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育人,浸润无声

2021-12-06张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环境建设小学校园

张强

摘要:教学和学习大环境在教书育人方面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在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方面,学校环境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如何通过构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来增强校园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学活动是当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的主要思考方向和目标朝向。本文在充分研究了校园环境对学生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的基础上,主要展开了对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育人;小学校园;环境建设

引言:

环境育人是指通过特定的环境和背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环境的影响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等等。小学校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教学环境,是集中进行知识学习和习惯培养的场所。因此,小学校园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应当做好校园环境建设,从多方面改善校园文化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以真正实现学校教人、育人的真正目的。

一、校园环境对教书育人的影响

(一)对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加强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能够在校园内营造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校园环境,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基础上,学生能够摒弃学习的杂念,获得先进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如读书的习惯或者运动的习惯等等。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管控力较弱,通过大环境的约束和管控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举个通俗的例子,一个读书氛围浓厚的学校往往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一个体育氛围浓厚的学校往往更有利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不同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不同的。因此,校园的环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对其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对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加强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还可以推动学生思想素养层面的提升。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出优质的校园环境,而优秀的文化氛围又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特别是思想层面的影响[1]。因此,小学校园通过环境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在思想层面的积极成长。

二、加强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能够全面推动小学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全面促进学生个人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为教书育人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吸收优秀的文化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加强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直接促进了自己的成长,推动自身思想观念的成熟。因此,在小学校园进行环境建设,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一项十分有必要开展的教学活动。

三、推动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水平提高的措施

(一)以读书为中心建设书香校园

读书是所有人都应该尽可能养成的良好习惯,而好的习惯要从小开始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学校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因此,小学校园在推动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以读书为中心建设书香型校园。全民读书是当前国家提出的教育战略诉求和目标,小学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之一,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任务上责无旁贷。

因此,小学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读书周或者读书月活动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且设置奖励机制,奖励每个月完成相应读书目标的学生以一定的奖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2]。除了读书馆等规定的读书场所外,学校还可以设置读书角,为学生提供阅读便利,学校可以在每个楼层的转角设置读书角,以充分营造读书氛围,同时给学生提供便利。在图书的选择上,学校要以开放的视角选择书籍,推动学校图书储存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读书偏好的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拓展知识的诉求。而学校也可以借此进一步打造良好的对外名片,学生也能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为高质量的成长。

(二)善于引用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校园环境氛围

作为教育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教育方面,我国也有着独到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方式。基于此,小学在建设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学校更应当积极地引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建设富含传统文化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传统文化中用于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艺术都可以充分地运用到校园环境建设当中。学校可以开展书法文化節,以毛笔书法为主要欣赏对象,让学生在书法世界中得到熏陶。学校还可以开展传统文化艺术兴趣班,比如水墨画、毛笔等兴趣班,以此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中对学生德行的培养是传统文化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学校也可以引用传统的优秀的教育观念,打造学风儒雅的校园环境,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校可以在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等重要地点悬挂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在休息时间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古诗词,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三)推动班级、年级、校园文化墙的融合与发展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点部分是文化墙,学校要重视文化墙对校园环境的塑造作用,以特色的文化墙丰富校园文化,推动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的良性发展。学校要推动班级、年级、校园文化墙的统一融合,班级文化墙应该体现班级特色,应该充分展现学生的想象力。小学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校要为其打造能够施展其想象力的环境[3]。因此,学校要鼓励各个班级的学生发挥想象力,融合班级特色,定期更新班级文化墙内容。教师可以给出适合的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文化墙设计。在班级内部还可以将黑板报也作为文化墙的一部分,根据主题内容的变化设计绘制黑板报,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从年级上来讲,学校可以组织以年级为单位的黑板报和文化墙主题评比大赛,以综合的评判标准选择优秀的文化墙。此外,在学校的张贴栏处,学校还可以单独列出独具特色的板块,粘贴陈列学生的艺术作品,比如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等。通过文化墙的建设,学生可以随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熏陶,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主题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来源和内容,优秀的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其影响力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甚至人生。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在醒目的地方,比如教学楼外墙、学校围墙、操场围墙等地方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还应该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红色影片观影活动、红色书籍朗读活动等等。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小学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下得到思想的升华。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思想成长的重要阶段,学校要重视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培养,保证学生在思想成长道路上的正确方向,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意识形态。

四、结束语

小学校园环境的构建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要在小学学生的学习成长阶段基础上重构环境建设思想观念,重新落实校园文化学习站点,打造更加适合小学学生的校园环境。只有这样,小学学生才能够在基础启蒙学习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长期处于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状态中,获得长远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学校更是要立足实践,大力推动校园环境建设,把校园环境作为教学重任重视起来,尽快为学生打造终身受益的校园活动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慧霞.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新作文:教研,2019,000(001):P.298-298.

[2]刘荣.利用校园环境建设支撑学校内涵发展[J].文教资料,2019,819(09):179-180.

[3]袁家玉.色彩感知在小学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9,041(008):107.

猜你喜欢

环境建设小学校园
如何建设小学校园低碳生活
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浅析
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浅析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浅谈如何进一步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功能
小学可持续性校园景观环境浅析
探析健美操运动在小学校园开展的意义
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