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各阶段脂溶性维生素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2021-12-07金飞华祁可娜潘丽宓志锋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溶性子痫维生素

金飞华,祁可娜,潘丽,宓志锋

(海宁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海宁 314400)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称“妊高征”)的诊断多依据病史、血压动态监测结果、尿蛋白水平及伴随症状,但该疾病在孕20周前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当症状出现时已形成相关的病理改变。因此,量化的、高敏感的辅助诊断指标对该病的二级预防意义重大[1]。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参与脂质吸收、合成、分解、转化等多个过程,对母体与胎儿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相关研究显示,早期妊娠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甘油三酯血症和胆固醇血症异常与子痫前期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2],本研究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作为评估变量,参考“子痫前期病因‘六阶段模式’[3-4]中胎盘发生关键期(孕8-18周)”的理论,结合孕检规律分为三个阶段(孕8-12周、孕 13-16周和孕17-20周)采集血样,检测胎盘发生关键期三个阶段的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并探讨其对妊高征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孕检的孕妇445例进行前瞻性随访监测,纳入标准:(1)单胎妊娠;(2)随访检测至少完成一次血清维生素测定;(3)最终随访确诊妊娠期高血压样本病理诊断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中的相关标准[5]。 排除标准:(1)合并重大器质性疾病;(2)未完成相关孕期检测、提前终止妊娠、无随访记录。最终确定妊高征组46例(妊娠期高血压17例、子痫前期20例、子痫1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8例),年龄23-39岁;对照组399例,年龄23-38岁。两组样本年龄、三个阶段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和三个阶段的孕周比较(±s)

表1 两组年龄和三个阶段的孕周比较(±s)

组别 n 年龄(岁)第一阶段(周)第二阶段(周)第三阶段(周)妊高征组 46 29.06±4.01 9.53±1.50 14.53±1.12 18.41±1.18对照组 399 29.91±3.74 9.79±1.40 14.68±1.00 18.84±1.07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1)仪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Waters ACQUITY UPLC,京科瑞达);(2)试剂:维生素A标准品(CAS号:68-26-8,品牌Supelco, 纯度:HPLC≥98%),25 (OH)D2/D3标准品(CMS-CH62028,纯度≥98.0%),维生素 E标准品(CAS号:30999-06-5,纯度≥99.0%),维生素K1(CAS号:84-80-0,纯度≥97.0%)。

1.2.2 脂溶性维生素测定 (1)血清采集:采集孕妇外周血2mL摇匀并入4℃冰箱避光静置30分钟,采用4°C离心机于4000rpm/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转移至干净的EP管中立即冻存于-20°C冰箱中待处理,避免样本反复冻融。(2)检测:按照①→④步骤进行测定。①空白血清基质与标准溶液工作液制备;②标准曲线制备、色谱和质谱条件选取;③检测与Targetlynx软件行质谱数据定量分析,并于260nm最大吸收度时记录各脂溶性维生素水平;④回收率与精密度评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正态、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t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孕期三个阶段脂溶性维生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测价值。

2 结果

2.1 不同孕期脂溶性维生素水平 第一阶段妊高征组维生素 A、25-(OH)D3、维生素 K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妊高征组维生素 A、25-(OH)D3、维生素 K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第三阶段妊高征组维生素A、25-(OH)D3、维生素E、维生素K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 详见表 2。

表2 不同阶段两组间脂溶性维生素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阶段两组间脂溶性维生素水平比较(±s)

维生素K1(nmol/L)妊高征组 46 456.73±119.62 5.82±1.71 26.44±8.31 2.72±0.86对照组 399 509.82±130.52 6.57±1.72 28.96±7.78 3.08±0.87组别 n images/BZ_63_1455_653_1480_689.png第一阶段维生素A(mg/L)维生素D(nmol/L)维生素E(nmol/L)

续表2

续表2

2.2 脂溶性维生素对妊高征的预测价值 根据表2结果,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第二、第三阶段各维生素水平为评估变量,对妊高征血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第二阶段中维生素 A、25-(OH)D3、维生素K1对妊高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第三阶段中四种维生素对妊高征均有一定的预测诊断价值,特别是血清维生素A和25-(OH)D3,ROC曲线下面积与第二阶段相比有较大的增加。详见表3。

表3 孕期第二、三阶段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对妊高征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脂质代谢异常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已被广泛证实[6-7]。与妊娠期母胎脂质代谢息息相关的脂溶性维生素,担负物质转换、能量代谢、器官系统机能调节等多种生理职能[8-9],其指标水平对妊高征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10]。维生素A调节基因表达、细胞分化与增殖,对胎盘生长、胎儿发育及免疫系统形成均密切相关;维生素A、E具有抗氧化能力,其缺乏与氧化应激损伤的发生相关[11];25-羟维生素D3作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有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发育的作用,其缺乏将导致血管再生、钙磷调节等能力降低,血管压力增加,出现子痫前期样改变[12];维生素K1参与肝脏凝血酶原表达,主要包括凝血因子Ⅶ、Ⅸ、Ⅹ的合成,并在骨代谢中发挥一定的调节功能。

本研究以维生素 A、25-(OH)D3、维生素 E、维生素K1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研究指标,对孕期三个阶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孕期第二阶段中维生素 A、25-(OH)D3、维生素 K1对妊高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第三阶段中四种维生素对妊高征均有一定的预测诊断价值。其中,第二阶段维生素A、25-(OH)D3、维生素K1的ROC曲线下面积较小,均为0.65左右;而第三阶段血清维生素A、25-(OH)D3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和0.710,有较大的提高,维生素K1的ROC曲线下面积提高不明显。由此可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对妊高征的预测价值在孕13周开始体现,但预测价值不高,其预测价值于孕17-20周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血清维生素A、25-(OH)D3。适当参考孕期不同阶段孕妇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可为妊高征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溶性子痫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安宁市婴幼儿及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的水平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