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用真情吹动大山的蒲公英

2021-12-08冯冠勉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英语课支教大山

冯冠勉

在云南泸水市支教的一年,我在心里问过自己最多的问题是:这么累,值不值得?

我可以只顾自己,却选择为理想而活

听到支教,别人的第一反应通常是:“为了评职称吧?”“回来可以升校长吧?”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评职称的条件我早已满足,自己也不是做校长的料。“那就是为了支教费咯。”我困惑了,支教就必须是追名逐利的工具吗?给山区孩子提供帮助,是教师对教育事业负责任的体现之一,很多教师都有支教梦,只是在岁月的冲刷中已然放弃,而我选择坚持下来,付诸行动。

泸水市格力小学位于维拉坝的小村里,这里每天有蚊虫叮咬、停水停电的麻烦,还有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难的威胁,但生活的艰苦没有打消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望。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小村实现了通路、通电和通网。他们明白,如果人的内在素质跟不上,他们依旧没法摆脱贫穷,而送孩子上学,是他们能看到的光明前景。即便要走几小时的山路,他们也乐意送孩子上学,且对老师十分尊敬,孩子们也勤奋好学。我下定决心要把这里的孩子教好,但在普通话尚不普及的当地,教授一门外语可谓困难重重。

我可以按部就班,却选择全力以赴

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他们几乎没学过英语,這里不“存在”英语。周围的人不会说英语,在接触的媒体中不会听到英语,生活中不需要用到英语,英语只存在于课本,好像和他们的人生不会有任何交集。甚至,英语只是“副科”,不用考试。“既然不考试,让他们玩玩就好,何必认真上课?”这是我听到最多的“安慰”。确实我可以每天跟学生玩游戏、唱歌,学生不累,我也不累。但是,我不禁问自己,我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只有考试的科目需要认真学习?没人检查的事情就可以敷衍?答案不置可否。

学校问我能不能担起全校英语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接触到正规的英语教学,我义无反顾地答应了。作为格力小学唯一的英语教师,承担着三至六年级所有的英语课。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巨大挑战——每节课要面对80多名学生,课堂组织难度大;教材版本不熟悉,备课难度大;在空旷的阶梯教室讲课,没有投影、音响,只有一台运行缓慢的电脑辅助教学,但我并未退缩。我自制教具,自购手提电脑、蓝牙音箱、高清数据线、单词卡等,发动社会力量捐赠了2000元的英汉词典、作业本、英语绘本等。我的教学没有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没有走过场,我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尽量多提问学生,给他们说英语的机会,竭尽全力给他们带来高质量的英语课,甚至几次累得病倒。

疫情期间,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我主动提出单班教学,这意味着我的课时量要多一倍,除非在每个年级放弃一个教学班。但我不想放下任何一个班级,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上英语课的机会。我默默承受着比其他支教老师还要多的课时量,设计了适合小班教学的多种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口语水平。

这么拼命,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当地的老师。他们不但课时多,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还要兼顾学校维修、卫生、消毒等工作,有些老师工作太忙,半个月都回不了一趟家。为了不给他们增加负担,我坚守岗位,从不少上任何一节课。

我可以事不关己,却选择一个都不能少

不用考试的科目,是不是就不需要教学目标?我不同意,我有自己的坚持、追求,更有使命感。由于小学英语没有考试要求,而到了初中他们既要学英语,又要学别的科目,还要考试,压力特别大。我有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好英语,即便只有一年的时间,我也能做到。

首先要改变学生认为英语只存在于课本的想法,让他们明白学习英语的意义,继而带来学习动力。课本里的英语离生活很远,例如维拉坝连bookstore、post office都没有,更别说museum、subway,死记这些单词毫无意义。因此我跳出课本,提取重点句型,结合本地元素,每天教授一句英语。例如学校周末不放假,但周三会有赶集,我便把五年级课本里的“We go shopping on weekends.”改成“We go shopping on Wednesday.” 要求学生每天背一句这种句子。又如格力小学作为示范学校,经常接待国内外的参观者。我让三、四年级学生记下课本中没有的“Welcome to our school.” 鼓励他们用英语和参观者打招呼。又如三年级学生初学字母时,Q总是读不好,我用当地车牌号“云Q”作例子,纠正他们的发音,鼓励他们发现身边的英文。学生们渐渐形成“英语就在身边”的概念,觉得英语有用,继而越来越喜欢英语,上课越来越认真。不太会说普通话的孩子,都可以脱口而出几句英语。

五年级的小天右眼失明,他不听课,下课爱说脏话,和同学相处不好,说当个混混就够了,觉得不用学太多知识。在逃学的前一天,他在英语课上第一次答对了问题,我答应给他最爱的巧克力。我买好巧克力放在随身的挂包里,每天盼望他回来,他却一逃逃了半个学期。后经了解,他的眼睛是被酒醉的父亲打伤的,因为眼睛的问题,他经常被同学嘲笑。后来父亲喝酒过度,不幸去世,他便更加阴郁。我尝试去找他,但没有成功。第二学期,他终于回来了。我把巧克力交给他,说:“你真的想和你父亲一样吗?想让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吗?”他低下了头。我接着说:“逃避不能改变命运,只有学习可以。我不要求你考多少分,只希望你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那之后,小天上英语课非常认真,不懂的会主动问我。我知道,教育永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无论在大山还是在城市,都有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而学。学习不是为了考多少分,不是为了找份好工作,不是为了给老师、给家长一个交代,更不是为了成为伟人、成为有钱人。学习是给人生带来更多的选择,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人生。支教一年,我无时无刻不向他们传播“走出更宽更广的路”的观念,因为只有改变他们的观念,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我可以只传授知识,却选择多走一步

除了传授语言知识,英语老师更重要的是把国际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我责无旁贷。当我提问巴黎在哪个国家,六年级的孩子竟然回答在泰国,我才意识到山区的学生对“世界”的整体认知相对匮乏。我搜罗了网上照片、百度百科等,结合故事,给他们讲述各种关于世界的课外知识。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万圣节,我便给他们播放电影《寻梦环游记》,不但展示了万圣节和亡灵节的场景,还提到了生死、家人、家庭观念等人文话题。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第一次知道世界的另一端,有着和我们既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的人,第一次对大山之外的世界有了好奇与憧憬。

我每个单元给他们播放一部英语电影,例如《海洋奇缘》《欢乐好声音》等,并设计了10个问题,包括看海报预测电影情节、记下常出现的英语单词、写观后感等,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活跃的观察和思考。我要求全班按时交作业,马虎的学生必须重做,我认真批改,改后投影评讲。有人说我抓得太严,但我看到的是作业质量越来越好,学生越来越能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越来越有深度的思维。这已经超出应试教育的范畴,也超出了一节普通英语课的深远。

这一年里,我成功把一些“东西”刻进了大山孩子的心里。我总觉得:我来到大山吹动了一棵不起眼的蒲公英。一个人、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对于大山能有多大的影响?何况能不能飘落到地上,都是未知之数。可是如果,有一颗种子落到了一个孩子的心里,长出了求知之花,然后再由他吹动种子……说不准哪一天,这片大山会有一番不同的景象,这里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命运。

猜你喜欢

英语课支教大山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春天的大山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大山
大学英语课前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研究
快乐的英语课
哪本书都一样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