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的味道

2021-12-06塞壬

广州文艺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松枝烟熏糯米

塞壬

那个时候,祖母给人接生,主家封了礼金之外还会附上一副大肠。在乡村,即使吃不上肉,人们对大肠还是敬而远之的。有些妇人对它束手无策,而更多的是恶于处理它的繁琐,但凡手上沾了那气味,拿青艾叶使劲擦都不顶用,怎么都甩不掉,萦绕人一整天,实在是晦气。乡人对闲人是鄙弃的,觉得那是懒人的行径,花那么多时间只为了满足一张嘴,那更是让人不齿。好在,祖母的闲是天经地义的,她偷个零嘴,打个牙祭只会平添些快活的空气。一堆孩子围着她的灶台打转,赖着不走。

祖母做的糯米灌肠好像并不是當地风靡的吃法,她死后我就再也没有吃到过。我想,这应该是祖母独创的一种小吃。在那样一个贫瘠的年代,祖母深知大肠是好东西,她想方设法想让我们愉快地吃下它。我们那个小村庄,没有人不喜欢祖母的糯米灌肠。

我精确地刻录了那个味道,类似于数学的概念。以至于多年后,我曾尝试着自己动手做,都没能复刻最初的那个味道,就像输入了错误密码,没有打开记忆的锁。我始终弄不明白究竟是哪一步出了差错。我的味蕾一直保有最敏锐的记忆。它一直不受祖母慈爱滤镜的干扰,具体我能说出的是,有一种松枝柴火的烟熏香气。它是如何成为味蕾的灵魂?它是如何注入的?

我无数次地看过祖母做这糯米灌肠的每一个细节。那是一种慢,放大了美味的巨大诱惑。只有慢,才配有那样的期待。祖母穿着斜襟大褂,梳着矮髻,她临窗揉搓盆中的大肠,给地下一堆痴望的孩子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糯米隔夜浸好,撒上花花盐拌匀。祖母用面粉兑水,搁食用碱和盐抓洗大肠,然后用清水洗净,如此重复做三遍。最后,她闻了闻大肠,把上面的油脂全剥下来放入碗中,用指甲细细地刮,不留一丝筋膜。对着窗外的光照,直到大肠干干净净,直直的一条,就是一根皮管子。她用细麻线系紧一端,然后开始往肠里灌浸好的糯米,偶尔,她会掺些绿豆进去。灌满后,两头扎紧,盘成几圈,放锅里隔水蒸,蒸屉铺的是打湿的干荷叶。她急急地唤我,快去柜子里把缝衣针拿来。祖母一边用针往大肠上扎一些小孔,一边叮嘱烧火的孩子,烧大火,快些,烧大火。

屋子里溢出奇怪的味道。那不能说成是香味。蒸熟的粮食气味混着一股淡淡的膻臭,还伴有干荷的药香,有一种醇厚的绵甜,这是一种让人舒服的气味,它冲开人的毛孔,熨帖着身体张开的所有呼吸的口,毫无保留地渗透。孩子们围拢而来,甚至想伸手揭开锅子,睁大眼睛往里瞧。他们想看看散发这种好闻气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祖母赶过来拍打那些不安分的小手:当心,蒸汽伤人的。

祖母终于揭开了盖子。蒸熟的糯米肠肿胀得半透明,圆润肥大,躺在干荷叶上面,很乖的样子。祖母连同荷叶把它端出来放案上摊晾,然后洗锅,命人烧火。她把大肠的油脂倒进锅里,炼出油。待到糯米肠冷却,她拿出菜刀,将肠斜切成厚片,逐个放进锅中煎成两面金黄。最后,她把煎好的肠放在干荷上面,摆在桌上,看着我们抢着吃完。

我形容不出那个味道,只觉得吞咽的那一刻,仿佛连同舌头根也跟着进了喉管,吃完,唇上有一层莹莹的油光。皮是薄薄的一圈,它并没有煎到,所以它是软的,而糯米的两面却有脆脆的壳,非常香。问题在于,无论你怎么洗大肠,它的膻臭都是在的,可是,它最后却完全变成了另一种味道,一种被遮盖但却真实存在的气味。这里面的融合,是一种共谋的关系,彼此渗透却又彼此独立。吃上一片,要足足花半天时间。奢侈的不是这糯米肠,而是这时光,是祖母的陪伴。

祖母说,这么好的东西,不这么做,你们谁会吃它啊。

长久的回味中,我品出了一股松枝烟熏的香气。那是入肚后,细细地咂嘴才幽幽传到舌尖的味道。我回忆了每一个细节,始终没有参透这其中的奥秘。我认为,正是这股松枝的烟熏香气才是这糯米灌肠的灵魂部分。它不是附着在上面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在其入肚,彻底没了形的时候,它才慢慢逸出来,像一个告别的仪式。

也许也只有我执着于这个奥秘吧,也许别人并没有吃出这个味道。

前几年,老家的宅基地要重盖,于是拆掉了老房子,我在厨房看见了那口许久没用过的柴火锅,它锈迹斑斑,缺了口。我仔细一看,锅沿上有很多细小的裂缝,这些裂缝应该是早就有了的。只是多年前天天炒菜,用菜籽油润着它,没有发现罢了。一切都明白了。而今,我想就着这口锅再做一次糯米灌肠已是不能。有些味道,它只是一个意外,有些味道,它只能缘于某一个人。

我把制作糯米灌肠拍成了小视频传到家乡的微信群里。很多人忆起了我的祖母,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是,老太太死后,他们再也没有吃过糯米灌肠了。那是宁愿被打死也要去偷吃的东西呢。

责任编辑:卢?欣

猜你喜欢

松枝烟熏糯米
艾草与糯米的相遇——青团
冬食糯米滋养温补
松鼠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白果仁糯米粥 有助于改善尿失禁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
艾叶烟熏法能预防人禽流感
对话
胃热失眠,喝点百合糯米茶
清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