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探析

2021-12-06和强

花卉 2021年4期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森林

和强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吕梁 030500)

0 引言

林业的生态化是林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林业生态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保持生态平衡,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目前来讲,在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还存在病虫害的威胁,导致林业建设存在一定的挑战,甚至会直接威胁林业生态平衡,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我们必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1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1.1 维持生态平衡

病虫害能够导致森林体系的自我调节功能将会降低。而森林中的生物对森林有非常高的依存度,如果不及时控制病虫害,必然会破坏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结合科学技术,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其他生物以及树木的存活率,使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提高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保持生态平衡。

1.2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们已经认识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森林遭到病虫害的破坏后,森林中的生物将会失去生存的空间,土地将会失去森林的保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会影响人类的正常生存生活,而且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病虫害防治可以使林木免遭病虫害的伤害,成材后能够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保持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林业生态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病虫害问题一直制约着林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监测预报工作实施困难、防治手段不合理、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等方面。

2.1 监测预报工作落实困难

做好病虫害的检测是进行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发生之前就掌握病虫害流行的具体情况,以便在防治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布防,这样早监测能够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危害。首先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提高对预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能只注重病虫害的治理,而忽视前期监测预报。其次,要提高病虫害监测手段和相关技术,增强监测效果。这样才能在病虫害流行的初期,做好针对性的防治,减少病虫害的威胁。

2.2 防治手段不合理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不通畅,主要还是采取人工作业的形式,而没有使用目前较先进的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技术。为了能够快速灭杀病虫害,人们会使用危害较大的化学农业进行大量喷洒,但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害虫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使农药喷洒的防治效果大大降低,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受到影响。并且,很多防治人员的防治经验不足,不经意间会用到国家已经严格禁止的毒性较高且有较大残留的农药,这样不但灭杀虫害,虫害的天敌也被误杀,破坏了整个森林的生态体系,进一步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2.3 相关工作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比较淡薄

林业生态环境的维持,不仅能够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还会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部分管理林业的部门只关注到了森林带给社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治意识差,在平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前期不能检测预报病虫害流行,后期的防治也没有进行科学的治理,仅仅依靠个人的主观猜测,进行随意的治理,使病虫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蔓延开来后,甚至造成无法防治的后果。

3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措施

3.1 建立健全监测网络

大力推进社会化的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队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确保项目资金的落实到位,以村级测报员(兼职)为基础,再建立一个专业化,负责任的测报队伍,主要对省一级,以及国家层面的重点虫情监测展开调查和摸排,根据监测到的虫情,及时记录,及时上报,并对林农给出虫害的发展趋势预报,以及防治的正确方法指导。在虫害初期,进行科学的防治。指导林农根据害虫的种类、活动范围等,正确使用包括白僵菌、噻虫啉、森得保等有针对性的药剂进行治理。除了准确及时的监测预报、防控指导外,还要落实防控措施,监督防治物资的发放,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森防站的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要深入防治一线,配合防治工作,使防治的器械和药剂应用到正确的防治现场工作中,并对现场林农进行技术和安全指导,确保物资安全、人员安全,提高林农的防治技术水平并增强相关人员的意识。

3.2 制定并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

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行离不开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各个部门的配合,提升防治体系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确保能够高效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工作人员应当明确自己在工作当中的责任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根据建立起的监督体系,对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的要求等,都做好记录工作,工作完成后,要做好工作总结,对每个工作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进行完善,使病虫害防治工作体系更加合理,更加科学,降低病虫害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害。

3.3 采取科学的生态治疗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的生态治疗技术多种多样,但使用最广泛的两种技术分别是物理形式的治疗技术和生态类的治疗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充分利用生物的生长特点以及之间的习性,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种利用生态环境内的生物特点,干预生态中生物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不破坏环境,对病虫害防治的作用时间长,且前期投入资金少。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生物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当中的优势,并在各个地方开始普及,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完善。在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微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制剂形式,对于马尾松虫和松毛虫等虫害的防治,以及锈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我国的市面生流通的微生物制剂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制剂质量差,影响病虫害防治任务的情况,有关部门应当今早完成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编制,使生产厂家的产品生产更加规范,还可以依据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可以满足病虫害防治任务的要求;②天敌投放的方法。而天敌投放的昆虫种类又分为捕食类的天敌昆虫以及寄生类的天敌昆虫。我们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得出比较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天敌投放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很好地保持森林的生态平衡,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威胁。

物理防治技术经过多年的应用推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有能够不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等重要的特点,主要技术手段包括释放天敌、培育微生物以及人工进行捕杀等。其中主要的防治手段是诱杀成虫,害虫都有趋光性,可以利用灭虫灯的高温高压,在虫害较严重的位置,对害虫成虫进行诱杀。还有,为了提高植株进行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可以应用热处理的形式,将植株插条进行浸泡处理。这些方法虽然前期费用大,应用范围窄,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应用环境中,如森林生态旅游区等地方,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增强病虫害防治意识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强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尤为重要,是促进林业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后要将以下工作作为重点提高的方向。①应当增强人们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应该认识到林业建设的向好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和整个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让人们都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出一份力,使林业生态得到更好的发展;②应当在各个地方,尤其是病虫害经常出现的地区扩大宣传规模,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使人们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

3.5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检疫

防治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做好病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培养出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防治人员。①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需要运用生物、物理方式等生态防治技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②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并做好预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消除外来生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威胁,消除能够产生病虫害的隐患;③引导防治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革新,要更新理念,运用新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做好病虫害的防治;④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对其工作进行指导,加强对病虫害预防以及检测工作的理解,使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能够增强病虫害的防治意识,防患于未然,能够将多种先进技术进行融合,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结束语

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是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平衡的关键,应当利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应用科学的防治理念,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制定并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采取科学的生态治疗技术,增强病虫害防治意识,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检疫,降低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林业病虫害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