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植沪紫黑糯1号不同施肥水平对比试验研究

2021-12-08潘九林孙洪波滕林娟孙小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果穗施肥量复合肥

潘九林,王 恒,孙洪波,滕林娟,孙小成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永州 425000)

0 引言

沪紫黑糯1号在永州地区秋植,植株长势中等,穗棒大小也属中棒型,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来提高产量,适当增加其种植密度是行之有效的措施[1]。随着密度的扩大必然要增加相应的肥料用量,因而,在2020年开展了沪紫黑糯1号的秋植施肥用量试验,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肥特性和永州秋季的气候特点,研究沪紫黑糯1号的适宜施肥量,并注重施肥方式,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为沪紫黑糯1号的丰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概况

供试品种为沪紫黑糯1号。试验在永州市农科所试验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红壤,经过多年烤烟与水稻轮作,耕层深度>20 cm,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排灌方便,前作为水稻。试验地气候为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1 512 mm,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7—9月高温干旱,10月天气温和,干旱少雨。

1.2 试验处理

以尿素和含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进行土壤施肥,设4个处理,每个施肥水平为1个处理:处理A(15 kg/667m2尿素+60 kg/667m2复合肥)、处理B(15 kg/667m2尿素+70 kg/667m2复合肥)、处理C(15 kg/667m2尿素+80 kg/667m2复合肥)、处理D(15 kg/667m2尿素+90 kg/667m2复合肥),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67 m2。各处理均采用100孔的塑料育苗盘育苗,3叶1心至4叶期,选择长势一致的壮苗带土定向移栽,行株距为70 cm×25 cm,施肥:在壮苗移栽时,按行距开定植沟,沟里撒施30 kg/667m2复合肥,栽后结合浇定根水浇施15 kg/667m2尿素,以提苗健苗;8叶展开时将剩余的全部肥料埋施于株间,供攻秆壮穗用,并进行中耕除草培蔸,及时进行病虫防治和水分管理。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1.3.1 生物学性状。①观察玉米田间生长状况,记录叶色,鲜穗采收时每小区选有代表性的植株20株测量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②抗性:茎腐病发病率、倒伏率。

1.3.2 经济性状与产量。①选连续的10株测量单穗重和秃尖长,观察果穗外观质量。②记录各小区实收产量。

1.3.3 籽粒及茎叶养分元素测定。植株全氮、全磷与全钾参考改进的硫酸-过氧化氢消煮法[2]。消煮液稀释定容后,采用全自动凯式定氮仪测定全氮;采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磷;采用火焰光度计测定K。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对沪紫黑糯1号植株生长的影响

根据表1结果,由于前期施肥量相同,植株长势基本一致,到8叶展开期施肥7天左右,植株的叶色差逐渐显露出来,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色由浅变深,C处理的叶色最理想,其次是B处理的叶色,A与D处理的叶色分别偏浅或偏深。

由表1可知,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有增高的趋势,A处理的株高和穗位高分别是187 cm和64 cm,最矮;D处理的株高和穗位高最高,分别达194 cm和69 cm。经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之间的株高和穗位高无显著性差异。从空秆率来看,施肥不足或过量均致空秆率较高,D处理的空秆率最高为4.2%,C处理的空秆率最低为2.9%,D与A之间及C与B之间空秆率无显著性差异,前二者与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不同施肥量的植株生长性状比较

2.2 不同施肥量对沪紫黑糯1号茎腐病发病率、倒伏率的影响

处理A、B、C、D茎腐病病株率分别为3.5%、2.4%、2.1%、4.7%,其中D处理的茎腐病发病率最高,C处理的发病率最低。主要是由于D处理施肥量大,植株生长偏旺,下部光照较差,茎秆健壮程度不高,抗茎腐病能力弱;A处理由于施肥不足,影响茎秆的正常生长导致其抗病力不强。从倒伏率看,D处理的倒伏最多,倒伏率高达2.5%,A、B和C的倒伏率分别为1.8%、1.9%、1.6%,倒伏最少的是C处理,A、B、C之间倒伏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者与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3 不同施肥量对沪紫黑糯1号果穗性状的影响

从秃尖分析,D处理的秃尖最长为2.2 cm,与A、B、C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处理A、B、C的秃尖较短,分别为1.3 cm、1.0 cm、0.9 cm,且3个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从籽粒着生饱满度、穗型和外观评价,C处理的果穗籽粒着生饱满,穗型正,外观好;其次是B处理,籽粒着生整齐饱满,穗型正;A处理个别果穗籽粒着生欠饱满,外观一般;D处理有少量果穗缺籽较重且穗型歪曲,外观较差。

2.4 不同施肥量对沪紫黑糯1号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从单穗鲜重(去苞叶)看,C处理的单穗最重为208 g,D处理的单穗最轻为184 g,由重到轻排序是C>B>A>D,C与B处理间及D与A处理间单穗重无显著性差异,但B、C处理与A、D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小区平均产量(含苞叶)看,C处理的小区产量(含苞叶)最高为86.3 kg,其次是B处理,小区产量为82.9 kg,D处理的小区产量最低为76.5 kg,当施肥量由A处理增加到C处理,小区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肥量由C处理增加到D处理,小区产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当施肥用量不足时,增加施肥量会有较好的增产作用,但当施肥过量时,植株旺长影响光照会导致减产,经多重比较分析,C与A、B、D处理之间小区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A与B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B处理与D处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5 不同施肥量对籽粒及茎叶养分元素的影响

根据表3结果,从茎叶养分元素含量看,D处理N含量、P2O5含量最高,其次为C处理,K2O含量以C处理最高,多重比较显示C、D处理茎叶N含量、K2O含量显著高于A、B处理。从籽粒养分元素含量看,C处理籽粒N含量、P2O5含量、K2O含量最高,而D处理籽粒N含量、P2O5含量、K2O含量则最低,显著低于A、B、C处理。可见,当施肥用量不足时,增加施肥量能够一定程度增加茎叶和籽粒的养分元素含量,但当施肥过量时,植株旺长,茎叶养分元素过多,而籽粒养分元素却减少,影响果穗的品质。

表3 不同施肥量沪紫黑糯1号籽粒及茎叶养分元素的比较

3 结语

科学施肥是沪紫黑糯1号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施肥量的确定与肥料种类、土壤肥力、品种耐肥性、种植密度、气候及栽培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3]。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永州地区气候条件下,在肥力中等的土壤上进行沪紫黑糯1号秋季栽培,采用容器育苗、壮苗移栽,使用尿素和复合肥进行土壤施肥的情况下,A处理(亩施15 kg尿素+60 kg复合肥)由于后期肥料不足影响植株和果穗生长,产量不高;D处理由于施肥过量使植株旺长影响光照,导致空秆率、茎腐病发病率、倒伏率均大幅增高,减产明显。以C处理(亩施15 kg尿素+80 kg复合肥)效果最理想,既经济又高效,其次为B处理。

猜你喜欢

果穗施肥量复合肥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褐煤基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沙葱产量的影响
基于骨架的玉米植株三维点云果穗分割与表型参数提取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新品系合17-7016的组配及表现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