欧洲思想界,在宗教式微的年代给了传统信仰又一记重击。而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加重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怀疑。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失去支撑的知识分子很容易迷失,否定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我们从阿斯特罗夫医生和万尼亚舅舅身上看到的那种“清醒的绝望”。

当观众被俄罗斯文学深入骨髓的悲观主义气质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时,代表新时代信仰的索尼娅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理解。索尼娅是剧中第三个清醒的人,某种意义上也是契诃夫的化身。在索尼娅看来,即使人们受苦过、哭泣过,但生活本身是美丽的,光芒四射,而且高贵。

19世纪的戏剧有一个重大转变,“荒诞派”开始流行,它解构了戏剧人物,展现出更复杂的人性。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万尼亚舅舅》的伟大在于,它不仅仅揭露了生活悲哀的一面,还向观众灌输了一种英雄主义,它使人重新鼓起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

疫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变,人们被命运的无常打击,对生活产生了幻灭感,虚无主义悄悄流行起来,一些人患上了一百多年前俄罗斯乃至欧洲知识分子的精神疾病。治愈的良方早已开出。片末,索尼娅对万尼亚舅舅说:“……我们必须活下去,我们还有日子在前面,日复一日,无尽的夜晚。我们将欣然地承受着一切,我们会工作,支持所有依靠我们的人,我们现在就开始,持续下去,直到年老。”

愿索尼娅的乐观给我们启发,让我们保持清醒,明白应该怎样去生活。

【超链接】

《万尼亚舅舅》(1970)

相比英国人改编的最新版,1970年的苏联版电影更忠实于契诃夫原著。作为一部不朽名著,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演绎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剧中人物不仅代表着全人类,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性格。想了解原汁原味的、俄罗斯人眼中的《万尼亚舅舅》,就不能不看这部电影。

《白蛇传·情》(2019)

《白娘子传奇》的故事在国内妇孺皆知,但看过粤剧版的人就不多了。我国的戏曲电影并不少,其中运用了先进电脑技术的,以此片为先锋。中国传统戏曲的一大特点是虚拟性,靠演员的唱词和动作突破舞台的局限,实现时空转换。《白蛇传·情》借鉴了电影手法,增加了写实的成分,虚虚实实令人耳目一新。

《理查二世》(2012)

英国是莎士比亚的故乡,莎翁经典戏剧翻拍不止。BBC改编制作了4部君王题材的系列电影《空王冠》,这部电影的特色是将莎翁戏剧从舞台搬入实景。缺少舞台戏剧经验的观众或许觉得人物腔调和举止过于浮夸,而这正是该片的惊艳之处。相比《万尼亚舅舅》,电影既有专业话剧演员的顶级表演,又有镜头的灵活调度和蒙太奇运用,更胜一筹的则是它无可挑剔的华丽实景。

猜你喜欢

索尼娅阿斯契诃夫
中芯国际与阿斯麦集团签订购买单
下次还要用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一扇门挡住去路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参展品牌索引
该换时钟了
该换时钟了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