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12-06李晓娜

花卉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工林生物防治林木

李晓娜

(山西省忻州市林草事务中心,山西忻州 034000)

0 引言

在林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过程中,林业种植人员会使用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有效减少林业有害生物的存在。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长期使用化学药品,就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所以,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就必须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促进林业生态平衡。

1 林业有害生物出现的原因

1.1 化学药品使用不合理

在林业管理过程中,化学农药是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药品。但是在实际的林业管理过程中,林业管理人员不合理使用化学药品,不仅不会发挥化学药品的良好作用,而且还会加速林业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再加上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还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造成负面影响[1]。

1.2 自然林较少,人工林较多

自从1950 年开始,我们国家的林业部门就开始大面积种植人工林,虽然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是林业病虫害现象也随之加重。和自然林相比,人工林的生态多样性比较低,林业种植结构也比较单一,而且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较低,生态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引起短时间内爆发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此外,一旦人工林或者经济林爆发病虫害问题,就会严重降低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

1.3 营林方式不科学

目前在我们国家林业防治管理中,很多林业管理人员都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成林效率,以及森林的整体长势上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营林方式的重要性,导致人工林在种植过程中,存在苗木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整个林间空气流通性较差,苗木缺少充足的光照,就会为病虫害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专业的技术人才的缺失

由于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引导示范。只有结合当地的林业实际情况,引入恰当的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从而形成比较专业、系统的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才能整体增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但是目前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人才数量屈指可数,而且现有的林业技术人员对于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掌握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再加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较小,不能积极引进一些比较专业的技术设备,导致在实际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管理过程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实用性比较小,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也不理想[3]。一些林业技术人才不愿意长期留在基层工作,想要去更高的地方施展自身的拳脚,基层林业技术人才数量的缺少,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团队建设力量较弱,导致林业技术人才不能获得长期的技术培训,就会限制林业有害生物的更好防治,抑制林业资源的有效发展。

2.2 技术投入明显不足

在部分林业种植地区,对于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不够重视,不能行之有效地将无公害防治技术贯彻落实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过程中,也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限制林业资源的发展。林业管理人员对于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基层的林业中事人员,由于受到传统种植思想的束缚,没能正确认识到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真正价值。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操作比较复杂,在推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限制,主要是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需要长时间的运行才能看到效果,所以部分种植人员在实施一段时间看不到效果之后,就会自动放弃。加之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就会存在不真实的情况,有的地区可能会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检查,所以导致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没有进一步得到预防。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大力引进良好的防治技术

林业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全面推行需要相关种植人员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林业种植人员要使用多元化的防治措施,比如采用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其中,物理防治:林业种植人员可以采用人工捕杀法、诱杀法以及信息素法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①人工捕杀法。人工捕杀是对一些个体较大的、容易捕捉的昆虫进行人工捕捉,如果林区之中病虫害暴发成灾,那么林业种植人员就可以号召当地的居民共同来进行人工捕捉,从而达到低成本、效率高、成果佳的功效;②诱杀法。林业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大多数昆虫的趋光性特征对其进行引诱捕杀;③信息素法,林业工作人员通过信息素诱捕器来抓捕昆虫,因为信息素措施具有专一性、无公害性、保护天敌等特点,现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生物防治来讲,林业种植人员能够使用生物农药或者引入林业有害生物的天敌来对其进行防治,从而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除此之外,林业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引入有益的鸟类来进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比如山雀、啄木鸟、麻雀这种益鸟,都可以对林木上的病虫进行捕食,或者在林木上建造人工鸟巢,吸引更多的益鸟在此筑窝,达到优化林业生物链条的目标,进一步更好地控制林业有害生物。

3.2 做好苗木检疫工作

为了更好地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林业管理人员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从而降低林业有害生物对于森林资源的损害。对此,在日常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就需要相关林业管理人员做好苗木的检疫工作,提高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便于苗木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有效避免了林间产生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破坏了林业有害生物生存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林业种植人员在种植苗木的期间,可以通过“穿插”的方式进行种植,简单来说,就是种植一棵苗木,在种植一棵其他的树种,混合的种植苗木,能够进一步提升人工林的生态多样性,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某一种类的病虫害泛滥成灾,给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3.3 有效监测病虫害

在林业有害生物预防管理过程中,有效监测病虫害的繁殖规律,避免在林区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灾疫,林业种植人员要全面了解病虫害爆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预防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林业部门结合当地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定期派林业种植人员去林间巡查,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握林间的土壤情况、病虫害存在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根据当地的气象局来对天气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并以此制定一套详尽的、合理的、系统的病虫害预防管理机制,促进保护林业资源的健康成长。

3.4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工作

林业工作人员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来种植苗木,在种植苗木的期间,结合人工林的地形、地势、天气、降水、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进一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封山育林的防治方式,有效保障林业生态环境的平衡。林业管理人员还要做好管护工作,定期给林木种植的土壤进行施肥管理,施肥能够保障林木的营养成分,促进林木生长的又大又粗壮;及时做好除草工作,否则一旦杂草生长过快,一方面可以吸收林木在土壤中养分;另一方面也会滋生更多的病虫害,所以,及时清理杂草也能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另外对于遭受病虫害侵扰的林木,也要对其进行烧毁,避免病虫害蔓延至整个林间,给其他健康的林木也造成一定的危害。加强林业资源的森林抚育管理,严格控制当地老百姓对林木资源进行乱砍滥伐,过度的滥砍乱伐会加剧森林资源的生态系统破坏,所以,相关林业管理人员一定要杜绝滥砍乱伐的现象发生,保证林木资源的健康生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将无公害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引入其中,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防治效果。在进行无公害防治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一些传统的防治技术,将人工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融入无公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林业资源的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能够对林业种植环境起到一种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维持生态平衡,最终整体提升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人工林生物防治林木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碳中和?
2019年法国生物防治产品销量大增,新的销售监管法规即将出台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