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2021-12-06郭珺琪

花卉 2021年4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害虫

郭珺琪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02)

0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有效满足,人们开始关注改善自身的健康和生活条件。园林建设不仅具有景观功能,而且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目前,所有地区都开始重视园林建设,防治园林病虫害已成为重大关注的问题。病虫害对园林的生长非常有害,常常导致树木以及绿地营养不良,甚至使繁茂的花朵和树木死亡。维护工作对各种林木的生长具有重大影响。只有精通病虫害防治,并积极实施病虫害防治技术,树木才能健康成长,城市环境才能真正得到优化。在现代社会中,病虫害不仅对花卉、树木和城市建设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且还增加了园林工人的工作量并导致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提高维护园林绿地和绿色空间的效率,必须做好防虫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首先积极分析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在实际情况下做好病虫害防治的管理,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技术。

1 园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多种病虫害类型

为了使城市园林绿地更富装饰性,园林绿地设计师经常引入或种植各种奇特的植物。由于外来植物生长条件的变化,植物的种类有所增加,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型病虫害的类型,使其他植物也更可能受到大规模影响,因此,实际的预防和维护景观中病虫害的控制工作非常困难。

1.2 病虫害的危害大

景观植被是从其自然栖息地移植到城市园林建设场所的,需要大量人工种植。城市环境相对复杂,生长环境、土壤成分和有害气体都是影响植被生存的因素,植物的抗病力相对较低,会受多数病虫害攻击和严重破坏,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

1.3 病虫害的预防难

城市园林植物受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了病虫害对植物的入侵,使城市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变得困难。因此,为了控制城市园林的病虫害,需要根据病虫害侵袭植物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4 脆弱的园林绿地生态系统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园林建设都过于关注园林的景观功能,而忽视了园林生态系统的协调。那些从事园林绿地建设的人缺乏专业的生物学知识,对园林绿地中各种植物的组合不科学,也没有为各种植物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因此,某些地区的园林绿地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易受病虫害侵害。

1.5 虫害控制的概念相对落后

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园林病虫害防治仍采用物理化学防治,其中化学防治最广泛。化学防治措施实施速度快,可以迅速防治园林病虫害,使用更方便,但化学制剂中所含的有毒成分也会渗透到园林生态环境中。长期使用化学药品会破坏环境,破坏园林生态系统。此外,长期使用化学物质进行预防和控制会增强害虫对农药的抵抗力,使其更难以有效控制。

1.6 对虫害控制的监督不足

预防和控制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植物病虫害需要大量金钱和精力,并且工作非常繁重。因此,城市园艺植物管理者必须彻底监测植物的生长状况,对移植植物进行定期检查,立即查明病虫害的类型,并在出现问题时采取具体措施。一些城市没有园艺植物病虫害的监测系统,没有进行植被监测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没有对植被进行定期检查,导致存在许多病虫害问题。病虫害在不加预防的情况下入侵植物,导致资源浪费增加,虫害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此外,随着我国城市景观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防治专家的短缺,许多城市在预防和预防病虫害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难,导致我国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难。

1.7 有害生物检疫中存在漏洞

病虫害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运输植物的过程中,检疫人员很少,并且缺乏检疫设备。由于很难对运输途中的植物进行检测,因此有害生物在运输过程中会扩散,影响植物的生存。在这个阶段,绿化公司有越来越多的植物要运输,但是植物检疫却没有相应增加,外来病虫害很容易进入园林绿地,导致病虫害广泛传播。

2 病虫害的防治办法

2.1 物理控制

物理控制的原理是捕获和杀死害虫,并机械地阻塞病木等,以杀死害虫并消除树木的症状。该方法不影响环境,效果很好,但是推广程度很小,因此适用范围很小。物理防治是指通过人工干预病虫害以达到减少病虫害的目的。这种控制方法劳动成本高、效率低,物理控制后病虫害复发的可能性高,很少用于实际控制。例如,如果根据设计在森林中安装一定数量的高压灭虫灯或黑光灯,则可以根据害虫的特性来杀死它们。根据林业的性质,可以使用热处理或超声波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杀死昆虫。

2.2 化学物质管理

该方法主要是指工人使用化学物质杀死害虫,非常有效,用途广泛、运输方便、工作量低。化学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抵抗病虫害,但会对环境造成特定的污染。因此,维护人员在选择化学药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是利用天敌资源杀死害虫。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对食物链的了解,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保持生态平衡并真正消除病虫害。然而,当前的生物控制常常由于地理和其他原因而受到限制,难以获得天敌资源,并且人工栽培的植被不能执行许多害虫控制任务。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方法很难推广。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重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作用,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的效率和质量。

3 防治控制策略

3.1 及时施肥木材

在城市环境美化过程中,必须对树木进行施肥,以更好地促进园林树木的健康生长。在给树施肥的过程中,操作员必须提高专业水平。施肥时,必须根据树木的种类及其生长特性适当施肥。施肥过程中不应使用过多的施肥。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建立有效的施肥模式,通过记录施肥前后的生长变化,更科学地使用施肥方法对园林绿化树进行科学维护。另外,在施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季节的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并结合施肥等园林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使园林树木健康成长。

3.2 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在建设园林景观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外来植物,因此有必要做好外来植物的检疫,以使外来植物不会携带一些害虫进入园林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当然,在组合园林绿化植物的过程中,本地植物也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以减少有害生物的风险,并尽可能多地去除一些携带更多有害生物和病害的植物。例如,2008 年发生的美国白蛾由于检疫工作不足而在我国大规模发展,并最终对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了几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移栽植物时,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增加了植物害虫交叉传播的风险,因此从植物移植到运输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注意检疫工作。为减少因植物移植而传播的植物病虫害的风险,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在城市景观建设中采取最完善的检疫措施,在植物进入园林绿地之前进行全面检疫清除病虫害,竭尽全力预防害虫。

3.3 做好绿地的管理工作

在景观植被中引起植物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是卫生问题。在发现病虫害之后,园林绿地管理者没有及时处理病苗,这导致病虫害的广泛传播。因此,如果发现了植物病虫害,必须及时处理,修剪的病态幼苗,尽快清除病苗,远离绿化区域。目前,我国抗性育种研究的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管理者需要相互交流,提高管理经验,并种植更多满足城市的绿化需求。

3.4 加强城市园林工程害虫防治方法

预防和控制城市景观病虫害的方法的多样化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根据昆虫抛光的原理,可以用高温设备隔离和捕获害虫。利用粉螨对黄色的敏感性减少粉螨对植物的伤害。通过各种生态保护的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不仅可以增强景观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污染问题。

3.5 采用绿色控制方法并推广新的控制技术

要做好园林的防治工作,提高园林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在日常维护绿地的过程中,员工必须提高其维护能力,为园林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并减少病虫害的入侵。同时,在植物的修剪过程中,要注意植物的密度,科学合理地选择密度标准,注意树木的排列,避免植物间的排斥现象。例如,蔷薇科植被和柏树不能紧密种植。同时,必须确保植物的多样性,并确保植物免受多种病虫害侵害。除修剪外,工作人员还应注意园林绿地环境的清洁,例如清理枯死的树枝。推广新的预防和控制技术,并使用人工和物理方法防治害虫。员工应注意提高自身能力,分析病虫害爆发的时间和环境,并考虑最佳的气候环境和气候条件以杀死害虫,及时清除虫卵和病树枝,防止病虫害传播。另外,可以使用诸如杀虫照明的物理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来改变使用纯化学品的方式,使园林绿地保持最佳状态。

4 结语

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不仅重视视觉享受,还改善环境。由于植物种类、自然因素、气候和环境的差异,病虫害发生的性质也因地区而异。近年来,病虫害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这种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要做好对植物病虫害的研究,弄清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适当合理的防治措施,遵循预防原则,实行综合治理,并按区域划分管理。逐步改善和保护生态,保持园林绿地的生态平衡,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有效保护园林植物。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绿地害虫
探讨城市园林养护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城市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浅析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走进绿地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