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图书室资源建设与应用改进策略

2021-12-08邱森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组虎门书吧

邱森

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学校需要在图书馆(室)建设和应用方面努力,增加学校图书种类和数量,让学生多读书。东莞市虎门镇应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立足各自实际,开拓思路,探索出学校图书室资源建设和应用的三条路径。

路径一:藏书下沉转移分散,让好书离师生更近

虎门第四中学(以下简称“虎门四中”)是一所有40多年办学历史的镇属中学,校舍老旧,空间狭窄。学校图书室为1间教室改造而成,面积不过几十平方米。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说“书多无处藏,文好乏人阅”有些夸张,但确实有不少书籍,杂乱无章地堆成堆,少有人问津,即便有人有心找来读读,面对查找的费时费力往往也知难而退。

虎门四中的破局之法就是“藏书下沉”、转移分散:安排科组长到旧书堆里“寻宝”,把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整理出来,分别摆放到各个年级部办公室去;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也挑选出来,平均分配到各个班级教室里去;每隔一段时间,年级部之间、班级之间轮换一次图书。从而盘活旧书,物尽其用。学校还在各年级办公室增设图书柜,在教学楼大堂建“好书流动站”。年级办公室图书柜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读书便利。教学楼大堂的“好书流动站”则存放师生自愿捐献的“好书”,和学校图书馆(室)流转的部分好书放在一起,方便师生随时借阅,看完归还。

如今的虎门四中,有学校阅览室,有年级部图书柜,有班级图书角,教学楼大堂还有“好书流动站”。图书伸手可取,没有繁琐的借还手续,师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阅读,读书真正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一件“随性而为”的“乐事”。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室)日积月累的图书数量很多,但有不少书籍乏人问津。虎门四中藏书下沉、转移分散的做法,为提高学校图书馆(室)图书资源利用率,方便和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路径二:建设主题书吧,办好师生“自己”的图书室

虎门第三中学(以下简称“虎门三中”)则以“学生自助书吧”和班级图书角建设为抓手,调动师生积极性,汇集师生之力办好他们“自己”的图书室。

虎门三中教学楼通道宽敞,学校充分利用每层教学楼的通道,建设了9个不同主题的学生自助书吧。不同主题的学生自助书吧,由学校相应的学科教研组或工作部门负责建设,包括环境的布置、书籍和杂志的挑选等,要求既要营造学科学习氛围,又要充分照顾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创新性举措,调动了各个科组和有关部门参与图书馆(室)资源建设的积极性,汇聚集体的智慧办好图书馆(室),又使图书馆(室)资源建设和学校科组(部门)建设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学生自助书吧有:悦读吧(语文科组)、01书吧(数学、信息技术科组)、科学吧(理化科组)、山水书吧(地理科组)、心灵氧吧(政治科组、团委)、英语角(英语科组)、体艺苑(图音体科组)、读史寻真阁(历史科组)、生命启示苑(生物科组)。

9个不同主题学生自助书吧的日常维护,则分配给初一级的学生负责,每个班承包一个自助书吧,由班里选拔出来的“书吧助手”,每天定时对书吧进行维护整理。学校每周對主题书吧的维护情况进行检查,每学期对各班级“书吧助手”维护主题书吧的情况进行评比,表彰并宣传当中的先进。让学生负责主题书吧的管理,既解决了主题书吧日常维护整理工作的人手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劳动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如今,在虎门三中长廊,随时可以看到学生认真阅读的身影。“自助书吧”成了虎门三中学生课余时间最爱的地方,“自助书吧”真正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虎门三中的探索,让学校图书馆(室)图书资源的建设,不再是学校图书馆(室)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小圈子”的事情,而是全体师生共同关心、争相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共同的事业,为集民智、汇民力办好学校图书馆(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路径三:城市阅读驿站,借力公众图书馆办好学校阅览室

在加强学校图书馆(室)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虎门第五中学(以下简称“虎门五中”)则独辟蹊径,与社会公共图书馆——东莞市图书馆合作,在校内建设城市阅读驿站,即集借书与阅读功能于一体的校园流动图书阅览室。学校负责流动图书阅览室的场地布置和日常管理,配备2名专职图书管理员,每周一至周四定时开放,学校文学社将此作为固定活动地点定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东莞市图书馆则负责图书的“流动”,根据全市同年龄段读者借阅书籍的情况,每月为虎门五中流动图书阅览室更换适合初中生且受该年龄段学生欢迎的3000册图书。更加方便的是,学生凭借书证从虎门五中流动图书阅览室借阅的书籍,可以在东莞市图书馆及其分馆,或者在市内的其他城市阅读驿站归还,也可以凭借书证在上述地方借阅图书,在学校流动图书阅览室归还。

学校和社会公众图书馆的合作,可以说是双赢的举措。学校在不增加购书资金支出的情况下,相当于一年至少增加30000册书籍,借助社会公众图书馆的书籍借阅数据,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将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送到他们身边。社会公众图书馆则提高了馆藏书籍的流转率,增加了书籍的阅读人群,提高了社会效益。

“没钱买书或买来的书师生不爱读”,这可能是学校图书馆(室)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普遍困境。虎门五中的创新举措,未尝不是一条值得其他学校效仿的解困之路。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科组虎门书吧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书吧里的故事
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三 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一 历史解释的两种考查类型及教学培养策略——基于201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题的探讨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教研活动掠影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虎门大桥路灯LED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第23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暨2018虎门时装周完美谢幕
虎门二桥BIM建养一体化建设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