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喷灌条件下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水氮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2021-12-08郭曾辉雒文鹤刘朋召师祖姣

麦类作物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耗水量氮量利用效率

郭曾辉,雒文鹤,刘朋召,师祖姣,王 瑞,李 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冬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中位居第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战略性储备粮食作物,其高产高效种植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1-3]。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施用氮肥对作物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4-7]。氮素在不同生育期对小麦有不同的影响[8],前期可以增加小麦的分蘖数、有效分蘖和分蘖成穗率[9-10],中后期会影响小麦的叶面积指数,从而影响小麦的叶片光合作用[11-12]。小麦籽粒产量的 60%~80%来自于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后期氮素供应不足会降低小麦的光合作用,导致小麦产量降低[13]。水分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冬小麦水分亏缺敏感期进行灌溉,有助于小麦各个器官干物质形成,并促进干物质向籽粒转移、分配,提高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14]。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普遍短缺,且水资源区域性和季节性较强,成为限制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15-17]。冬小麦正常生长情况下,生育期耗水量超过400 mm[18],而我国北方地区同期降水远不能满足其生长水分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节约用水量和提高灌水效率,喷灌、滴灌、渗灌技术在部分旱作区域已有适量应用,但在关中平原广大地区,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灌溉技术和方式。传统灌溉方式的水利用率较低,耗水量极大,加剧了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且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根系的呼吸和土壤中养分的运输,还可能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19]。为了节省灌溉用水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逐渐采取微喷灌,但是微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适宜灌溉量和施氮量仍然不清楚。本试验在微喷灌条件下设置3个灌溉量及5个施氮量处理,研究微喷灌条件下不同水、氮组合对水、氮利用效率和小麦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出微喷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水、施氮组合,为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水氮运筹管理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和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2017年10月-2019年6月在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实验农场(108°07′E,34°20′N)进行,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2.9 ℃,极端最高气温42 ℃,极端最低温度 -19.4 ℃。年均降水量635.1 mm,无霜期211 d,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土壤为塿土,土壤养分含量见表1。0~20 cm、20~40 cm、40 cm以下土层土壤容重分为1.20 g·cm-3、1.38 g·cm-3、1.49 g·cm-3。本试验期间,2017-2018年全年降水量为690.4 mm,2018年-2019年全年降水量为716.8 mm。冬小麦2017年10月19日、2018年10月10日播种,2018年6月5日、2019年6月4日收获。小麦生育期降水量见图1。

图1 2017-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逐月降水量及近十年月均降水量Fig.1 Monthly precipitation of winter wheat in growing seasons from 2017 to 2019 and monthly average precipitation in the past 10 years

表1 试验地0~60 cm土层基础理化性状Table 1 Bas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perimental soil(0-60 cm)

本试验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制下实施小区连续定位试验,玉米和小麦收获后,秸秆全部还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灌水处理,设三个水平:W0(0 m3·hm-2)不灌溉,W1(600 m3·hm-2)于越冬期进行灌溉,W2于越冬期、拔节期分两次进行灌溉,每次灌溉量600 m3·hm-2,灌溉方式为喷灌,每个小区铺设两条喷灌带。副区为施肥量处理,设置N0(0 kg·hm-2)、N1(75 kg·hm-2)、N2(150 kg·hm-2)、N3(225 kg·hm-2)、N4(300 kg·hm-2)5个施氮量处理;播前施基肥,拔节期追肥,基追比7∶3;磷肥(P2O5)全部基施,施肥量为120 kg·hm-2。因本试验区供试土壤富钾且实行秸秆还田,不施钾肥。共1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91 m2(6.5 m ×14.0 m),同一灌水量处理设置在同一区域,便于进行灌水处理,不同灌水量处理之间进行挖沟,防止串肥串水。供试小麦品种为普冰151,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土壤含水量测定

于小麦播前和成熟期,用土钻采集0~20、 20~40、40~60、60~80、80~100、100~120、120~140、140~160、160~180、180~200 cm共10个土层土样,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并计算土壤相对含水量。每小区取3个点,每个处理2次重复。

1.2.2 土壤贮水量与耗水量的计算

土壤贮水量=0.1×土壤容重×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20];参照Lv等[21]描述的方法计算耗水量(ET),ET = P+I+ΔW,其中,P代表生育期降雨量(mm);I为田间灌水量(mm),ΔW为作物播种前与收获后土壤蓄水变化量(mm)。

ΔW=播前土壤蓄水量-收获后土壤蓄水量

1.2.3 产量测定

在小麦成熟期,每个小区选取1 m2调查穗数;随机取10穗,数穗粒数;脱粒后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为13.0%测定千粒重。3次重复。

1.2.4 水分和氮利用效率相关指标的计算

水分利用效率=籽粒产量/耗水量;

灌溉水利用效率=籽粒产量/灌溉量;

氮肥偏生产力=籽粒产量/施氮量[22]。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用Excel 2019和SPSS 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作图;采用ANOVA和LSD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由图2可知,2017-2018年度,小麦播前土壤蓄水量均为563.5 mm,成熟期W2N3处理土壤蓄水量最高(470.0 mm),W2、W1和W0处理平均蓄水量为452.2、385.7和 398.8 mm。2018-2019年度,小麦播前W2、W1和W0处理平均蓄水量为524.0、479.2和371.8 mm,收获期平均蓄水量为396.3、343.1和371.8 mm,W2N0处理蓄水量最高(438.4 mm)。2017-2019年度,成熟期灌溉处理间土壤蓄水量趋势均为W2>W0>W1,W2处理较W1和W0处理显著提高成熟期土壤蓄水量。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不尽相同,灌溉处理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大于施氮处理。

W0:不灌水; W1:越冬期灌水600 m3·hm-2; W2:越冬期和拔节期各灌水600 m3·hm-2。图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时期不同施氮量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W0:No irrigation; W1:Irrigation of 600 m3·hm-2at overwintering stage; W2:Irrigation of 600 m3·hm-2at over-wintering and jointing stages,respectively.Different small letters above columns within same stag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P<0.05).图2 不同水氮处理下小麦播前和成熟期土壤蓄水量Fig.2 Soil water storage before sowing and at maturity of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treatments

2.2 不同水氮处理对水平衡的影响

由表2可知,灌溉显著影响耗水量和土壤蓄水量变化(ΔW)。2017-2018年度,耗水量在W2N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442.0 mm,耗水量随着灌溉次数增加先增加后降低;2018-2019年度,在W2N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456.3 mm,耗水量随着灌溉次数增加而增加。2017-2018年,土壤蓄水量变化(ΔW)范围为93.5~115.7 mm,在W2N3处理下最低,W1N1处理下最高,不同灌溉处理呈W1>W0>W2;2018-2019年度,ΔW范围为 43.8~194.9 mm,在W0N1处理下最低,W1N1处理下最高,不同灌溉处理呈W1>W2>W0。

表2 不同水氮处理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和土壤蓄水量变化Table 2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change of soil water storage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treatments

2.3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可知,灌溉和施氮对冬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2017-2018年度,施氮对穗数影响不显著;2018-2019年度,灌溉对穗数影响不显著。2017-2018年度,W2N2处理产量最高,为7 465.2 kg·hm-2,与W1N2处理无显著差异。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分别在W2N4、W2N2和W0N4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5.1粒、715.0×104·hm-2和39.9 g。 2018-2019年度,W2N3处理产量最高,为8 560.8 kg·hm-2,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分别在W2N0、W1N3和W2N3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3.8粒、469.7×104·hm-2和43.6 g。 2017-2018年度,水氮互作效应对产量和千粒重影响显著,2018-2019年度,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显著。同一灌溉条件下,施氮量150 kg·hm-2基础上增加施氮量,冬小麦产量未显著增加。

表3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and nitrogen treatments on winter wheat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2.4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生产总成本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017-2018年度,冬小麦总利润为11 991~15 826元·hm-2,2018-2019年度,总利润为4 493~18 148元·hm-2。2017-2018年净利润为5 522~9 362元·hm-2,在W1N2处理下达到最高值,较W2N0处理下最低利润增加3 840元·hm-2;2018-2019年度,净利润为-941~10 854元·hm-2,在W1N3处理下达到最高值,较W0N4处理下最低净利润增加11 795元·hm-2。净利润随着肥料用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说明过量的灌溉和施氮不仅增加生产总成本,还降低经济效益。

表4 不同水氮处理下冬小麦生产经济效益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economic benefits of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treatments

2.5 不同水氮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由表5可知,灌溉和施氮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显著。2017-2018年度,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表现为W0>W2>W1;2018-2019年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表现为W1>W2>W0。同一施氮处理下,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增加而降低。同一灌溉处理下,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2017-2018年度,不同水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值为12.8~19.3 kg·m-3;灌溉水利用效率值为4.7~12.4 kg·m-3;氮肥偏生产力值为8.6~106.2 kg·kg-1,施氮对氮肥偏生产力影响显著。2018-2019年度,水分利用效率值为8.5~26.8 kg·m-3,氮肥偏生产力值为15.6~90.4 kg·kg-1,水氮处理及其互作效应对二者影响显著;灌溉水利用效率值为5.3~13.9 kg·m-3,灌溉和施氮对灌水利用效率影响显著。

表5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Table 5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treatments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nitrogen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winter wheat

2.6 施氮量、灌溉量、耗水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得出小麦产量与施氮量、灌溉量、耗水量之间的关系(图3)。通过拟合回归方程计算出2017-2018、2018-2019年度分别在189和192 kg·hm-2施氮量下产量最高,平均施氮量为190.5 kg·hm-2;在816和930 m3·hm-2灌溉量下产量最高,平均灌溉量为873 m3·hm-2;耗水量分别在406和433 mm下小麦产量最高,平均耗水量为419.5 mm。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灌溉量和耗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图3 小麦籽粒产量对施氮、灌溉和耗水量的响应Fig.3 Wheat grain yield responding to nitrogen,irrigation and ET

3 讨 论

3.1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蓄水量和耗水量的影响

小麦对土壤水的利用状况取决于不同深度土层中根系的分布、吸水速率及土壤有效水含量[23]。王海霞[24]研究表明,灌水能够减少土壤水的消耗,增加土壤蓄水量。本研究表明,灌溉处理对土壤蓄水量影响显著,2017-2019年冬小麦成熟期土壤蓄水量均表现为W2>W0>W1,且W1处理下冬小麦成熟期土壤蓄水量显著低于W0处理。2017-2018年度,W1处理下各施氮处理间土壤蓄水量无显著差异,W0和W2各施氮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2018-2019年度,W0处理下各施氮处理间土壤蓄水量无显著差异,W1和W2处理下各施氮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两年度间施氮处理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有所差异,这与殷修帅[25]研究结论不同。增加灌溉量显著影响土壤蓄水量变化和耗水量[26]。本研究中,土壤蓄水量变化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2017-2018年度,灌溉处理间差异显著,2018-2019年度,灌溉处理与不灌溉处理差异显著;灌溉能增加耗水量,2017-2018年度,灌溉处理与不灌溉差异显著,W1处理下耗水量最高,2018-2019年度,灌溉处理间差异显著,在W2处理下耗水量最高。说明合理的灌溉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耗水量,维持土壤含水量,节约水资源。

3.2 不同水氮处理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施氮与灌水作为小麦生产中两项重要栽培措施,对小麦的产量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27-30],适宜施氮量和灌溉量可协调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本研究表明,2017-2019年度,灌溉和施氮处理对冬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同一灌溉条件下,施氮150 kg·hm-2基础上再增加施氮量,冬小麦产量不会显著增加。2017-2018年度,W1处理下平均产量为7 114 kg·hm-2,W2处理下平均产量为6 732 kg·hm-2,较W1处理降低 5.4%;2018-2019年度,W2处理下平均产量为7 825 kg·hm-2,W1处理下平均产量为7 537 kg·hm-2,较W2处理降低了3.7%。徐家鹏等[31]研究发现,农药和化肥投入较高是造成小麦生产成本过高的原因之一。小麦的净利润受小麦产量和种植成本的影响,2017-2018年度,虽然总利润在W2N2处理下达到最高值18 402 元·hm-2,但净利润在W1N2处理下达到最高值11 933 元·hm-2;2018-2019年度,总利润在W2N3处理下达到最高值21 102元·hm-2,净利润在W1N3处理下达到最高值13 727 元·hm-2。说明增加成本会造成资源浪费。

3.3 不同水氮处理对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提高水和氮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前人研究表明,过量施氮并不会增加水分利用效率[32-33]。2017-2019年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同一灌溉处理下,施氮150 kg·hm-2的基础上再增加施氮量,水分利用效率不会显著增加。周加森[34]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氮肥偏生产力与施氮量呈负相关。本研究中,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灌溉能够提高氮肥偏生产力,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灌溉量呈负相关[35]。在本研究中,灌溉能够提高氮肥偏生产力,2017-2018年可持续化发展趋势为W1>W2>W0,2018-2019年可持续化发展趋势为W2>W1>W0,灌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不灌溉处理差异显著。2017-2018年可持续化发展灌溉对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2017-2019年灌溉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2017-2018年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为W0>W2>W1,2018-2019年呈先增加后降低,为W1>W2>W0,这与前人结果研究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肥量和灌溉量能够提高水氮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受作物及品种的制约,同时也受农业土壤因素、降雨、土壤水分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本试验研究中,2017-2019年两季小麦生育期内降雨仅差3.7 mm,但是2017-2018年播前土壤贮水量高于2018-2019年,这可能是造成两年水氮利用效率规律和产量出现差异的原因。

4 结 论

2017-2019年降水条件下,小麦越冬期喷灌600 m3·hm-2就可以满足小麦获高产的水分需求。在此灌溉条件下,施氮150 kg·hm-2处理具有较高的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氮肥偏生产力,为关中平原灌溉和施氮模式的最佳组合。

猜你喜欢

耗水量氮量利用效率
故城县五角枫耗水特征研究
土壤水氮调控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白条党参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氮肥施用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沟灌条件下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