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原&彭禹:可控与不可控的变奏

2021-12-09宁文

家居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东野双年展美术馆

宁文

THE ARTIST

孙原&彭禹,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艺术家组合,在国际艺坛备受关注。二人分别于1995 年和199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2000年开始合作至今。孙原& 彭禹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争议,作品从观念、视觉到对观者的心理上都极具启发性与震撼力。他们受邀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莫斯科双年展等多个国际重要双年展,作品也被法国里昂美术馆、香港M+ 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多家重要艺术机构收藏。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1.2020年罗马St.Regis 酒店和常青画廊推出的孙原& 彭禹个展《If I Died》中展示了藝术家的三组仿真雕塑作品,其中《少年,少年》中,一组穿着讲究的人物躺在真皮沙发上,一块巨石在他们头上,阻碍了所有的视线。与作品《If I Died》描绘的彭禹母亲想象的死后的场景融在一起。

2.在意大利菲拉格慕博物馆的展览《丝绸》中展出了孙原& 彭禹的特定地点装置作品《宁有种乎》,它从概念上例证了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相遇和交流的沃土。其中纸上粉笔画《宁有种乎》也被品牌印制成丝巾。

无论在哪里,只要你看到孙原 & 彭禹的作品,都会不自觉地被深深抓住、难以忘记,引人深思,作品看似大型机械装置,但从创作概念和形态上在国际艺术界也较为罕见。2009年在唐人艺术中心展出的作品《自由》一鸣惊人;2017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参展作品《犬勿近》开展之后引发激烈争论,由于纽约时报的报道,引起动物保护组织的联名抗议,导致作品只能定格在作品题目上不能播放;2019年参加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难自禁》《亲爱的》成为那届双年展无论在现场还是网络上赢得最多驻足观看的艺术品,据统计,预览期间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就已达过百万的视频浏览量……

不知道艺术家作品中的神秘感是否与他们都喜欢看科幻、推理小说和电影有关。孙原尤其喜欢日本的推理小说作家,如松本清张、横沟正史、东野圭吾,其中东野圭吾的《恶意》与《秘密》让孙原回味无穷:“它们都带有推理的性质,不是一个案件、而是一个故事;但是故事很神秘,似乎是超自然的力量,似乎又不是。我觉得东野圭吾的思维很像艺术家。”

提到近几年艺术与科技越来越多的跨学科合作,孙原觉得,其实不存在艺术与科技跨界这件事。“主要在于人对技术的概念。我觉得技术本身就是有美感的。”孙原很喜欢去看机器人博览会,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那里工作,“我觉得其实艺术与科技不存在结合,只有启发。科技一直在前端启发着艺术,而艺术则很难启发科技。今天的艺术家局限性很大,因为他们没有站在社会的前沿思考,但是科学家其实在整个人类的前沿。”

作品《难自禁》看上去是一个机器人不断地去把向四周扩散的黏稠的水扫回来,但它不是让机器人去表演,孙原&彭禹在“用一种技术性的思维去思考”。艺术家并未提前设定好机器人如何去运动,而是选择了一个人为无法控制的物质——水——去和机器人发生关系。作品自发呈现出的形态让人产生了很多意外的观感与想法。《亲爱的》亦如此。一根黑色的塑料管子从座椅的中心伸出,无力地靠在椅子上,并突然地、时刻毫无预兆地喷气抽动,如同一根鞭子,四处抽打着隔离的玻璃。随着观者的后退和抽离,管子随即缓慢恢复静止。在此过程中,端庄的宁静与具有破坏力的无序状态在静与动之间互相更替。艺术家似乎在用机器的方式进行一种隐喻,呈现出在抽离与共存之间狂躁、随机且又不可预测的动态恒常状态。

从《自由》《难自禁》到《亲爱的》,二十多年过去,艺术家不断对抗着自己的经验化与程式化,作为油画系毕业的艺术家,真正能跨出平面这一步、去创作观念作品是很难的,这些作品同时展现了艺术家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作品的内核与原理一脉相承:艺术家希望“让可控与不可控去构成一种新的关系,让它自然呈现出各种形态”。无论是《自由》中给水高压,还是《亲爱的》使用到气压,可控与不可控二者碰撞后发酵出的形态都带给人意外的、强大的冲击力。

热映的电影《沙丘》,引发了继《三体》之后又一轮国内科幻热。一边是人文主义者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度担忧,一边是科学主义者狂热地探索人类未来的出口。“我觉得其实人类高度发展之后,‘人类这个概念也许就发生转变了。未来不属于人类,在未来,人类和科技将无限地去接近对方,可能会进入一种我们还不知道的、新的文明状态。”孙原&彭禹正是这样一对思考与战斗型的艺术家,他们“充分地进入到这个世界,充分地享受人间烟火”,同时又怀着对人性以及整个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度思考。

3.2020年罗马St.Regis 酒店和常青画廊推出的孙原& 彭禹个展《If I Died》中展示了艺术家的三组仿真雕塑作品,其中《少年,少年》中,一组穿着讲究的人物躺在真皮沙发上,一块巨石在他们头上,阻碍了所有的视线。与作品《If I Died》描绘的彭禹母亲想象的死后的场景融在一起。

孙原&彭禹的工作室更像是他们收集灵感、体验生活的实验室,各种动物和鸟类的骨骼标本、不同种类的乐器分布在工作室内。

猜你喜欢

东野双年展美术馆
东野稷驾马车
东野稷败马/《庄子》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蓝鸟
东野圭吾《绑架游戏》将拍网剧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加州美术馆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