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孔阳“美是多层累的突创”命题与中国当代美学

2021-12-09张玉能

关键词:美学美的生命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蒋孔阳先生在他的集大成著作《美学新论》中,提出了“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命题。他说:“我们认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Cumulative emergence)。所谓多层累的突创,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在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二是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我们。正因为这样,所以美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它不仅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而且囊括了人类文化的成果和人类心理的各种功能、各种因素。但它的表现,却是单纯的、完整的,有如一座晶莹的玲珑宝塔,虽然极尽曲折与雕琢的能事,但却一目了然,浑然一体。”①这一命题反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形而上学,坚持美学的唯物辩证法,明确提出了美的生成论,美的多层累论,美的突创论,给中国当代美学赋予了开创性和创新性,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美的生成论

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主张美的生成论,反对美的预成论,把美放在实践中的审美关系中进行动态考察,颠覆了美学的静止观点理论。

蒋孔阳关于“美的创造”曾经先后提出了三个递进的命题:“美在创造中”,“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它们以“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为中心形成了蒋孔阳的实践创造论美学的美论核心。这三个命题都是强调了美与创造的关系,形成了美的生成论,从而颠覆了美的预成论的静止观点理论。而蒋孔阳主要从“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个核心来谈美的创造这个美的本质。

众所周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区分了“美的东西”和“美本身”,提出了美的本质这个千古之谜而又无法绕开的美学研究核心问题。在柏拉图看来,“美是理念”,而理念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的东西,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个美的东西都有一个相应的美的理念来决定着这个东西的美。因此,柏拉图的这种美论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和美学观点理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反对老师的“美是理念”说,提出了“四因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创造因、目的因等“四因”所构成的。虽然亚里士多德强调了事物的“创造因”,但是他仍然是把最终的“创造因”设定为上帝这个第一推动者,因此就把美的本质规定为事物的大小、比例、安排等的有机构成,实质上仍然主张美是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四因”构成整体。亚里士多德虽然质疑了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说的客观唯心主义,可是仍然没有能够走出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形而上学圈子。因此,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就始终在形而上学的禁锢之中。尽管出现过像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等唯物主义美学,可是,西方美学仍然没有看到美与人的实践创造的根本关系,从而仍然停留在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感性直观”的“生命”的形而上学范围中。即使像休谟的“美即快感”说,看到了美随人的快感而变化,不同的心灵见出不同的美,可是,它不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且也是把美固定在“快感”之上,终究逃不出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形而上学的禁锢。

就中国当代美学而言,新中国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中所形成的四大派美学观点理论,也是主要禁锢在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形而上学之中。吕荧、高尔泰的主观派,不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且要么把美禁锢在意识形态之中,要么把美束缚在“快感”和“象征”之中,逃不过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形而上学的枷锁。尽管高尔泰后来的“美是自由的象征”有所发展,但是,他始终坚持“美在主观”,却是他的致命伤。蔡仪的客观派,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同时,却没有达到辩证唯物论的高度,要么把美规定为“典型”,要么把自然美规定为自然物的自然属性,虽然“美是典型”也涉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但是他始终坚持一种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客观论思路。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派,把事物分为纯粹自然的“物甲”和经过了心灵作用的“物乙”,认为美不在“物甲”,而在主客观统一的“物乙”,实质上最后必然倒向主观派的主观唯心主义,而依然固着在人心作用过的“物乙”之上,实质上还是一种固定不变、静止不动的形而上学观点理论。朱光潜后来以“实践”和“艺术生产”来论证他的主客观统一论,在一定程度上与蒋孔阳的观点比较接近,共同推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的生成论。李泽厚的社会性和客观性统一说,也就是后来的实践派,虽然把美与实践联系起来了,似乎可以跨越固定不变、静止不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了,然而,李泽厚坚持实践仅仅是物质生产,就又走向了某种片面的观点,从而成为后实践美学的批评对象。由此可见,新中国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的四大派的美的本质论虽然已经显示了生成论的趋势,然而始终并没有彻底告别预成论。实际上,各种预成论美论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事实上,美的事物及其美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的创造,即“美在创造中”;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由于人对自然事物产生了审美关系,从而才生成了美,即“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美的事物及其美的本质,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之中变化发展的,即“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

蒋孔阳以南京中山陵和星空的美为例阐述了美的生成过程。他说,中山陵的美是由石级一层一层地积累而成的。一层一层的石级,向上积累,向上延伸,到了顶上,配上两旁的白墙和青色的琉璃瓦,在紫金山苍翠的背景下,衬托着蔚蓝的天空,再加上孙中山这一人物的伟大历史意义,以及观赏者对于这一意义理解的程度,等等,于是本来是一些平凡的石级、白墙、青瓦,忽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因缘汇合,组成了一个崭新的中山陵的完整形象。我们所欣赏的美,就是这一完整的中山陵的形象。这一形象,离不开石级、白墙、青瓦等物质材料,但它却远远超过了这些物质材料,与人类的文化、与建筑师的匠心,与观赏者的心灵,与种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共同溶化,创造出了中山陵的美的形象。星空的美也是由多种因素,层层积累,到了条件都具备的时候,然后突然创造出来的②。因此,他大声疾呼:“整个宇宙和人生,都在多样的统一中,不断分与合,不断成与消,不断地创造和毁灭。宇宙在创造中,人生在创造中,美自然也在创造之中。让我们打破关于美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从变化和运动当中,从多层次的结构当中,来探讨和研究美吧!”③蒋孔阳就是这样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美的形而上学观点,海纳百川,与不断前进的中国当代美学家一道,以美的生成论在中国当代美学中比较彻底地解构了美的预成论。

二、美的多层累论

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主张美的多层累论,反对美的单一构成论,解构了美学的一成不变论。他明确地指出:“因为美是多种因素多层次的积累,是时空的复合结构,所以美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纯粹的,而是多样的、复杂的。从多样性方面来说,有各种各样的美:曲线是美的,直线也是美的;古董是美的,新奇也是美的;错金镂采是美的,自然朴质也是美的;完满是美的,残缺也可以是美的;至于艺术上不同的样式、体裁、风格和流派,那更是各美其美。从复杂性方面来说,任何美的形式都是多种因素的汇合、溶化与协调;其中固然包括相异的因素,也包括相反的因素。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强调‘和’,反对‘同’。西方古代的美学思想,强调‘和谐’。说明他们都注意到了美是对立因素的统一。”④

就是从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多层次多侧面来探讨美的形成和创造,蒋孔阳把美的本质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其一,自然物质层:审美对象各种物质属性的复合,这是形成和创造美的基础。例如梅花,它的形状、颜色、姿态、香味等,都是梅花作为一种植物所固有的物质属性。我们欣赏梅花的美,不能离开这些物质属性。其二,知觉表象层:知觉是感觉的复合,表象是感觉形式的复合。在知觉表象这一层次中,客观已经在向主观转化,物质已经在向精神转化。它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契机。其三,社会历史层:人类的审美感觉,既离不开历史的文化传统,又离不开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首先,从历史方面来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浸透着全部人类文化的传统,它们渗透和积淀到我们每一次的审美活动中,使我们处处感觉到美是以往全部文化遗产的积累和结晶。其次,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说,人的审美活动,尤其发生了多方面的联系。社会生活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二是上层建筑,包括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等。这些方面对于美的形成和创造起到巨大的制约作用和影响。其四,心理意识层:人之所以和动物不同,在于他有意识。意识指的是人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主观方面的心理活动。有个人的心理意识,如感觉、知觉、想象、意志、感情、记忆、思维等;也有社会心理意识,如政治、法律等观点,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正是这种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意识结构的审美主体,与同样是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的审美客体,在特定的时空关系的条件下,相互交融和渗透,于是就形成和创造了美⑤。蒋孔阳指出:“美的创造,是多层次的积累所造成的一个开放系统:在空间上,它有无限的排列与组合;在时间上,它则生生不已,处于永不停息的创造与革新之中。而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则像坐标中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它们在哪里相交,美就在哪里诞生。自然物质层,决定了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知觉表象层,决定了美的整体形象和感情色彩;社会历史层,决定了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而心理意识层,则决定了美的主观性质和丰富复杂的心理特征。正因为这样,所以美既有内容,又有形式;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有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它是各种因素多层次多侧面的积累,我们既不能把美简单化,也不能固定化。美是一个在不断创造过程中的复合体。”⑥这样就消解了中外美学史上的美的单一因素论,如实地把美的本质还原为复杂的、动态的、恒新恒异的创造。

然而,中外美学史上,有不少美学家和美学研究者,却把美的本质归结为某一种、单一的因素。有的把美归结为某种客观的自然物质因素或者形式因素,比如,“美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美在细小、光滑、各个部位有变化、不显棱角、娇柔纤细的结构、颜色洁净明快而不强烈夺目、色彩多样变化等”物质性状(博克),“美是典型”、“自然美在于自然物的自然属性”(蔡仪)。实际上,自然物的物质因素和形式因素,只是构成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质的基本条件,它们本身并不就是美本身。有的把美归结为某种客观心理因素,比如,“美是理念”(柏拉图),“美是上帝的美的光芒的流溢(放射)”(普洛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实际上,这种客观的精神因素并不是美的构成条件,因为上帝、理念的存在都是值得怀疑的,而且,这样就把美推向了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成为不可捉摸的神秘东西。有的把美归结为某种主观心理因素,比如,“美即快感”(休谟),“美是权力意志”(尼采),“美是直觉”(克罗齐),“美在移情”(立普斯),“美在(心理)距离”(布洛),“美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升华”(弗洛伊德),“美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荣格),等等。实际上,人的精神因素非常复杂,绝不是某一种心理因素可以囊括的,而且人的心理因素也只能是美和美的事物的催化器,最终决定美和美的事物的还是一个包括多层累的因素的实践作用。有的把美归结为生命(生活),比如,“美是生命的体验”(狄尔泰),“美是生命的绵延”(柏格森),“美是生活”,等等。实质上,人的生命和人类生活,也只是美的构成条件之一,而并不是全部,而且美的生成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变化发展过程。正是看到了中外美学史上形形色色的单一化、简单化、绝对化的美论,蒋孔阳吸取了这些前辈美学家的经验教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提出了“美是多层累的突创”命题,拨开了美学的形而上学单一因素论的迷雾,揭示了美的本质的多层累性、开放性、复合性特质。这应该是蒋孔阳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乃至世界美学研究所做出的重要的贡献。虽然这一命题不一定就是一种最终的定论,然而在美和美的本质的探讨方面走出了一大步。

三、美的突创论

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命题主张美的量变到质变的突创论,反对美的生物进化论,拆卸了美学的自然生命论。他指出:“美一方面是多层因素的积累,另方面又是突然的创造,所以它能把复杂归于单纯,把多样归于统一,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充满了生命的有机的整体。”“美的形成和创造,事实上就是新的规定的综合,就是多样性的统一。”⑦这就是蒋孔阳的美论的突创论。这种突创论,综合了19世纪以来世界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它的根本当然是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的规律,指明了美的形成与创造是多层次积累的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对立统一,而且这个对立统一过程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生命的进化和渐变,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然的创造,因而美的形成和创造就是一个各种因素在人类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审美关系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一种各种各样的因素在审美关系之中达到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的突然的创造过程。在这个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基础上,蒋孔阳也充分利用了19到20世纪西方辩证法思想的优秀观点理论,特别是关于“突然的创造”的思想。正如姚文放在《“多层累的突创”说探源:蒋孔阳创造美学与杜威“突创”论的相关性》中指出的:“蒋孔阳先生正是在化用杜威‘突创’论的基础上,将cumulative与emergence加以合成,创造了‘多层累的突创’(Cumulative emergence)一说。”⑧尽管蒋孔阳并没有明确说明他的“多层累的突创”与杜威的《经验与自然》所说的“突创”(emergence)有什么具体的联系,但是,姚文放的论证应该是谨严的,基本上可以成立的。不过应该指出,蒋孔阳并不是据守于杜威的一家之言,而是博采众长,参考了19、20世纪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关于“创造进化”“突变论”等观点理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的指导下,提出了“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命题。众所周知,“创造进化论”是法国现代哲学家和美学家柏格森的思想观点。亨利·柏格森(1859-1941)是法国哲学家,曾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年度主席和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由于他的著作文思绵密、比喻生动,富有诗的气韵,获得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柏格森的哲学体系中的基本观念“创化论(创造进化论)”是最富有特色的思维。他的《创造进化论》说:“生命内部的作用力一心想挽回物质下降的趋势。这些分析向我们揭示了与实体性相反的过程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正是由于这个过程的中断才产生了物质。在地球表面进化的生命与物质是相互结合的。如果生命是纯粹的意识,或者是超意识,那么生命就将是纯粹的创造活动。实际上,生命依附在有机体上,并服从非生物的普遍规律。不过,一切迹象都表明,生命仿佛在尽最大努力摆脱这些规律的束缚。生命没有力量促使卡尔诺定律所规定的物理变化的方向逆转。然后,一旦生命能绝对自由的行动,它就能朝相反的方向前进。尽管生命不能阻止物质趋向没落的变化进程,但它能延缓这个进程。正像我们曾经指出的,生命进化延缓着最初的冲动。……面对有机体的复杂性及其预先假定的无限丰富的分析与综合的纵横交错,知性会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实际上,生命就是运动,而物质性是与此相反的运动。”因此,生命的冲动使得生命不断绵延,可能克服物质带来的创造进化的阻力。因为“我们所说的生命冲动纯粹出于创造的需要。生命冲动的创造力不是绝对的,因为它面临着物质,即与生命运动相反的运动。不过,生命冲动必然会利用物质,而且会将大量不确定性和自由就可能带进物质。”因此,“生命冲动既不是纯粹的单一性,也不是纯粹的多样性。当生命冲动传到物质时,物质会迫使生命冲动选择单一性或多样性。但这种选择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说,生命冲动将永无止境地从一方跃到另一方。正是由于生命冲动是生命的本质,因而生命进化在个体和群体的双重方向中不存在任何偶然现象。”⑨柏格森这些关于“创造进化论”的生命冲动的“绵延”运动、生命的自由与创造进化的关系、生命克服物质性阻力的创造进化趋势、生命的创造进化的单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生命创造进化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等思想应该对蒋孔阳形成“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理论是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的。蒋孔阳不仅对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美学比较熟悉,而且还在1962年的《文汇报》上专门发表了一篇《略评柏格森的〈笑之研究〉》⑩,文中虽然主要介绍和评述了柏格森关于笑和滑稽美学范畴的“生命机械化”观点理论,但是,对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也进行了批判性介绍和评述,而且他阅读过柏格森著作的英译本,并且在文末的附注中批判性地简介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美学。由此可以判断,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受到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美学的启发的,但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的形势的影响,他不可能明说这种直接的启发影响。

“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一命题基本上解决了实践美学关于美的形成和创造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实践美学把美的本质、美的形成和创造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了美学的“现代实践转向”,把美的本质与美的起源联系起来实质上也就是一种探讨美的本质的主要方法;不过,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所说的“实践”主要就是指的“物质生产”,这就依然不能跳出“单一构成论”和“单一起源论”的窠臼,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客观派和后实践美学其他派别的质疑。他们质问:物质生产实践能够创造出美来吗?事实上,物质生产实践不仅创造了美的东西,也可能创造出不美的或者丑的东西。这就实际上揭露了实践美学的一个漏洞,要求明确回答:美(美的本质)究竟是怎样从实践中生产或者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单一地从“物质生产”实践中是无法直接生产或者创造出那样丰富多彩的“美”和“美的东西”的,物质生产实践也可能生产出不美的或者丑的东西。于是,蒋孔阳受到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和杜威的“突创论”的启发,也吸收了李泽厚的“积淀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的指导下,提出了“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命题,反对中国当代美学中普遍流行的美学中的单一构成论、单一起源论,静止不动论、一成不变论的形而上学倾向,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引导到了新实践美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基础上。

四、“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现实意义

“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个命题坚持、丰富、发展了美学的辩证唯物论,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这个命题不仅在美论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整个美学研究中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命题,在百花齐放的学术讨论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的繁荣发展。

首先,发扬“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唯物辩证法,应该坚持美学研究的开放性。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是美学的核心问题,对它们的本质和本质特征的探讨是任何一种美学体系都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中外美学史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想避开美的本质问题,用现象研究代替本质探讨,是行不通的。这样做要么像移情说、距离说等心理学化的美学流派那样“从下而上”地解决本质问题,只能是南辕北辙,尽管可以解决一些具体的美感现象和审美经验以及艺术鉴赏的问题,可是,在哲学本体论上就必然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淖不能自拔;要么就像认知美学和神经认知美学那样拘囿于单一的认知领域来钻牛角尖,最终虽然也可以从认知角度得出某些结论,然而毕竟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片面的、一成不变的、固定的,从而结论也就必然是不可靠的。

不仅美的本质问题不是单一的和封闭的,而且美学中的所有问题,都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不能拘囿于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面,否则依然会在违背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走向形而上学的观点理论。中国新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等美学形态异军突起,这应该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可喜发展,可是,有些主张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的学者,却采取了封闭的态度,只认为自己这一派的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生活美学才是真正的、正宗的、货真价实的,排斥其他美学流派中的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等分支美学学科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这样就走到了故步自封的地步,势必无法完满地发展下去。实际上,美学作为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学科,主要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上研究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人对他人的审美关系、人对自身的审美关系,于是也就产生了相应的生态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因此,有多少哲学观点就会产生多少不同的哲学美学,而在这些哲学美学的内部也就必然划分出相应的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等分支美学。因此,美学的这种分支分类也是开放的,不能封闭,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反而认为自己的看似无根的美学体系是绝对正确的,实际上就会倒向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之中,成为片面的、封闭的、甚至错误的美学流派。

其次,发扬“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唯物辩证法,应该坚持美学研究的多层次积累性。美和审美及其艺术都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人生中创造的多层累的生成物、构成物和演化物。那么,美学研究就应该如实地揭示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多层累性。的确,美和审美及其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都是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的立体网络构成。它们不仅有内容,也有形式;不仅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不仅是主体的,也是客体的;不仅是物象,也是意象和形象;不仅是理智的,也是灵感的;不仅是联想的,也是想象的;不仅是认知,更是情感和意志;不仅是意识的,也是潜意识和无意识的;从认识上来看,不仅是感性的,而且是知性的和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或者直觉的;从情感上来看,不仅有情感,也有情绪和心境;既是物质生产,也是符号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不仅是和谐的,也是有矛盾的,甚至有冲突的;既有快感,也有不快感,还有痛感;既有阶级性,也有民族性和人民性;既是生产,也是摹仿和游戏,还可能是巫术;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等等,不胜枚举。

在中国当代美学、文艺学、艺术学不断分化和综合的过程中,作为边缘科学和交叉科学的美学,也应该看到它们之间不仅有分离、独立的趋向,也应该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和交融,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甚至应该注意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也应该注重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交汇。在当前中国新学科发展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那种鼓吹艺术学不要美学、艺术学独立于美学之类的论调,也应该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学科倾向,肯定不利于艺术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美学的发展。在强调美学与实践相结合时,也不应该忘记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因为,没有美学理论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美学理论是空洞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够建构“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也不能够建构“没有文学理论的文学”;我们不能够只要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的中国特色,而宣布西方的美学、文艺学、艺术学对中国的美学、文艺学、艺术学完全隔膜和无效;我们在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在阐释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意义时,不能只关注世界、作者、读者、文本等要素的某一方面,而应该全面关注它们的全部及其整体。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且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准确、有效、全面地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再次,发扬“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唯物辩证法,应该坚持美学研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然的创造(突创)。

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研究中,我们当然应该注意到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开放性和多层累性,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是折中主义者,而应该看到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多层次的因素积累而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达到的“突创”,而每一次的这种“突创”都会产生崭新的、独特的、具体的、感人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整体。比如叙述性文艺作品的典型,抒情性文艺作品的意境,论说性文艺作品的寓言,而且,这些典型、意境、寓言在每一个作家艺术家那里,只要都经历了“多层累的突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而不可能是雷同的、类似的、脸谱化的、千篇一律的。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多层累的突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都会创造出一种独特、具体、感人的审美意象。

在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各自在坚持实践观点和反对实践观点上是相同的,但是,两大流派内部的观点理论却又各个不同,形成了两大流派中的不同的派别。其实,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每一个派别的学者,虽然在整体方向上有一致性,但是,在具体形成各自的观点理论时,却是经过了一个“多层累的突创”,从而造成了各个派别之间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而不至于完全雷同,从而构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就新实践美学而言,在坚持、丰富、发展实践观点上各个派别是相同的,或者相通的,所以都能够叫作“新实践美学”,但是,在实践中构成自己的具体观点理论体系时,又做到了“多层累的突创”,于是,在新实践美学内部就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邓晓芒和易中天的新实践观美学或者新实践论美学、徐碧辉的实践生存论美学、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在“多层累的突创”过程中,主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在美的生成性和超越性、美学和人生境界的本质联系上进行了“突创”,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某些本质特征。邓晓芒和易中天的新实践观美学主要抓住了美的情感性和现象学还原性、坚持“美是人对自身的确证”、“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来进行“突创”,也就构成了其学说的本质特征。徐碧辉的实践生存论美学,则是以“情本体”为突破口,在生存论中展开美学探讨,于是形成了自己的本质特征。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是以“实践”概念的精准理解为基础,把实践由旧实践美学的单一“物质生产”扩展到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对实践概念进行了多层累的、开放性的深入研究,以实践的自由为中心展开美学范畴研究及其他研究,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突创”,造就了自己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在美学研究过程中能够坚持和发扬蒋孔阳“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唯物辩证法,就一定可以在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建构起中国特色当代美学的新实践美学流派和派别。

总而言之,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命题的唯物辩证法,不仅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本质的探讨上把中国当代美学推向了新高度,为精准而彻底地解决美的本质等美学核心问题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而且在整个美学的研究中也揭示了美学研究的开放性、多层累性、突创性,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做出了有益尝试以及有效示范。只要我们能够像蒋孔阳那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就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也是可以再创辉煌的。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蒋孔阳:《美学新论》,见《蒋孔阳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48页,第148-149页,第159页,第150页,第151-156页,第156-157页,第158、157页。

⑧姚文放:《“多层累的突创”说探源:蒋孔阳创造美学与杜威“突创”论的相关性》,《学术月刊》2013年第10期。

⑨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王珍丽、余习广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4、197、198、206页。

⑩蒋孔阳:《略评柏格森的〈笑之研究〉》,见《蒋孔阳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46-552页。

猜你喜欢

美学美的生命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纯白美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妆”饰美学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