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

2021-12-09谭启鹏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系构建劳动教育

谭启鹏

摘 要:为响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应加强劳动教育体系建设。进入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备,造成劳动教育零散化、碎片化,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文章以广州市白云区新市中学为例,对劳动习惯培养体系、劳动实践体系、劳动融合体系、假日劳动教育体系、研学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阶段;劳动教育;体系构建

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需要,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推进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公民的劳动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黄金时期,但由于新时代劳动还缺乏系统性,导致学校劳动教育零散化、碎片化,造成学校劳动教育出现“有劳无育”“有育无劳”状况,因此笔者在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探索。

一、建立以“班级岗”为单位的劳动习惯培养体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新时代的要求。穆尼尔·纳素夫说过:“独立能力是人生的基础。”“班级岗”是班级日常管理的重要抓手,是学校培养学生独立劳动习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班级岗的设置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重要途径。班级岗是指根据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的实际需求,设置若干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的岗位。通常,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岗位,在岗位上担负起相应的责任。班级岗建设涵盖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由此组成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网络,它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行为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我校基于构建学生劳动习惯培养体系的思考,对班级岗的设置做如下具体的指引(见表1):值周班岗培育“主动做”的劳动习惯;卫生岗培育“及时做”劳动习惯;用餐管理岗培育“珍惜劳动成果”习惯;宣传岗培育“创新做”劳动习惯;整理岗培育“有序做”劳动习惯。近两年,学生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态度大大改善,2020年,学校被选为白云区德育品牌学校。学校设置值周班制度,每学期由每个班级轮流参与学校一周的日常管理、每个学生都参与学校管理,也在值周的过程中明确学校要求,在管理他人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值周班按岗轮值,每学年五轮,每岗1至2人。

二、建立以校园小农田为基地的劳动实践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共同强调一个观点,就是在劳动教育中,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结合。让学生体验出力、流汗,做到脚下有泥、身上有汗、心中有悟。建设校园小农田是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利用空地、天台等开设小农田,开设种植课程,开展劳动教育。

新市中学学校师生共同建设了“躬耕园”,把它作为校内学生农业劳动实践基地。秉持在“探究中劳动、在劳动中创造”的理念,学校给每班分了责任田,开展农业种植活动。学校建立了专业兼职劳动教育导师队伍:聘请校外农艺师,原江高镇农办副主任江锦辉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小农田的总顾问,开展师资培训,指导各类种植工作;聘请石马园艺场种植花农黎丁就作为桃花种植导师,专授白云区特色项目“桃花种植课程”;聘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农民工刘高潮担任日常种植指导。

同时,学校开设三项种植课程落实种植内容:一是桃花种植课程,通过育苗、嫁接、摘心、施肥、浇水等让学生全過程参与并学种桃花,探究温度与花期的关系。二是蔬菜种植课程,通过各种物候观测,探究各节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调节变量,研究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加入了“灯光捕虫”“蚯蚓改造土壤”等生物防治活动。三是无土栽培课程,学校配备无土栽培的蔬菜种植和瓜果种植园区,学生配制营养液,开展育种和无土栽培,与时俱进地把现代农业技术渗透到日常劳动教学中去。在劳动实践中,师生共同探究,以能者为师;齐心创造,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学生都在实践中增强了自信,沟通了师生感情,实现了自我提升。

三、建立以创客为特色的信息技术劳动融合体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创造性劳动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学生最为喜欢的劳动类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

根据我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开设了创客课程,把信息技术、激光切割技术等与劳动教育融合,建立了以生产产品为中心的劳动课程。以节日贺卡、礼品制作为教学内容,结合每月节日设计作品。有目的地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按照“析”→“学”→“仿”→“创”模式去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创作项目作品。根据年级特点,建立不同年级的劳动课程,如外观性创新课程、功能性创新课程、平面课程、立体课程。通过设计作品的差异化、个性化要求,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畅通性、变通性、新颖性发展;通过迭代作品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颠覆式创新和迭代式创新的创新习惯;通过设计制作平面作品,培养学生结合多种元素衍生新灵感,形成创新习惯;通过设计制作立体作品,培养学生运用立体思维进行创新,有意识地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各个方向去考虑问题,“立起来思考”,从垂直、侧向等多方向拓展思维空间,让思维的视野更加开放。近两年,学生劳动创客作品在省、市、区比赛获奖近二十项,并参加了广州电视台现场竞赛。

四、建立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假日劳动教育体系

利用节假日开展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和劳动教育内涵,学校团委以志愿服务作为假日推动劳动教育的着力点,组织丰富的志愿服务,让学生在节假日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通过i志愿系统报名,到所在的社区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也可参与学校组织志愿活动。

校内志愿服务部分主要围绕学校的不同目标设置主题活动,如交通安全志愿活动、绿色生活志愿活动、亲子志愿服务、敬老护老志愿活动等。志愿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劳动场景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劳动的艰辛、劳动的快乐。学校在志愿活动中采取时长评分、等级评分制、累积评分等评价“志愿之星”也促进了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志愿者服务课程以晋级制实施效果较好(具体如表2)。

五、建立以家务劳动为主体的家庭劳动教育体系

家务劳动是学生日常劳动的重点。我校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的特点,要求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空间上设置“每周一晒”项目,要求学生每周以视频或照片上传一次劳动成果;每逢传统节日学校专门组织“孝顺父母我劳动”“节假日我当大厨”等活动,并以此为抓手,结合劳动周的现场劳动技能比赛评选出“劳动小能手”。初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性加强,但也是逆反心理比较强的阶段,培养劳动习惯的资源选择要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取得效果。如白云区新市中学根据《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广府文化、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开发课程资源(如表3),贴合学生的心理期待、符合家庭和社会需求,有利于培育“主动做”习惯。

初中生基本知道社会的需求,单纯表扬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还需要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表扬、比赛、分享成了他们“主动做”的三大动力。初中开展劳动视频比赛、劳动现场比赛、劳动作品实物展示、劳动成果图片展览等是初中生“主动做”劳动习惯培育的助燃剂。

六、建立以劳动体验为主体的研学劳动教育体系

把学生的春游、秋游由单纯的游玩变成与劳动任务结合且有明确研学任务的研学游,动静结合开展活动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深入工厂、农场、商场,亲身参与体验劳动的过程,加上研学清单作业任务收获将事半功倍。在研学体系中把工、农、商、科技、非遗文化、生涯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劳动观。如学校每学期统一安排一次研学实践(如表4)。

除统一安排的研学外,学校还根据学生对职业的兴趣爱好和生涯规划,设计了自主研学。研学主题是“定向职业一天体验”。让学生通过对感兴趣的职业进行一天跟岗研学,加深对劳动的认识,如体验警察的一天、医生的一天、律师的一天、教师的一天等。同时学校每学期举行职业体验分享主题班会,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去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刘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式与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索——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J].教育观察,2020(15).

[2]方弟丽.中学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6).

[3]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2021-09-22].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4]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0-07-07)[2021-09-2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7/15/content_5526949.htm2020.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体系构建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