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赛罗》悲剧人物性格分析*

2021-12-07王莉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奥赛罗苔丝莎士比亚

王莉娜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健康和管理学院,安徽 阜阳 236015)

一、导言

1.莎士比亚的戏剧生涯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是全世界最著名、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重要的作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我们常尊称他为莎翁。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是一位接受了新思想的人文主义者。当时的英国正处在思想大变革时期,那个时代改变了莎士比亚的思想。他提倡个性解放等人文主义新思想,但与此同时,因为基督教从他出生开始就已经逐步渗入他的骨髓,所以他将人文主义和基督教相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生涯从1590年到1612年持续了大约22年。也就是说,他26岁就开始创作戏剧。对他的职业生涯的划分,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部分是由于他写的一些戏剧的日期和场合存在着不确定性。然而,仔细阅读这些戏剧和诗歌,我们会对四个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一个整体印象,那就是这四个时期与莎士比亚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有些学者喜欢把前两个时期合二为一,归纳成三个时期。以下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四个时期的时间段划分:第一时期(1590-1594),第二时期(1595-1600),第三时期(1601-1609),第四时期(1609-1612)。

2.《奥赛罗》的创作背景

1603年3月24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病逝,结束了长达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铎王朝的统治。在伊丽莎白女王当政期间,莎士比亚的戏剧才华颇得女王赏识,度过了人生的最佳年华。由于女王终身未嫁,没有留下王位继承人,因此女王逝世后,王位由她的远房表弟——苏格兰的姓斯图亚特的詹姆士六世继承,从此,英国进入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士六世酷爱戏剧,所以在他登基不久,莎士比亚及其同伴就被詹姆士六世招入自己钟爱的剧团,改名为“国王供奉”剧团,并赋予其诸多特权。从此,“国王供奉”剧团频繁在宫廷演出,每年演出次数高达二十多场。当然,水涨船高,演员们的收入也随之大幅度增长,莎士比亚也因此有了相当不菲的收入,此时的莎士比亚对于莎氏家族来说,算是光耀门楣了。但是与此同时,英国人民在本性凶暴反动的詹姆士一世的统治下反而愈发痛苦。此外,当时在农村出现了“圈地运动”,很多农民因此破产,英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理想与现实之间经常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个时期,思想较之前成熟的莎士比亚看清了自己无力去缩小填补这一差距,于是他在创作了《哈姆雷特》之后,又连续创作了一系列强调现实描写的悲剧,揭露了社会不公与利己主义的现象。1604年,四十岁的莎士比亚创作了悲剧《奥赛罗》,这是惟一一部以当代文艺复兴时期为背景的家庭关系剧,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深刻的社会矛盾。莎士比亚从意大利小说家辛思奥所写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尔人》里汲取了很多创作素材。

二、《奥赛罗》悲剧的主要人物分析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所写的著名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在莎士比亚写的所有的爱情悲剧中,《奥赛罗》是首屈一指的。就爱情而言,是莎士比亚三部有关爱的主题的悲剧中悲剧色彩最强烈的一部。而且,它还唱着爱的悲歌。 就悲剧而言,在代表莎士比亚最伟大成就的四大悲剧中,《奥赛罗》是最自然、最真实、最具现实主义色彩的。它揭示了一个如此真实的悲剧性的场景,使读者深受感动。此外,它还可以启发现实生活中的读者,从而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同情心。

在《奥赛罗》中,主人公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之间的爱情是黑人领袖和纯洁、美丽的白人少女之间的爱。此外,爱情把激情与光明结合在一起。然而,温馨的开始很快就变成了落日。纯洁而诚实的苔丝狄蒙娜不可能像朱丽叶那样自愿选择死亡,因为她深爱自己的丈夫奥赛罗,而奥赛罗却因为轻信小人的谗言对自己的妻子产生怀疑,最终杀死了她。这就像她死前唱的那首凄凉的杨柳歌。这一悲剧永远折磨着读者。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将时代精神集中在两个对立的主角身上。奥赛罗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勇敢、聪明,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危险,充满了进取和冒险精神。我们可以从苔丝狄蒙娜的话语中找到她爱奥赛罗的原因:“我因为爱这摩尔人,所以愿意和他同甘共苦;我的心灵完全为他的高贵的德性所征服;我先认识他那颗心,然后认识他那齐伟的仪表;我已经把我的灵魂和命运一起呈献给他了。”起初,我们认为奥赛罗是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理想人物。

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描绘了也许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黑暗的一个恶棍伊阿古。伊阿古通过恶魔般的暗示,将嫉妒的毒液滴入奥赛罗的心脏,直到奥赛罗的思想受到严重的毒害,以至于他在一系列怀疑与不信任中杀死了自己无辜的妻子——苔丝狄蒙娜。伊阿古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种典型人物。他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新型阴谋家。为了获得利益,他可以采取一切卑鄙的手段。他的真实面目被掩盖了,他曾说过:“我不是我自己”。但他又说:“人要表里如一,不表里如一的人也会显得一无是处!”很明显,他说的话自相矛盾。此外,伊阿古还提倡理智,这是利己主义者残忍而冷酷的理性。他能看穿并利用他人,有很强的自控力,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内心,不惜欺骗所有人。他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马基雅维利式的人物。对这种人而言,道德、礼教、亲缘、传统等因素基本不起作用,在他们觉得必要的时候可以全部放弃。他不相信世界上有真爱,所以他责骂威尼斯绅士罗德里戈:“要是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理智和情欲不能保持平衡,我们血肉的邪心就会引导我们到一个荒唐的结局;可是我们有的是理智,可以冲淡我们汹涌的热情,肉体的刺激和放纵的欲望;我认为你所称为‘爱情’的,也不过是那样一种东西。”伊阿古能征善战,而且深谙人心。他一眼看穿了奥赛罗强大的外表下的自卑和软弱,并以此作为一种隐形的武器,激起奥赛罗对凯西奥、苔丝狄蒙娜和周围一切人和物的怀疑与嫉妒。

伊阿古不是在肉体上,而是在精神上报复奥赛罗。邪恶的伊阿古捏造事实,利用骗术欺骗奥赛罗,谎称苔丝狄蒙娜与凯西欧之间有染,使奥赛罗开始怀疑苔丝狄蒙娜,尽管她在他心中是最纯洁、最美丽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奥赛罗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奥赛罗把他所有的爱和感情都寄托在她身上。然而,由于精明的伊阿古的误导,奥赛罗动摇了苔丝狄蒙娜和他之间的爱情。门鹏锐曾说到:“这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奥赛罗单凭一块小小的手帕就轻信小人所言,可见奥赛罗对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奥赛罗对于苔丝狄蒙娜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美好的幻想和迷恋,而苔丝狄蒙娜对于奥赛罗也仅仅是一个年轻女孩对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的“崇拜”而已。”[1]如果两人彼此之间多一些理解和体谅,那么将会是另一个结局。对奥赛罗来说,苔丝狄蒙娜的贞洁的缺失使他的理想破灭了。因为他认为如果苔丝狄蒙娜这样纯洁、温柔、温柔的人,也是一条假装圣洁的毒蛇的话,那么他再也不会相信世界上会有真爱。 他认为他必须杀了她,否则她会欺骗更多的男人。在这一方面,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同时,他仅仅凭自己的经验来看待美和理想的破灭是狭隘和局限的。最后,当奥赛罗知道他杀死的苔丝狄蒙娜是纯洁无辜的时候,他只好选择了自杀。

总而言之,奥赛罗面对世界的态度是理想主义的,而伊阿古则是冷静、残酷、冷酷的。因此,老实的奥赛罗注定无法识破伊阿古的诡计多端。伊阿古是个精明的人,他对奥赛罗的性格非常熟悉。他说:“摩尔人具有自由开放的天性,认为人诚实,但似乎是这样,他们将被温柔地牵着鼻子走。”

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符合人文主义的理想的女性形象。她选择奥赛罗源于她真挚的爱情。她非常勇敢地为爱的自由而战,并能突破种族偏见和血统观念。而且,她敢于在公共场合捍卫自己的爱情,并要求和丈夫一起出征。这些都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然而,当她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一方面,她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忠诚;另一方面,又很软弱无力,没有勇气为自己辩护。

三、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奥赛罗悲剧形成的原因

1.会话合作原则

会话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为使会话、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准则[2]。会话合作原则是会话含义理论(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的具体要求,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提出,是语言学中的重要交谈理论之一。剧中奥赛罗与伊阿古在进入城堡花园时,伊阿古故意通过对话引起了奥赛罗的注意。两人起初交谈时,伊阿古曾故意多次停顿以引起奥赛罗的注意。交谈的过程中,伊阿古又多次打断奥赛罗的说话,这种欲言又止、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果然成功地让奥赛罗心生疑惑。而当奥赛罗提出问题,想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测时,伊阿古没有正面回答,为了蒙蔽奥赛罗,胡乱捏造莫须有的事实,并且用了很多指代不清的代词,如“what、it、that”等。这些回答使奥赛罗进一步相信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妻子。伊阿古的这种回答方式正是使用了合作会话原则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对话技巧给奥赛罗带来的将信将疑的心理作用加速了悲剧的发生[3]。

2.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角度

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这种概括性与灵活性集中反映在语言外延上。模糊语言可以无限放大或缩小已接近可能的上限或下限,但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很强。当说话人认为时机不成熟或者说话内容不符合当时的场合或自己的身份、地位时,就可以使用模糊语言,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有利形势。

在《奥赛罗》这部悲剧中,模糊语言在伊阿古这一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剧中,伊阿古指点受到了处分之后的凯西奥向奥赛罗寻求帮助,之后向奥赛罗说了一些模糊语言,使得奥赛罗一头雾水,但是起初奥赛罗对伊阿古说的话并不感兴趣,于是伊阿古继续多次使用模糊语言,成功地引起了奥赛罗的注意。之后,他虚构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事实去污蔑凯西奥和苔丝迪蒙娜,暗示奥赛罗要多加留意自己妻子的言行举止,极力挑拨奥赛罗、凯西奥和苔丝狄蒙娜之间的关系。伊阿古在一遍遍表达自己对奥赛罗的忠诚的同时,充分利用了语言模糊的作用,多次将很多词句的意思说得模糊不清[4]。 奥赛罗逐渐放松了自己的心理防线,对伊阿古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开始误解甚至认定自己的妻子苔丝迪蒙娜不再纯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居心叵测的伊阿古充分有效地采用了模糊语言所带来的结果。

四、结论

在这部悲剧中,奥赛罗和伊阿古之间的矛盾是人文主义者所渴望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的理想与充满阴谋、欺骗和狡猾的邪恶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在争取爱情自由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然而,面对伊阿古这个阴谋家,他们失去了洞察力、辨别力和战斗力,因此被消灭。他们的善良和真诚被阴谋家伊阿古所利用,这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对异族的描写一直充满了局限性。韦虹、黄顺红指出:莎士比亚的这部悲剧通过刻画异化种族中的优秀者——奥赛罗,抨击了当时英国主流社会对于异化民族乃至“下等人群”的不公平[5],深刻地揭示了极端利己主义力量的邪恶和人文主义者在面对这种邪恶力量时的软弱。

猜你喜欢

奥赛罗苔丝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蜂鸟——致苔丝
《奥赛罗》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奥赛罗悲剧成因:嫉妒、轻信还是其他
论奥赛罗的“不可靠叙述”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